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产业资讯

晋级“国字号”,南京博物馆如何冲上顶流

2021-01-06 20:09:56

  走进博物馆,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检阅”状态,好像正打开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时,你可能产生了“博物馆疲劳”。

  “博物馆疲劳”这一概念由学者吉尔曼提出,描述人们逛博物馆时产生的体力耗竭、注意力或兴趣减少的“症状”。

  逛博物馆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无法产生丰富的感官和认知体验时,参观者会产生无聊的感觉。

  博物馆的传统打开方式是“以物为本”,以展品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主。那还有更能让人更交心的方式吗?

  12月21日晚,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江苏有6家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中国科举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均位列其中。

  它们凭什么冲上行业顶流,晋级这张“国字号”榜单?或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博物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

  “江南贡院是古往今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用考场,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虽然只有短短三周年,但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成绩瞩目!”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说,“尤其是在社会效益方面,成绩令人惊喜。”

  2017年开馆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但年纪虽轻,成果分量却重。

  在今年1月举行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开馆三周年庆活动上,这座博物馆晒出自己的“三年成绩单”:累积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成为南京本地售票文博场馆中独一无二的“人气冠军”。

  地处国家5A级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科举博物馆以自己的创新与活力策划、组办的一系列活动,让市民游客将中国科举文明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看在眼中、拿在手里、记在心上,让静态的文物展陈“活起来”:社教活动1799场,临展36场、巡展8场,研讨会12场、状元大讲堂30场,节庆活动98场、特色活动607场、旅游推介26场。三年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计举办了2616场活动。

  如何让博物馆蕴藏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喜欢听的故事,让博物馆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是博物馆人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更好地与观众对话,还需要站在观众的视角去设计展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说,“博物馆要考虑的是:我们打算让观众‘打包’带走怎样的情感。”

  展览是博物馆藏品发挥价值的基本手段。据南京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吴怡介绍,博物馆以“游客视角”打造精品文化展览,在常设展的五大展区、33个展厅集中展出了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古代士子“鱼龙变化”的艰辛过程、古代科举制度文化与民俗生活之间的关联等。

  以馆藏文物为基底,将AR、VR、MR等多媒体互动设备穿插点缀在展览之中,让藏品“说话”,还将中华传统节日、国家纪念日、重要考试季等作为关键节点,策划出了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为代表的体验活动;开展符合时代气息的主题社教活动2000余场,开发了“小小状元郎”等多个品牌课程项目,先后获评“中国研学旅行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应该是世界各地来宾、游客在南京的‘必去点’之一。”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语言学博士、联合国赴华项目负责人、纽约大学兼职教授何勇曾这样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秦淮人,他始终记得家乡的这张名片。2019年7月,开馆两年后,“何勇国际交流工作室”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揭牌。在“何勇国际交流工作室”的推动下,“科举文化”、秦淮、南京纷纷走入了世界文化圈的“热搜”。“我之前介绍了很多国外团体到南京访问,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大家反映比较一致,既感到收获满满,也感到惊喜。”

  收获里,少不了文创产品。

  身穿状元袍,戴着状元帽,如今,Q版状元郎已是夫子庙景区的“流量明星”。这些造型乖巧、讨人喜爱的“状元郎”,身上浓缩了当年江南贡院赶考学子的形象,暗合了期待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的美好愿望,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逛罢科举博物馆,很多人都要再逛“秦淮礼物”专卖店,带上一份“状元郎”系列文创作为回程伴手礼,让游客带着“秦淮故事”回家。

  要让收藏博物馆活起来,不仅要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还要注重提升“用户体验”,让博物馆变得“有趣起来”,更接地气。

  博物馆的传统打开方式是“以物为本”,以展品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主。那还有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方式吗?科举博物馆换了一种眼光,做了全新的尝试,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打开方式,为受众提供别样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2019年5月,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走进南大校园,给各国留学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学习了解中国科举历史文化,汉服老师现场给留学生编发,佩戴发簪,留学生们身穿汉服,展示传统服饰文化和传统礼仪规范。大家还体验了油纸伞制作、活字印刷等传统技艺。

  在“南京读书节”上,数十位外国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感受《儒林外史》里江南贡院中的激昂文字、《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绰约风姿、《桃花扇》里的悲欢离合、陆羽《茶经》里的试茶品泉、袁枚《随园食单》里的精致小吃、杜牧笔下“夜泊秦淮”时的河畔酒家、朱自清回忆中“桨声灯影里的夜秦淮”……

  在沈辛成看来,一个好的叙事空间要有“人情味”,让观众能够找到把自己代入进去的角度。

  比如展出瓷器,博物馆不仅要去激发观众的审美体验,还不妨详细展示制作流程,凸显瓷器后面的匠人:他们的生活日常是怎样的,上几小时工,吃什么饭等。

  今年上半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组建“进士家族后人寻访”项目组,开展进士后人寻访工作,通过对中国古代进士后人的搜寻,挖掘出科举家族的故事,弘扬家国天下的时代精神,目前寻访项目已辐射近20个省份,覆盖进士后人达万人。遍布海内外的进士后人们口述历史,分享自己的家风家训。

  而当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与参观者沟通,也就贴近了人本的真谛,从而保证了博物馆旺盛生命力。

  “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人!”铁窗内,“邓中夏”大义凛然,让劝降的“叛徒”灰溜溜地退散。观众深受感染,和他一起痛斥起了“叛徒”。

  这不是话剧舞台,也不是电影场景,而是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于6月30日创新首演的红色文化沉浸式讲解。

  冰冷的铁栅栏,破旧的牢房,在纪念馆的邓中夏烈士事迹展板旁,设置了一个牢房的场景。身穿长衫的“邓中夏”,正坐在牢房内的书桌前写信,叛徒“余飞”站在牢房外,一副伪善的嘴脸。见劝降未果,“余飞”恼羞成怒,大喝一声:“姓邓的,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被关在这里的下场你应该清楚吧!”邓中夏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不疾不徐地说:“一个人能为了最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

  “在雨花台,如邓中夏这样高擎信仰旗帜的共产党人,还有许多许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深沉的夜空……”讲解员深情的旁白响起,一下就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革命的年代。

  接下来,观众们跟随演员的脚步,行进在纪念馆中,依次观看各个场景中的演出。

  在许包野烈士的事迹展板旁,设置的场景是老家的旧居,等待他半个世纪之久的妻子叶雁苹,已从青春红颜变成了垂暮老人,她坐在窗前,擦拭着丈夫的旧物,回忆两人新婚时的甜蜜时光,表示自己支持丈夫的信仰,这辈子都不后悔。

  此刻,参观者与表演者的距离不到2米。与传统的文物资料展示相比,观众在“小剧场”内回溯了历史场景。以这样的形式再现英烈故事,是纪念馆的创新表达。

  在恽代英烈士的事迹展板旁,设置的场景是他主办《中国青年》时,在讲坛上和青年们对话,他带领青年们振臂高呼:“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

  整场沉浸式讲解共分为10个故事场景,深度挖掘雨花英烈们动人的爱情、亲情、理想信念故事。讲解员化身历史引领者串联全程,由红色文化志愿者担纲的演员们,则分布在各个点上,创新利用纪念馆中的场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述说雨花英烈的动人事迹。并配以声光电、现场乐队演奏等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营造出时空穿梭之感。

  演员们发现,年轻参观者的目光会被这种情景剧所吸引,浸润式的参观体验让他们融入历史画面中,随着情景、音乐等渲染,参观者心绪起伏。

  “ 随着观众对博物馆体验诉求的变化,沉浸体验陆续进入博物馆策展人的视野。”沈辛成认为,这是目前博物馆发展的趋势,“不能只用静态的、理性的形式去呈现,还要考虑如何让情感和情绪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