返回首页 / 产业资讯

只做戏剧为何能跻身南京高成长性企业?

2020-05-08 17:43:49


2020南京高成长性企业名单近日发布,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唯一一家以“戏剧”和“剧场演出”为核心业务的入选公司。 


也许之前你没有注意过“蓝色天际”这个名字,但蓝色天际出品和引进到南京的戏剧,你一定知道——《浮士德》《戏台》《恋爱的犀牛》《茶馆》……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南京戏剧节和南京青年戏剧节,幕后也有蓝色天际的辛勤付出。 


《浮士德》剧照


从蓝色天际的飞速成长中,南京戏剧市场的欣欣向荣可见一斑。在蓝色天际创始人吴玮玮看来,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是一座“最文艺”城市,为演出企业的高成长提供了滋养和土壤。



只做戏剧也能跻身高成长性企业,

建立打通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蓝色天际创始人吴玮玮给公司的定位只有一个——做戏剧,只做戏剧。 


从成立以来,蓝色天际的所有业务都围绕戏剧展开。除了吴玮玮本人的爱好和积累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戏剧市场将是所有在剧场演出的艺术门类里,爆发最快的一个市场。“我说的艺术门类,包括像歌舞、音乐剧、交响乐等等,当然电影除外。戏剧是所有的在剧场演出的艺术门类里面相对大众的。” 


《戏台》剧照


而南京的整体环境,则给了蓝色天际这样做的勇气和信心。“南京无论是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整体市场的发展状况,都是有巨大前景的。我们基于这些考虑,决定只做戏剧。” 


2013年,蓝色天际成立的第一年,只做了4场演出。没有想到,7年之后,以“戏剧”和“剧场演出”为核心业务的这样一家公司,成为了南京高成长性企业。 


这样的飞速成长,得益于南京经济基础雄厚、文化积淀丰厚、各种高校云集……这些都是戏剧市场繁荣发展的肥沃土壤。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具有“最文艺”的城市品质,为演出企业的高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能把戏剧市场做出来的必要条件,还有各级政府对文化演出、文化市场的重视,这个我觉得非常棒。”吴玮玮说。 


《恋爱中的犀牛》剧照


以政府补贴带动文化消费,更是为南京戏剧的繁荣、为南京演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南京自2016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来,已补贴演出超过590场次,总票房超过1.74亿元,补贴金额超过4200万元,观演人次高达69.9万。专注戏剧,蓝色天际建立了自己的小小“生态系统”,“我们要做戏剧的单一行业,就要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从上游到下游,从制作生产,到巡演经纪,到社群维护,再到青年戏剧的培养……这个生态系统就需要你自己能形成一个相对的闭环。”吴玮玮说。 


为了建成这个“生态系统”,蓝色天际正在往5个方向全力推进。“第一个部分核心是南京戏剧节,以及围绕南京戏剧节展开的所有的一些业务。第二个部分是生产端,我们设在北京的制作公司主要解决版权和我们的剧目制作。去年在南京进行世界首演的《浮士德》,是我们投资制作出品的戏,以后还有很多部。第三个部分是‘爱话剧’平台,是一个社群端。第四个部分是演出经纪,每年在全国开展几百场巡演。第五个部分是我们为了未来准备的,就是青年戏剧人才和作品的挖掘和孵化。” 



沿着蓝色天际“升级”路线,

看到南京戏剧市场“升温”



如今,戏剧早已成为人们心中又一个“爱上南京的理由”。蓝色天际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壮大史。沿着蓝色天际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南京戏剧市场是如何飞速“升温”的。“2013年只做了4场演出,之后每一年都在飞速增长。”吴玮玮说,今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将有更多演出带给南京观众。 


在摸索中,蓝色天际对南京戏剧市场的认知也不断升级。 


《哈姆雷特》剧照


“第一次认知升级是在南京大范围引进演出。”吴玮玮介绍,2013、2014年之前,戏剧的商业演出是不多的,像他们那样没有赞助商、没有任何托底保障的情况下去做演出,就更少了。“我们当时觉得市场应该是可以做的,只不过大家找不到观众。观众其实是有看戏欲望的,但是你怎么找到他们,并且对他们匹配产品?这是一个大问题。”吴玮玮说,他们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风险很大的事——至少每个月或者每一个半月引进一场演出。“我们一定要看重每一张票,每一张票就是对应一位观众,市场的容量是绝对可以大量发掘的,只不过那时候没有人去做这个事。” 


“第二次认知升级是做《如梦之梦》的时候。”吴玮玮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冒险,这部话剧演出时间长达8小时,引进成本高昂,在当时难以想象。“那时话剧票价一般都是180,但这部剧每张票至少要卖到1000块钱才能回本,你想想,这是一个什么体量的演出?这种体量适不适合做商业引进?”但是吴玮玮特别喜欢这部话剧,顶着风险做了,没有亏本!虽然没有挣什么钱,但对蓝色天际是一种启发。他说,通过这一次,认识到戏剧产品绝对不只局限于表面上看到的那点营销力度,“不是光看卖了几张票,周边开发、商业开发,各方面的东西都要调动起来做。它是一个资源整合体,你需要打通很多资源来做这件事情。我们也真正见识到,话剧门票是可以秒光的。” 


第三次认知升级,得益于南京戏剧节。“每个月都有大戏上演。那个时候我们真正开始知道,其实南京每个月都可以有票房收入过100万的戏。”到了2019年,南京戏剧节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不仅吸引南京观众,更有很多外地戏迷特意赶来看戏。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南京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南京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19南京戏剧节,为观众带来了30部风格各异的剧目、44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几乎贯穿整年。尤其是南京戏剧节压轴大戏、话剧巨制《浮士德》的世界首演,引发了轰动。这是蓝色天际第一次真真正正介入投资制作一部这么大体量、国际化运作的话剧。“市场已经到了一定水准,南京观众的欣赏水平和他们的专业水平在不断地攀升,这就迫切要求你去拿出更好的作品。”通过这部剧,蓝色天际对制作的理解、对巡演的理解、对营销的理解……都有了再一次升级。 


2019年,南京戏剧市场的整体规模、票房收入、单场上座率的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南京在整个中国的戏剧市场里面可能还算不上特别受重视的城市,但是现在已经有绝对地位了。”吴玮玮说。 


2019南京戏剧节海报


2020年1月,南京文艺综合形象平台“金陵大剧场”已经上线,平台集南京文艺的资讯传播、文艺评论、文艺创作三大主要功能于一体,将汇集南京文艺信息,帮助各类创作和展演主体进行传播;推动院团交流,开展文艺评论和展演传播,激发南京文艺创作活力;统筹演出资源、演出推广、票务营销等资源,体现集聚功能,凸显联动效应。 


2021年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举办权“花落”南京。这将是南京首次承办国内最高水平的戏剧评奖活动。届时,不但观众可以大饱眼福,欣赏到30多部国内一流的戏剧作品,南京的剧院团、青年演员也有了学习、提升和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这将有力推动南京本土艺术创作。



演出暂停“云端”相聚,

怀抱信心等待美好未来



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演出暂停,但蓝色天际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仍然通过云端将戏剧带到人们身旁。蓝色天际联合全国十家核心剧院一起打造了线上“狂想戏剧节”。这是一次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的渗透性联动,涵盖戏剧大咖、剧场、观众的高品质线上对谈,即兴戏剧表演在线直播,观众视频投稿作品线上展演…… 


“狂想戏剧节”线上对谈第一场邀请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与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展开对谈,关于“当下戏剧从业者和戏剧观众能做些什么?”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观看。随后“狂想戏剧节”又邀请到多家剧院的工作人员,涵盖项目经理、场务经理、票务经理、演出策划、活动策划等各个岗位,这些身经百战的剧场人,让观众深入了解剧场的角角落落。如今,“狂想戏剧节”的点播量已经超过200万,为无法去剧院看戏的观众一解“相思之苦”。 


面对疫情,蓝色天际没有悲观。“这段时光就好像你在跑步的过程中,停一停,给你喝点水、让你歇一下。”吴玮玮说,有些人对这个行业的前景表示不乐观,但他不这么认为,“首先悲观不能改变什么。在目前的状况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停下来想一想。”这些年蓝色天际的发展可以用一路狂奔来形容,“狂奔的时候,有很多事情一直没有时间去思考,比如公司的制度、流程的管理,我们到底哪里还有问题?是不是要继续做加法?还是做一些减法?现在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公司,对各种规章制度、流程设计、业务架构都捋一捋。我觉得是需要停下来,不然的话可能到最后麻烦更大。” 


这次蓝色天际成为南京快速成长的高成长性企业,吴玮玮在朋友圈里写下:“很激动,特别是在这个非常时期,让我们面对未来,又多了一份信心。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我们所处行业的美好未来和光明前景,我们愿意为了我们所认定的方向去努力,承担我们所应该背负的使命和责任,继续向前!” 


《茶馆》剧照


这段话,也是南京演出企业的共同心声。疫情后,“云演出”成为各大剧团和剧场与观众相见的新方式。南京市文旅局发布了《关于应对疫情针对性扶持演出企业稳定发展的通知》,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扶持举措,包括保留政府补贴演出剧目2年有效期限、加大政府补贴演出剧目的评审频次、适度增加政府补贴演出剧目比例、优化绩效奖励政策、加快文化消费政府补贴资金拨付等。这一切都给按下暂停键的戏剧市场带来信心。 


热爱戏剧的观众也都在静静等待,

重新走进剧场、看到大幕拉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