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谭志云:为百姓著“小史”,为城市做“大史”

2022-03-22 14:18:11

谭志云
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
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记者 | 张甜甜
编辑 | 祁绩
设计 | 鲜曼青
排版 | 王婧
校对 | 熊向宁
 
“ 我们既要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史’,也要做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大史’,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谭志云
 
清晨,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谭志云早早地坐到了办公桌前,仔细翻阅着手边的样书。
 
这是一套即将出版的南京历史文化普及类书籍。就在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和出版社的编辑沟通确认书籍内容,希望这本书出版后老百姓既看得进又喜欢看。
 
谭志云已经在南京社科院城市史、城市文化研究岗位上工作了15年。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民。”在谭志云看来,研究要一头连着城市文化发展,一头连着群众文化普及。“我们既要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史’,也要做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大史’,要‘上接天线’,也要‘下接地气’。”
 
15年间,他先后获得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南京市中青年优秀人才、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南京市“十佳”编辑等荣誉,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这是沾了时代和城市的光。” 谭志云笑着说,“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谭志云
 
“小数字”藏“大意义”
 
2016年4月,谭志云和团队负责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拟制工作,成稿内容不足五千字,却历经半年时间,每写下一句话,他和团队都会经过谨慎考虑,保证每一个字都能经得起推敲。
 
在《条例》第十七条中, “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应当列入濒危项目名录,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其中的第三款特别提到“安排或者招募二名以上常随学员学艺,并为其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为什么要突出“二名以上”?
 
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故事。
 
由于做城市文化研究,谭志云经常到相关企业和单位做调研。其间,他曾遇到一位白局艺人,新招收了一位大学刚毕业的95后学员。
 
后继有人本是一件好事,但这位78岁的老艺人还是犯愁。
 
“想端好非遗技艺这个‘饭碗’并不容易,既要有恒心,也要耐得住寂寞。”老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如今,几位活跃在表演一线的白局老艺人,年龄多在70岁以上,白局传承仍面临“青黄不接”的“断代”压力。“如果他坚持不下去,这门艺术可能就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失传了。”
△南京白局演出现场
 
老人的话语一直在谭志云的脑海中回荡。走在回单位的路上,他在随身的记事簿上写下:“做好非遗传承这项工作必须警惕文化传承的断代问题,必须要上好‘双保险’。”
 
2017年3月,《条例》正式对外公布。
 
“这项条例不一定能一次性‘药到病除’或者‘治未病’,但是它确实让非遗文化保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谭志云感慨道。
 
一个“小数字”,只是一小步,对推动整个行业来说却是一大步。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像一株花被连根拔起后又移栽到了新的土壤中,我们必须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它保护起来,再不保护的话,它可能会水土不服,最终慢慢枯萎,失去原本的生命力。”谭志云说。
 
“小切口”做“大文章”
 
时间回到2006年,从南京大学历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谭志云进入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工作,专注于城市史、城市文化的研究。
 
这一年,对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好年景。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
 
时代的鼓在谭志云心底敲响,他意识到,文化创意已成为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的重要途径。“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未来大有可为。”
 
同事发现,以前热衷谈史的谭志云,书桌上堆起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论著。在多个座谈会上,他和文化企业家谈得眉飞色舞。只要一有空,他就要去拜访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聊行业发展。
 
“咱们这是当‘研究的先遣队’,提前为城市发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谭志云兴奋地说。
 
时代的发展似乎验证了他的“预言”。
 
2020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1%以上,在江苏省文化改革发展高质量监测绩效考核中,南京水平指数、发展指数、综合指数连续多年都列全省第一。
 
“做科研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踌躇满志的谭志云将南京城市文化产业作为自己和团队研究的主攻方向,从“小切口”做“大文章”,写好关于南京的“大史”。
 
“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潜力,不断激活更深层、更根本的南京文化基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造血’功能,从而创造城市差异化的发展优势。”
 
他参与编写的《南京百年城市史:1912-2012(13卷本)》,从区位环境、古代南京都城的演变、城市现代化的肇始、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与曲折等方面向读者全面展现南京城市风貌;为了揭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困境以及探索可能的出路,他写下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论》;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架及其战略选择——以南京为例》中,他在分析南京城市文化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的五大战略举措;在《南京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功能分析与提升对策》课题调研中,他和团队探讨南京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之路……
△《南京百年城市史:1912-2012》
 
“小史”书有“大作用”
 
谭志云的办公室在成贤街43号的一幢小楼内,在他的这间办公室里,既有专业性研究成果问世,也有《南京小史丛书》这样的科普性作品诞生。
 
将书命名为“小史”是文化所的前任所长赵德兴的主意。如今,这套书已经出版到了第三辑。
 
“我们社科院想做一套不一样的书,向南京市民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让老百姓闲暇的时候随手翻一翻,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觉。”谭志云笑着说,“说它是‘小史’,但我们希望它能起到‘大’作用。”
 
他随手翻开丛书中的一本《南京航海小史》,如数家珍。
 
“你会发现,六朝时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海外开拓与交往的始发点与中心地。南京还是郑和七下西洋航海壮举的决策地、始发港及重要的海船建造基地。通过阅读这些内容,你就会了解到,不在海滨的南京是如何成长为一座重要的航海城市,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形成对城市文化的自豪感。”
△《南京航海小史》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南京小史丛书》让人耳目一新,有亲切的语言、有丰富的图片,符合老百姓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和自己贴得很近。
 
为了能做出老百姓看得进、喜欢看的历史文化通俗读物,谭志云和团队煞费苦心。
 
他们首先做的就是抓住内容的主干。
 
“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兴趣点都不一样,向市民做知识普及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你越是想什么都说,读者越是会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在写作风格上,团队的研究员们也摒弃了一贯的学术语言,尽量使用方便大家理解的“大白话”,对南京的历史文化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同时,文章编排上,增加了图片的比例,降低阅读难度。
 
“做‘小史’,把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成果向老百姓做普及,让人特别有成就感。”谭志云说。
 
有人曾问谭志云,做研究是个苦差事,你怎么能在社科院一待就是15年?
 
谭志云笑答,苦中作乐,别有洞天。
 
他最宝贵的财产便是自读书期间就开始攒下来的几大箱书,这些书帮助他寻找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为科研咨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5年间,谭志云发表论文20多篇、著作10余部、课题30多项……有厚重权威的学术书、“大部头”,也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知识科普性“小史”,力求精准对接党和国家需要、对接人民群众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一手科研、一手科普,谭志云说,未来自己要两手抓,在城市文化这条科研路上,继续前行。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