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何云:戏曲人生,与“梅”同行

2022-04-29 10:10:35

何云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名家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戏曲,历来是百姓生活的艺术表达。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唱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舞台因地制宜,追求简约。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就在其百姓情、烟火气、时代范儿。”
 
“咚锵咚锵咚锵……”
 
3月11日,南京溧水区洪蓝街道下仓头村,村头空地上早早搭起了舞台。村民们赶集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互相招呼着在台下就座。舞台上,戏曲演员唱腔委婉流畅、清新活泼: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女子冒死救夫,经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美满姻缘。
 
这段表演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一个片段,表演者是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名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何云。
 
这个从小山村走到城市大舞台的黄梅戏名角,如今来到了南京溧水乡村的舞台上,在南京市委宣传部扶持资助下,与当地的“草根剧团”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合作,成立“何云文化名家工作室”,为南京老百姓送戏,也为黄梅戏未来发展孵化人才,让戏曲常青,香飘四海。
 
“戏曲,历来是百姓生活的艺术表达。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唱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舞台因地制宜,追求简约。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就在其百姓情、烟火气、时代范儿。”何云说,“作为从业者,我希望我们能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何云
 
老戏新唱,“圈粉”新观众
 
4月11日,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排的新编三国题材大型史诗黄梅戏《小乔初嫁》进行了两场在微信视频号上的直播。开场前半小时,众多黄梅戏粉丝就涌进直播间,等待过一把戏瘾。
 
大概连扮演“小乔”的何云自己都没想过,时隔9年,这部戏能以直播的形式,为大众打开了一个了解黄梅戏的新窗口。
 
时间倒回到2013年。
 
在经历了五年的剧本打磨后,《小乔初嫁》进入排练。既然是“新编”,就要有新意。舞台借鉴了影视化的场景切换方式,通过3D的技术手法,将曹营、东吴等多重空间并置转换,作曲上采用混合乐队伴奏模式,服化上也更简约。
 
被选中饰演女一号的何云也必须是“新”的。
 
她知道,百姓是戏曲生存的衣食父母,是戏曲复兴坚实的支撑。戏曲要在当下立得住脚,就必须拥抱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她必须打破人们对戏曲的固有印象,在年轻观众心底掀起新的波澜。
 
那段时间,何云整天泡在排练场。
 
在导演张曼君、编剧盛和煜、编曲徐志远的指导下,大家进行了“头脑风暴”,更多新的想法产生了:把民歌、山歌的唱法揉进黄梅戏,传统需要“吊嗓子”的地方被改成了清唱;何云也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自己对角色的感悟放进戏里,于是,小乔这个巾帼英雄又多了几分平民女子的淳朴与善良。“既有柔情,又有义举,更加接地气。”
 
但这种创新,观众能接受吗?何云并没有把握。
 
直到2014年,《小乔初嫁》迎来首演,演员们谢幕时全场掌声雷鸣。
△《小乔初嫁》选段
 
演出后,《中国文化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在“黄梅戏《小乔初嫁》:一场别开生面的赤壁之战 一出领异标新的黄梅盛宴”的套红标题之下,接连刊登了多篇评论文章。戏曲理论家龚和德更是专门撰写了《盛和煜深情塑小乔》一文,探讨对“小乔”这个人物的理解。
 
何云也凭借着出色的表演,获得了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而最让何云兴奋的是,她圈住了一群年轻的粉丝。
 
巡演的时候,观众席上很多都是年轻面孔,不少人手举票根拍照留念。有大学生给她留言,“原来黄梅戏也可以这么好看,这么好听。”
 
这部戏让何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感谢这部作品,感谢团队,让我发现自己作为戏曲演员还可以往更深更远的地方去。”
 
“戏比天大”,舞台就是生命
 
在台上,何云是《女驸马》中的冯素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雷雨》中的四凤,《凤舞黟山》中的村委会主任金玉琴,她尊重、敬畏每一个角色。
△《红楼梦》剧照
 
在台下,何云尝试抖音直播,做不同传统老戏的先锋演出,也关注传承,教孩子们学戏,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何云教孩子们唱戏
 
“只要我还能唱,就得一直唱下去。”
 
这种坚持源于何云对“戏比天大”的认知,源于对戏曲的热爱。
 
1995年,何云从安徽省艺校毕业,回到家乡青阳县黄梅剧团实习,后来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丁普生副院长的引荐下,到省团工作。
 
但到了新舞台的何云并没有像预想中一样找到新的出路,只能“跑龙套”的她迎来了记忆中最难捱的一段时光,“当时唱功表演都不算好,只能演一些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
 
但她还是雷打不动地练嗓,复习基本功。每一次与前辈老师同台,她都会认认真真地观察、学习、体验、揣摩。只有晚上躺在被窝里,才顾得上安慰自己:“跑龙套也没什么不好,很多黄梅戏名家也是从跑龙套熬过来的,那么多人爱唱黄梅戏爱听黄梅戏,属于我的机会肯定会来的。”
 
夜以继日地坚持训练,大大小小比赛的摔打,将何云的表演打磨得愈加成熟,也让她获得了机遇的垂青。2000年,何云迎来了演艺生涯中担纲女主角的首部大戏《大眼睛的期盼》,并因此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自此,何云正式走到了她幼时梦寐以求的舞台中央,接连在多部戏中担任主角“挑大梁”,塑造出一个个经典角色。
 
但即便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龙套演员”,在何云心里,戏还是比天大。
 
为保护好嗓子,她从不贪凉,尽量减少感冒,要求自己决不能出现因病失声的状况;怀孕3个月的时候,何云接到两场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她减少了翻滚类的剧烈动作,照旧登台亮相;儿子出生刚两个月,碰上黄梅戏《雷雨》去新加坡演出,她携子远赴海外,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你得专注做这事,得把这个事做好。”何云说,“知道在什么地儿吃苦付出。”
 
何云有收集剧本的习惯。每演完一部作品,她都会把剧本留下来,这么多年,剧本厚厚一叠,作品也厚厚一叠。
△《凤舞黟山》剧照
 
面对自己的成绩,何云常说要感恩这个时代,让她有机会把自己最有天赋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她从乡村走上黄梅戏的大舞台,让她告诉更多的人黄梅戏有多精彩。
 
走民间路,靠百姓活
 
怀揣着对时代的感恩,当南京溧庆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翔飞带着合作的邀请登门时,何云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安徽本来就与江苏地缘相近、文脉相通、人缘相亲,能跟兄弟剧团合作交流是件大好事儿,更何况黄梅戏本身就是平民戏,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知音,戏不唱给知音听要唱给谁听呢?”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挂牌当天,何云特意准备了一套红色的衣服,“红艳艳的衣服喜庆,开个好头。”
△何云(左)在“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揭牌仪式上表演
 
这是南京市首个民营院团改革创新示范点,也是全市首个在民营剧团设立的名家工作室。
 
揭牌仪式上,陈翔飞看着自己的团员和黄梅戏名家同台演出,脸上始终挂着笑。他欣慰的是,如今“草根剧团”有了“金牌教师”,往后的路子肯定更宽。
 
陈翔飞从小喜欢黄梅戏,一心想搭建一个本土的黄梅戏剧团。2012年剧团成立时,他当上了团长,负责管理运营。剧团没有固定阵地,在各个乡村巡演。每年春节前后是剧团的演出旺季,每到一个村,演出三五天,一个村演完接着去下一个村,平均每年演出近500场,10年来演了5000多场,走遍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的近千个村落。
 
但剧团最初也过过苦日子。演员们曾经连着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大家无心筹备排练,都聚在后台发愁。陈翔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大家安心留在戏台上,他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列了一张清单,连着房产证一起带到了后台。最后,是政府的扶持政策救了大家,挽救了这个濒临解散的剧团。
 
这段故事最终被改编成黄梅戏《罢演风波》,成为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
△《罢演风波》剧照
 
何云与主创们交流主题策划和创作,也给演员们上课,指导他们的唱腔和表演,推荐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专业书籍,叮嘱大家回去学习。
 
她还会分享角色扮演的技巧,教大家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作为演员,你要演什么像什么,不能演什么都还是你自己,要学会去观察你需要表演的人物原型或者寻找相关的视频素材。”
 
“我是科班出身,但演出的时候总是‘千人一面’。何老师来了以后,给我们指导,从唱腔到动作。” 剧团一位年轻演员说,“一下就给我掰正了。”
 
何云知道,戏剧活得长,要靠百姓扛。只有不断扩大传播,才能有效传承。她把这个工作室视为一个驻扎在乡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孵化基地。让黄梅戏在这片离观众最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台上开花台下香,留住中国传统戏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文中图片、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编辑丨祁   绩    
美编丨鲜曼青 
排版丨闫葛菲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