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邓清之:方寸之间,刻录百年匠心

2022-05-06 10:10:54

邓清之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我们的付出或许微不足道,但涓涓细流汇聚的守护力量,或将让这些历经百年岁月沉淀的经版走出与岁月同朽的命运,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早上八点,邓清之骑着电瓶车,穿梭于南京的街巷,她的目的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
 
跟门房打过招呼后,邓清之从侧门进入,门“啪”的一声关上,也将浮世的繁华热闹喧嚣关在门外。
 
窗外鸟鸣盈耳,屋内静谧无言。如果不是刻刀与木板摩擦产生的细微声音,你几乎感觉不到屋里有人。
 
一张张靠墙而立的老旧办公桌上,铝皮小台灯一亮就是一整天,莹白色的灯光照耀着老中青三代刻经人的脸庞,也照亮了经版修复技艺的传承脉络。
 
邓清之弓着背伏在案前,右手紧握刻刀,左手的拇指用力顶住刀背,其余的手指按住木板,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凿出深浅不一、凹凸不平的痕迹。
 
在她的指间,木屑被刀锋刮出、掉落,一个个规整的宋体字慢慢成型,一块块经版穿越时空获得重生。百年沧桑、几度沉浮都被刻进一块块经版之中。
 
 
△邓清之
 
一场“快”与“慢”的较量
 
“小时候,每次经过这里时都会想,里面到底是做什么的?”
 
这座古朴的宅院位于南京市淮海路35号,黛瓦飞檐下是“金陵刻经处”黑底金字的匾额,大门木漆已经有几处剥落。
 
“金陵刻经处”曾让幼年的邓清之充满好奇,如今,也依旧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好奇。
 
已有150多年历史的金陵刻经处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及流通于一体,至今仍保持着以“雕版、刷印、装帧”为主要流程的手工制书传统。
 
在这里刻经,时间感与别处不同,显得更为漫长。
 
日光灯整天亮着,邓清之的工作要保证最清晰的视界,时间在灯管外轻舞飞扬的灰尘里静止,窗外树下眯着眼打盹的猫已经不知道繁衍了几代……
 
刻经处门外,是南京最繁华路段之一的淮海路,不到一公里,即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的新街口。但繁华、嘈杂都被隔绝在院墙之外。抬头环视天际,周围高楼环立,但庭院深深,什么也听不见。 一代代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承人,日复一日,在最热闹的地方从事一件最静心的工作。
△雕版
 
1991年,17岁的邓清之从南京一所中专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进入金陵刻经处工作,师从金陵刻经处第六代刻版传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萌青。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萌青
 
师父对她的培训异常严格。开始的时候她不能摸经版,要先练习基本功。第一课就是学磨刀,学了三个月之后,开始跟着师父学习选材料。
 
砍下的木材并不能直接用来雕刻,在煮、泡之后,还需要进行阴干、磨平等步骤。在此之后,刻经人需要挑选适合雕刻的木材。因此,材料准备的过程通常就需要2-3年的时间。
 
邓清之曾一度陷入迷茫之中,“觉得技艺都掌握了,但是刻出的经版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个人既迷茫又焦虑。”师父马萌青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他常常给邓清之留下手写的字条,上面是工工整整的宋体字:“慢慢来,你不要急。”
 
“要慢慢定下心来做,思想要放空,自己认准了要做的事情,就要专心致志地做下去,因为手艺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事情。”邓清之这样解释师父的良苦用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如今,她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每天坐在灯下与毛笔、刻刀、经版相伴。她总是面带微笑,无论是面对相处几十年的经版,还是自己师父和学生,她的微笑里,裹挟着淡定与从容。
 
一套经版的修复流程有多长,与诸多因素有关。百年来,刻经人已经习惯于等待,习惯于耽搁,习惯于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马上完成的,习惯于与挫败感作战。
 
“这是一场快与慢的较量。”邓清之说,不管亟待修复的经版数量多庞大,从业者多紧缺,过程多漫长,这个工作都是慢工出细活,得坐得住、急不得。
 
修复“无痕”,传承“有韵”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刻得和古人一样。”邓清之说,极力隐藏个人的特点、掩盖修复的痕迹,修旧如旧,是他们这一行的最高准则。技艺越高的工匠,留在经版上的印记越接近“无痕”。
 
“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面二十几个‘之’每个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要刻一百个一样的字。”闲暇时,邓清之很喜欢临摹《兰亭序》,而在工作中,她却要做到精准的一致性。
 
手工雕琢并不像机器一样能做到完全精准,同时新刻的字要与古版一致,却又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否则刻出来的就是“死字”“呆字”,领会笔意和章法雕刻出来的字才会气韵生动。
 
为此,邓清之下了很多功夫。
 
传统的木刻水印技艺由刻版、印刷、装订三个环节组成。这3道工序又包括上样、刻字、刷墨、擦印、分页等二十几道小工序。写样,是雕版前的一道工序,需将书稿写在极薄极细的毛太纸上。
 
2006年,她开始学习“写样”。金陵刻经处采用的是1866年杨仁山居士创造的一种区别于标准宋体的“金陵体”。这是根据木材生长纹理设计的字体,其特点是“横细竖粗顶端有一个节点”,便于在木板上雕刻。
 
写样的字虽然看上去千篇一律,其中却有着无穷变化: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之分,刻一块400字的版一般要花上10天工夫。
△写样
 
邓清之将自己从小所学的书法、绘画与雕版工艺相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反写“金陵体”,成为国内该项技艺传承人中唯一集“写样”“雕版”两项技艺于一身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邓清之雕刻的书版已有200余片,超过20万字,佛像版30余片。她本人也获评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2019年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传统技艺的“古”与“新”
 
经版的美,要离得近才看得真切。
 
金陵刻经处的经版楼里有十二万五千余块经版,每当置身其间,邓清之都深深叹服于从前刻经人高超的写样与绘画技艺。
 
正是这份美,让邓清之坚持择一事,终一生。
 
在邓清之之前,金陵刻经技艺雕版环节没有女性传承人。
 
按照惯例,为了学艺方便,师父与徒弟经常生活在一处,性别会是一个障碍。其次,刻经完全靠手上功夫,各式的传统刻刀在棠梨木上把握力道分寸,刻出“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钩如皂刺,捺如锹”的笔画。经版雕刻完成后,经常还需要木锤凿空,刨子推平,锯子修边,这些都需要手部的力量,男性有天然优势。
 
但南京姑娘邓清之凭着自身的毅力成了刻经处创立百年来的“第一位女性传承人”。“我觉得只要真心喜欢,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谈到手部力量的提升,她莞尔一笑,“只要坚持每天刻100个字,自然就能练好,手艺这行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经过反复练习与修正,让工具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但以上这些都不意味着,刻经处的工作是一份陈旧的、机械的、与时代毫不相关的工作,恰恰相反,整个工作流程和理念正在逐渐与现代、与年轻人靠近,邓清之见证和亲历了传承的全过程。
△邓清之展示雕版技艺
 
邓清之的父亲酷爱书法,给她取名“清之”原本希望她能成为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大家。但最终,她却从事了一个很少有人了解的经版雕刻职业。
 
在她之后的整整二十年里,第八代刻经人一直没有出现。直到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国潮”之下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份传统技艺才慢慢被人知晓。‍
 
这也让邓清之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了解这项技艺的人越多,感兴趣的人越多,我们的技艺才更有可能传承下去。”
 
2016年,邓清之开始在北京联合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等课程,传播非遗技艺,她还被聘为国家艺术基金《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项目授课教师。
△邓清之在南艺人文学院教学
 
让邓清之没想到的是,她的课一下子成了热门课。只要当天有邓老师的课,学生们都会早起,抢最好的座位。有的人是想学习这门手艺,有的人则是享受雕刻的“治愈”过程——不仅亲手制作让人体验到了付出终有成果的快感,单纯听刻刀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声也让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平静。
 
同时,更多新的理念也被带进邓清之的雕刻技艺。
 
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毕业展上,有学生用互动装置展示了雕刻技艺,有学生将“金陵体”的笔画用在了服装设计上……连字库产品提供商也找到她,希望将手写“金陵体”放进自己的字库里,应用于更多的场景。
 
“以前我还担心,这门非遗技艺会在我手里断了,如今,我不再担心了。”邓清之笑着说,“它正以更丰富的形式在这个时代传承下去。”
 
求艺“学徒”变身传道之“师”
 
邓清之的底气还来源于不断走进刻经处的年轻人。
 
南京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八代传承人、1992年出生的王康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的他也成了这里的“老师傅”。在这里工作十年,王康参与了20多部古籍、近10万字的雕刻。
 
在邓清之眼中,王康他们这批“90后”跟她入行的起点不一样,“他们学的这个专业,是带着基础来的。”王康从大专二年级左右开始接触这项技艺,从素描到工笔,再到装帧和装裱,最后进入到雕版印刷。邓清之认为,师父带徒弟本身是在互相提高,对于她和马萌青这样传统的手工艺者来说,急需新鲜血液的到来,为刻经处增添几分朝气。
 
与当年经历的一样,邓清之给徒弟上的第一课是磨刀,并按照惯例,为王康量身定制了一把适合的拳刀。与传统的师徒关系不同,如今她和徒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师生。“我会要求他们把基本功打好,也会鼓励他们融入自己的想法,比如使用一些半自动工具之类的创新。”
 
除了言传还有身教。
 
闲暇时,王康喜欢国漫,也喜欢玩游戏。但一坐到工作台前,他就能静下心来。因为,他发现了灯光下邓老师挥汗如雨的美,这种美,与日后他在经版楼里感受到的文化之美,根系同源。正是这份美,让他像邓老师一样,低眉顺目、气定神闲地对待人类文化长河中顺流漂到自己手上的经版,施予它们自己的技艺,使它们完整地、安好地、在长河中继续漂流下去。
△刻经处里的三代传承人,左起依次为刘鼎一、马萌青、邓清之、王康
 
2020年,凭借精湛的技艺,王康被认定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传承人。
 
作为第八代传承人,如今王康也收了自己第一个徒弟。
 
“怎么教?”王康请教邓清之。
 
“以前怎么学,现在就怎么教。”邓清之回答。
 
*文中图片、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周成宽(实习生)
编辑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排版丨闫葛菲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