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刘大伟:沿着行知路,学做“大先生”

2022-05-13 10:09:59

刘大伟
 
江苏紫金文化优青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品行之师,努力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
 
在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大伟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套四卷本的《陶行知年谱长编》。
 
全书约185万字,是他与陶行知研究知名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耗费十年时间联袂撰著而成。
 
在刘大伟心中,这套书就如同他的一位老朋友,从求学时走进他的人生,直到40岁时始见真颜。
 
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重现了陶行知55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在编撰过程中,刘大伟逐渐走进陶行知先生的精神世界,逐步思考如何在弘扬老一辈教育家精神的同时,讲好新一代教育人的创新故事。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刘大伟说,“陶行知就是这样一位‘大先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永远做陶行知的学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努力成为时代需要的‘大先生’。”
△刘大伟
 
十年一书,勾勒“大先生”教育人生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在撰写《陶行知年谱长编》的过程中,我总会想起陶行知先生的这首诗。”刘大伟说。
 
2011年4月,正在华中师范大学读教育学博士的刘大伟接到导师周洪宇的电话,说要来宿舍跟他探讨学术。
 
周洪宇师从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是国内第一位以陶行知研究为主题完成硕士、博士论文的学者。他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也是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的名誉院长。
△三代陶行知研究人:左起依次为周洪宇、章开沅、刘大伟
 
“见了面,周洪宇老师对我说,受章开沅先生的点拨和启发,一直打算编写一部《陶行知年谱长编》,先前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后因出国访学和行政工作繁忙等原因,年谱编写时断时续。现在希望我能和他一起,将工作继续下去。”刘大伟回忆。
 
导师将重要任务交给自己,刘大伟觉得干劲十足。周洪宇给他规定了每天至少完成3000字的写作任务,包括遴选史料中涉及陶行知的重要文章、访谈、书信等。
 
“我那时每天凌晨2点睡觉,清晨6点就起来工作,其中有失望也有惊喜。”
 
陶行知、竺可桢与吴宓在东南大学时是同事,可厚厚的《竺可桢日记》《吴宓日记》读完,并没有发现提及陶行知的只言片语,这让刘大伟怅然若失;在《颜惠庆日记》《周佛海日记》《申报》《大公报》发现一丝关于陶行知的踪迹,又让他激动万分。
 
“无论是激动还是失望,对我来说都没什么不同。因为找不到人诉说我的惊喜,也无人倾听我的失落。都说做学术研究是‘板凳要坐十年冷’,这也锻炼了我与孤独为伴的能力。”
 
一盏台灯,一台电脑,一堆书籍,一个人,刘大伟沉浸在对陶行知史料的挖掘中,一个暑假过去,他竟瘦了20斤。
 
2012年5月,刘大伟完成了120万字的初稿。一年后,他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来到南京晓庄学院工作。
 
“虽然毕业了,但《陶行知年谱长编》的工作还在继续。”
 
在晓庄学院工作之余,刘大伟赴多地档案馆查阅补充材料,及时跟进最新的学术成果完善年谱。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21年10月,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陶行知年谱长编》正式出版。书中展示了一大批未曾面世的史料,如摘录了陶行知的硕士论文,引用了美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老师克伯屈日记中有关陶行知的内容,搜集了《吴树琴日记》等。
 
“吴树琴作为陶行知后半生的生活伴侣,其日记不仅为我们追踪陶行知的足迹提供了帮助,还完整再现了两人之间的感情生活,这有助于理解陶行知后半生的思想变化。”刘大伟说。
△《陶行知年谱长编》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高度评价了《陶行知年谱长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他看来,这部四卷本的年谱全面记录了陶行知生平、事业、著述和思想轨迹,并附录了陶行知去世之后有关他的学术活动大事,是目前关于陶行知研究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的著作之一。
 
开设课程,剖析“行知”奉献精神
 
陶行知的一生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接受了良好教育,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寻得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在南京创办了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去世后又长眠于此。
 
南京见证了陶行知的青葱岁月,更承载了他教育救国的理想和愿望。但对于包括晓庄师生在内的大多数人而言,对陶行知的认识多数仍局限于书本、雕像、口号等,而对陶行知一生经历了什么、伟大在何处等具体事迹缺乏具体感知。
 
在刘大伟印象中,导师周洪宇跟自己分享过一次在北京给参加暑期进修的教师作报告的经历。
 
“报告一开始我就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陶行知吗?很多人都笑了,教育家陶行知谁不知道;第二个问题,能说出陶行知的几句教育名言吗?很多人就凑不足三句话了;再问第三个问题,读过一本以上陶行知研究相关著作的请举手,结果全场鸦雀无声。”
 
周洪宇认为,这种现象说明当今教育界对陶行知其人其学的宣传、推广、了解是很不够的。
 
导师的话让刘大伟陷入沉思。
 
“结合南京晓庄学院育人实际情况及当时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我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一门《陶行知教育故事》课程,用故事让更多师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人生,理解他的崇高信念。”
 
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有教材。刘大伟拟定了讲义提纲,利用假期时间撰写并出版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陶行知的教育人生普及读本》。
 
在教学内容上,刘大伟摒弃了以往重在阐释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做法,更多地展示陶行知的奉献精神。
 
1927年,为了“让中国人人受教育”,陶行知辞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之职,放弃了每月五百元大洋的薪水,选择移居南京近郊,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刘大伟特别在课程中选择了这段故事,引导学生探究当时五百元大洋的购买力。
 
通过查找史料,学生们发现,当时北京铁路工人月工资不过十块大洋,在北京西直门大街买一套四十间房的大宅,全款也就五千五百大洋。
 
陶行知放弃了优渥的待遇,选择布衣草履,与晓庄师生一起开荒生产……
 
“以前我们不理解他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背后含义,现在明白了。”课程中的小组讨论环节,不少学生纷纷感慨。
△“陶行知先生”雕像
 
《陶行知教育故事》课程的设立后,前来蹭课的学生挤满了过道;在学院公众号下方的评论区,如今仍有学生分享刘大伟授课时的精彩片段。
 
“只要能激励学生们以陶行知这位‘大先生’为榜样,让他们树立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目标,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达到了。”刘大伟说。
 
做口述史,致敬新时代教师群体
 
在刘大伟心中,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南京教育工作者。他们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进而影响了更多南京孩子和家长。
 
“我想寻找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故事。”刘大伟说,他2019年启动南京晓庄学院师生口述史的采集、编撰工作,于2021年9月出版《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
 
在访谈的过程中,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等扎根乡村的教师让刘大伟留下深刻印象。
 
1981年,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追随着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的理想,放弃了进城的机会,到偏僻的南京市江浦县(现浦口区)五里小学,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据杨瑞清回忆,当时的五里小学建在小山坡上,几间漏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的课桌椅就是全部家当。他刚到任时,主动要求带一年级,并把自己带的班级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凭着爱心与坚持,起早贪黑,很快就与学生打成一片。”刘大伟说。
 
1985年,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杨瑞清被任命为校长。杨瑞清告诉刘大伟,他针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探索“赏识教育”,摸索出包括给学生写优点卡、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等一系列新举措。
 
在杨瑞清的经营下,行知小学这所乡村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在内的行知教育集团;依托行知小学实验农场创办的“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已经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农村生活乐园。
△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
 
“晓庄文化始终滋养着我的生命、我的学校。”在访谈中,杨瑞清动情地说:“陶行知先生点燃了我心中那个扎根乡村的‘火苗’。我这一辈子,只为做办好乡村教育这一件事。”
 
访谈人员中,既有杨瑞清这样的全国闻名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些默默奉献的晓庄学子。
 
在南京市六合区龙袍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从教三十余年如一日的佘正山,盐城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被誉为“盐城市最美教师”的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小学校长王琴,成立工作室带领年轻教师阅读、写作、研课的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校长王海燕……访谈中太多乡村教师的故事让刘大伟感慨万千。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品行之师,努力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芮天舒
编辑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排版丨闫葛菲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