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冯勉:用南京文化土壤埋下戏剧的“种子”

2022-03-31 14:40:23

冯勉
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
 
记者 | 张甜甜
编辑 | 祁绩
设计 | 鲜曼青
排版 | 王婧
校对 | 熊向宁
 
“ 南京有一座湖,有一座山,玄武湖让南京灵动,而紫金山让南京沉稳。我们希望用紫金山上肥沃的泥土,让戏剧的种子在这里开枝散叶!”
 
“我想建座房子,住进穷人,住进家人,住进朋友,住进天下的寒士,住进撼天动地的英雄,从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2月4日,东南大学焦廷标馆剧场内,以南京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公开首演。台上,在美留学的杨廷宝正在参加1924年的艾默生设计竞赛,在阐述“建筑的使命”时,他如是说。
 
写下这段台词的是紫麓戏剧创始人、导演、编剧、演员冯勉。作为戏剧人,他也有自己的使命——让戏剧的“种子”在南京开枝散叶。
 
从创立紫麓戏剧、建立戌度剧场、创办雨花梦想剧场,到埋首创作历史话剧《长明》、音乐剧《沧海一粟》,这份初衷始终未变。
△冯勉在排戏中
 
紫金山下的戏剧乐园
 
谈起投身小剧场戏剧行业,冯勉感慨万千。
 
“当时,南京小剧场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因为缺少演出场所,一些优秀的剧目在巡演时都‘绕’开了南京。”2015年,英国舞蹈剧场代表作《虎生》来南京演出,寻觅剧场无果后,只能在校园内上演。
 
“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怎么能没有属于戏剧爱好者的小剧场?”冯勉感叹。“我想打造一方属于戏剧人自己的小天地,在那里,优秀的剧目可以落地,从业者也可以尽情创作,分享传播戏剧文化。”
 
2016年,冯勉从江苏电视台辞职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紫金山脚下的T80科技文化国际社区创办了TPM紫麓戏剧空间(以下简称“紫麓戏剧空间”)。
 
“TPM”取自紫金山英文“The Purple Mountai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紫麓”则意为紫金山下的一丛绿荫。
 
“我们想打造一个紫金山下的戏剧乐园。”冯勉说。
 
在他的计划中,这个“乐园”包括了小剧场、咖啡馆以及全语言教育戏剧中心三个部分。
 
剧场名为“戌度剧场”,意为戌时(19时-21时)到剧场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2016年9月,戌度剧场开幕大戏、中英肢体剧《最后一个冬天》连演9场,观众反响热烈。
 
此后,这里成为《虎生》《夜奔》《意外》等众多小型优质剧目的演出场地,以及各种沙龙等活动的举办地。一时间,戌度剧场在南京戏剧爱好者中声名鹊起。在全语言教育戏剧中心,他和团队做起了“培育”的工作,开发了一系列“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戏剧课。中心合作院校达到20多所,学员超过了10万人。
 
2017年,紫麓戏剧空间与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灯塔》在南京上演。
 
演出结束,冯勉在掌声中走上舞台致谢:“南京有一座湖,有一座山,玄武湖让南京灵动,而紫金山让南京沉稳。我们愿用紫金山上肥沃的泥土,让戏剧的种子在这里开枝散叶!”他说道。
 
时至今日,南京街头巷尾已遍布了107个小剧场空间,根据不同小剧场空间特点打造的“金陵小剧场”品牌,已成为戏剧人生长的沃土。
△《灯塔》剧照
 
从“横向发展”到“纵向开拓”
 
2014年4月1日,全景声科技正式成立。创立之初,为了突破音频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潘兴德和团队几乎没有办公室以外的生活,产品研发就是他们的全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戏剧市场走上了一条未知的路。
 
演出场地的封闭、演员的隔离变动、收入的锐减……种种想象不到的困难,横亘在从业者面前。
 
在剧院闭门、居家办公的时间里,冯勉开始思考起紫麓戏剧空间的未来。
 
“自救,是从业者的本分。”他说,“既然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就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当前的困境。”
 
冯勉决定做一次大胆的探索,从前几年的“横向发展”转向“纵向开拓”。
 
“之前,无论是建剧场还是咖啡馆,我们一直在给戏剧做衍生,现在,我们想重新聚焦戏剧本身,沉下心来创作具有本土元素的南京原创戏剧作品。”
 
在忍痛放弃全语言教育戏剧中心和戌度剧场后,冯勉开始沉下心来写剧本。
 
就在这一年,他写下了《长明》《建筑学家——杨廷宝》《沧海一粟》等作品。
 
在他看来,要复苏或者繁荣戏剧,除了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别无他法。“疫情期间,我们不停地埋头创作。”冯勉笑着说,“团队没有散掉,反而更有生命力了。”
△《建筑学家——杨廷宝》剧照
 
今年4月,冯勉和团队把紫麓空间从紫金山脚下搬到了雨花台区图书馆旁。他给剧场取了一个新名字——紫麓雨花梦想剧场。
 
“现在我们需要幻想,需要向前看,把所有的梦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冯勉说,“‘让戏剧的种子开枝散叶’是我的初心,这种初心永远不变。”
 
观众的喜爱是最大的动力
 
在话剧《长明》中,为了心中的信仰,明知来南京难逃一死,七位不同时期的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仍毅然选择如期赴任;音乐剧《沧海一粟》,将大家带回110年前的上海,共同见证中国现代画家刘海粟创立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始末……这些故事都让冯勉备受鼓舞。
 
“我们做这一行,也要有这种不改初心、坚持到底的决心。”冯勉说,“疫情对剧场的冲击很大,但同时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每次走进剧场的机会。”
 
他回忆起在疫情尚未稳定的那段时间,“当时只允许30%的上座率,我们站在台上,看着60多名观众戴着口罩坐在下面,觉得哪怕为了他们,我们的付出都值了。”
 
冯勉希望用优质的演出来回馈观众的这份热情。为此,每一部作品,他都要保证是精品。
 
“说故事和说好故事,是两码事。”
 
以话剧《长明》为例。每场演出,他都要到现场去观看,拿着一个小本子不停地记录。一场戏,两个小时,本子上的笔迹密密麻麻。
从成稿至今,剧本已经更改了24个版本。
 
“有些词以某种方式说出来,观众可能体会不到我们想表达的感觉,但是换一种说法、节奏或者表述方式,信息点就能精准地传递出去了。”
 
冯勉举例,在《长明》中,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第八次被破坏时,全南京只剩五名共产党员。当时的南京特支书记顾衡被捕后坚贞不屈,并在法庭上与法官慷慨激辩,宣扬共产主义。
 
这场戏的台词本来是设置在父亲前来探监时,顾衡说出来的。但在后期的演出中,舞台场景被换成了法庭。
 
在台上,由于顾衡父亲的“上下打点”疏通关系,法官原本准备只做做表面功夫,走个过场,就将人释放。孰料审判当天竟然被顾衡一番高谈阔论驳斥得哑口无言。卷宗送到了时任南京卫戍司令谷正伦的案头,法庭上的这一幕就成了顾衡最终牺牲的导火索。
 
“本来我心里面还挺忐忑的,结果演出后,大家都叫好。”冯勉兴奋地说,“这样人物形象就更立体更生动了。”
 
南京文化土壤的挖洞人
 
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学生张沁园是冯勉的忠实观众。
 
“我认为在研究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更应该聚焦于一些在基层奋斗过的、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革命先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他们的故事。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回顾、去看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更加清晰地知道我们未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在用戏剧帮别人寻找未来方向的同时,冯勉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他自诩是个“用戏剧在南京文化土壤里挖洞的人”。“南京历史人文底蕴太深厚了,你得慢慢地往土壤深处钻,埋下一颗戏剧的‘种子’,等待它的根扎稳,长出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冯勉说,“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小时候,冯勉当过运动员,拿了全国冠军,差点儿进了体校;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又转去学习编导专业,还进了电影学院的导演系。但最终,他选择了戏剧,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
 
“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选择,你还会走上这一条路吗?”
 
“义无反顾。”冯勉笑着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