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何同彬:用二十年阅读一座

2022-03-22 13:48:16

何同彬
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
南京“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
 
记者 | 芮天舒、闫葛菲
编辑 | 祁绩
设计 | 赵震岳
排版 | 王婧
校对 | 熊向宁
 
“ 世界‘文学之都’是现在进行时,更应当是将来时。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文学与城市融合的更多可能,让文学在城市创新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文学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何同彬
 
江苏省作家协会办公大楼内,何同彬的办公室堪称一间小书屋。
 
《南京传》《小说课》《从“五四”再出发》《午时三刻》《定风波》《有生》《萎泥与飘逸》《意象的帝国》《伐桐》《费城的钟声》《旧时燕》《丁捷心画》《龚自珍传》《喧嚣日》《一面之交》《大明城垣》《与父亲书》《九故事》《野猪先生》“青柠檬丛书”……有专门的柜子摆满了南京作家近两年的各类新作。
 
作为一名青年评论家、《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对这些书籍如数家珍。对他来说,研究南京作家的文学作品不只是工作需要,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来南京二十年了,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息里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文学腔调。南京的大街小巷、人文风景,处处包裹、充盈着一种浓郁、悠远的文学氛围。我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学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赋能,让世界‘文学之都’这张名片更加亮眼。”
△何同彬参加南京书展
 
传承城市文学的探索尝试
 
何同彬与文学的结缘,可以用“阴差阳错”来形容。
 
1998年参加高考,因为分数的原因,他从第一志愿的国际经济法专业,调剂进入了青岛大学中文系。
 
大学四年的学习,却激发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2002年,何同彬被南京大学录取,继续攻读文学硕士。
 
课余时间,他喜欢去学校附近的书店逛逛,久而久之,与这里的工作人员熟络了起来。
 
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何同彬认识了几位经常在书店举办分享会的南京作家,之后又通过这些作家的介绍,进入了让他仰慕已久的“文学圈”。
 
对何同彬来说,一扇新的大门就此打开。
 
在书店的文学聚会上,他和南京的作家朋友一起策划那些后来蜚声国内的文学活动;在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咖啡馆里,他和诗人、小说家们聚在一起讨论他们的新作;在文化馆举办的交流会上,他和文学爱好者们探讨文学阅读……
 
这些经历让何同彬始终难忘。博士毕业后,他留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而他研究的课题之一便是“空间生产与当代南京作家群的成长”。
△2019年,何同彬任吕梁文学季导师
 
对于何同彬来说,这不仅是课题项目,更是情怀。
 
有人不解项目名称中的“空间生产”一词,何同彬这样解释——
 
当人们通过书本去认识文学的时候,往往只会聚焦于作品表达了什么,很难跟作家产生互动。
 
但如果人们来到某种文化空间里,比如作家聚集的咖啡馆、书店、大学,便能与这一群体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更深入地了解彼此,而作家们、艺术家也在这些聚集和交流碰撞中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而这些灵感又会催生新的、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
 
“这就是文化空间的孵化功能。一代代的南京作家借助文化空间,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了城市文学的传承。” 何同彬说,他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尝试。
 
那是在2014年至2016年,何同彬作为发起人,围绕创意写作,会集了包括诗人、小说家、设计师、导演、画家、策展人在内的一群南京的文艺新锐。
 
何同彬专门为这些年轻人联系了颐和路的一家咖啡馆作为交流的场所。“我希望这些不同行业、不同艺术门类的年轻人可以聚在一起,在相互影响中激发创作灵感,因为这是南京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传统。”
 
令何同彬倍感欣慰的是,时至今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仍活跃在当今文学创作圈内,以各种视角讲述南京故事。
 
“能让南京的文艺新锐走向全国,开枝散叶,证明那个不足三年的小团体还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的。” 何同彬笑着说。
 
文学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期间,何同彬兼任省作协《扬子江评论》(后更名为《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主任。2017年,他离开南京大学,来到省作协,先后担任《钟山》杂志社编辑、副主编。
 
那一年,恰逢南京在国内城市中第一个提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世界“文学之都”项目。何同彬回忆,提出“申都”之前,南京市委组织各部门在市文联召开调研会议,而自己作为文学领域唯一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他将南京作家群情况、民间文学活动情况、相关文学作品及成果一一汇总整理,清晰地呈现在与会领导面前。
 
“南京尽管放心大胆去‘申都’。我们的成果、我们的人才、我们的资源,足够!”在会上,何同彬胸有成竹地说。
 
这次会议不久,何同彬获聘中国(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执行秘书长。
 
随后,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申都”工作中去。通过出国拜访和项目交流,他和同事们发现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多数世界“文学之都”城市对南京并不了解,而这也会成为南京申报世界“文学之都”的短板。
 
南京如何推介自己的“文学力”、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和文学形象?为此,何同彬和促进中心的同事,在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推动和支持下,共同策划了一场国际性的高峰论坛,邀请了包括克拉科夫、爱丁堡、海德堡、墨尔本、爱荷华等在内的世界“文学之都”城市代表、专家、作家来南京参观交流。
 
为了联系这些人士,何同彬和他的同事们调动了大量的人脉资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5月,这场“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会上,多位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代表、专家、作家围绕文学与城市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为南京成功申报世界“文学之都”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夫子庙景区的“天下文枢”牌坊
 
何同彬说,我们就是要以这样一种真诚、热情、敞开胸怀的方式,向世界介绍南京,让他们对这个城市产生热爱之情。
 
何同彬和同事们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在申都的紧要关头,南京大学名誉教授、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了一封对南京的推荐函。
 
 “南京凭借其悠久的文学历史与鼓励阅读的多种创举,促进了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各种群体,无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文学作品,并启发他们的下一代继续阅读。作为一名作家,我认为南京无愧于文学之都的典范。”
 
发自肺腑的真诚话语打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摇摆不定的城市代表。
 
2019年10月31日,历经重重考验,南京最终顺利通过国际专家评审、世界“文学之都”投票等环节,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
 
从“天下文枢”到 “文学之都”,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见证了千百年来南京文学传承创新的辉煌历程,也将开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的“南京篇章”。
 
“世界‘文学之都’是现在进行时,更应当是将来时。我们需要努力探索文学与城市融合的更多可能,让文学在城市创新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文学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何同彬说。
 
以文学评论刻画文学坐标
 
2021年,何同彬担任《扬子江文学评论》副总编。
 
与刊登文学作品的《钟山》不同,《扬子江文学评论》是一本当代文学的学术期刊,这意味着何同彬工作的主要内容转变为遴选刊发那些优秀的以专业视角和能力阐释文学作品、解析文学潮流现象的文学评论,从而引导作家们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扬子江文学评论》
 
从事文学评论工作多年,何同彬阅读过众多南京主题的文学作品。在他眼中,好的文学作品不是在书房中闭门造车形成的“宏大叙事”,而是应该深入一线,以小切口讲述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南京故事”。
 
何同彬回忆起几年前到南京西善桥的一次创作采风。
 
那里的居民结构相对多样,特别考验社区管理者的基层治理能力。
 
“如果能有年轻作家去那里‘蹲点’三五个月,看看社区的‘小巷总管’们如何化解邻里矛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把这中间真正涉及普通老百姓生活转变、观念转变的细节抓住,不用担心写不出好作品。”
 
何同彬说,常常有年轻作家向他请教如何创作以南京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而他认为核心是要凸显南京文化的“根”和“魂”。
 
 “以南京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进行主题写作,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对南京本土文化足够的了解,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何同彬举例说,比如有的作品会用主人公吃鸭血粉丝汤来反映“南京元素”,但读者如果试着将鸭血粉丝汤替换成别的城市代表性小吃,往往会发现并不影响文本的叙事。
 
在何同彬看来,这样的作品没有南京的骨肉,只有一个空的皮囊。
 
何同彬认为,书写城市的目的,既是记录社会历史变迁,记录城市发展变化,更是呈现在时代变革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现状和精神面貌,呈现出人内心的波澜激荡和委婉曲折。
 
“作家要将城市故事的重心放在人身上,从而真正写出人与城的关系,传达出城市的内在灵魂与深层气质。” 何同彬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