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李樯:以文学致“青春”

2022-05-20 09:46:35


李樯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等待一个文学天才,不如尽可能地培养一个文学人才,《青春》的立场从来都是不慕名家,不耻青涩,如果注定成为铺路石和拓荒者,让后来人有路可循,这更将成为《青春》值得骄傲的荣耀。”
 
21岁那年,还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大三的李樯收到了文学杂志《钟山》编辑部的用稿通知,他的处女作《逃离》发表了。
 
“现在看来,那篇作品非常稚嫩,但给予我的激励却是无穷的。”李樯说,“我突然感觉,自己将来也可以像报刊上看到的那些作家一样,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一番。”
 
多年后,已是诗人、作家的李樯,走进了以“青年读,青年写,为无名者铺路,扶持文学新人”为办刊宗旨的《青春》杂志社,成了执行总编,为文学青年“铺路”。
 
“等待一个文学天才,不如尽可能地培养一个文学人才。《青春》的立场从来都是不慕名家,不耻青涩,如果注定成为铺路石和拓荒者,让后来人有路可循,这更将成为《青春》值得骄傲的荣耀。”
△李樯
 
与文学相关的青春岁月
 
对于作家而言,写作和作品是永恒的主题。
 
“李樯小说的空间张弛有致,因为日常而更见深意。”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对李樯作品的评价。
 
在写下了获得金陵文学奖的短篇小说《爬行游戏》,获得南京文学艺术奖的中篇小说《望长安》等作品后,2021年,李樯出版了自己的新作——《喧嚣日》,在这部小说集里,有“一个大学毕业在即工作却没有着落的失意者”,有“不断找寻生活意义的年轻人”,有“不断追寻自我理想的小伙子”……他写下了12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与青春有关。
△《喧嚣日》
 
而他自己的青春,从未与文学分开。
 
童年时期,父亲下班带回来的连环画是李樯梦寐以求的读物,这些小小的书,就像那时的露天电影一样,展现着多姿多彩的世界,常常让这个小小少年如痴如醉,忘了地方,忘了时光。
 
进入中学后,他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写的诗歌也发表在《徐州日报》副刊《放鹤亭》上。
 
“作品发表后,报社给我寄来了一张两元钱的稿费单,稿费单交到校长那里,还能再领两元钱,加起来一共是四元钱的稿费。”好长时间,这四元钱李樯都不舍得花,“别看只有四元钱,但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后来,到南京上了大学,李樯成天泡在图书馆里,阅读诗歌和小说,沉浸于苏童、余华、马原等作家笔下的世界,像海绵一样尽情汲取文学的营养。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与后来成为著名诗人、作家、导演的韩东和作家林苑中成了好友。一有空闲,一群志在写作的青年就聚在一起,泡上一壶茶,聊文学聊创作,一起感叹“吾道不孤”。
△聚在一起谈论文学的青年作家,左起依次为林苑中、朱庆和、育邦、李樯
 
但青春岁月里也有灰暗的时光。
 
当年,文学期刊是青年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途径。在《钟山》《小说月刊》发表两篇小说之后,李樯接连遭受退稿的打击,未被发表的稿件塞满了一抽屉,他也消沉了好几年。 
 
为了谋生,写作只能暂时被当作业余爱好,李樯开始从事编辑工作。他做过8年的教育报刊编辑,3年文艺报刊编辑,又在一个科技类杂志做了8年的执行主编。
 
“虽然编辑工作也是跟文字打交道,但和文学写作几乎没有关系。”李樯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写一些短小篇幅的诗歌。一间斗室,一盏孤灯,一支笔,小小的一爿天地成了他宝贵的精神慰藉。
 
2016年,李樯进入《青春》杂志社,终于实现了“爱好与工作的统一”。
 
作为中国文学期刊曾经的“四小名旦”之一,《青春》杂志在文学界影响深远,地位举足轻重。以至于当时在全国文学青年中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没在《青春》发表过作品,都不能视为登上文坛。
△《青春》1979年10月刊“创刊号”
 
昔日那个为寻找前路而发愁的文学青年,如今,成了为文学青年铺路的人。
 
“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让我走这条道路,让我来扛这份责任。”李樯说,“《青春》成全了我的文学青春,我也要成全别人的文学青春。”
 
与梦想有关的探索循路
 
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路艰辛,让李樯更重视肩上的这副担子。
 
运作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项目,签约扶持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全国高校数十位优秀青年文学人才;策划《青春》品牌重塑,组织建设中国高校文学社团平台项目;发起每年一届的“青春好书榜”活动……在这个助推文学新人走上文坛的“阵地”上,李樯乐于挖掘、提携、奖掖那些刚刚步入文学领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轻作者。
 
2019年,在他的提议下,停滞了35年的“青春文学奖”重启回归。
 
第六届“青春文学奖”颁奖现场播放了一段2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下了众多作家与《青春》杂志的青春故事。
 
简嘉1981年的获奖作品《女炊事班长》,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梁晓声1983年的获奖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张平1984年的获奖作品《姐姐》,分别获得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短篇小说奖;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更被称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作品,随后被拍成同名电视剧和同名电影,并入选2018年《小说选刊》“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站在台下的李樯,悄悄湿了眼眶。
 
“在翻看此前历届‘青春文学奖’获奖名单时,你会发现,如今众多文学大咖如王安忆、徐乃建、梁左、肖复兴、韩东、陈所巨、梁晓声、苏童、张平、王心丽等,当年正值青春盛年,都纷纷凭借‘青春文学奖’登陆或闪耀文坛。”李樯说,“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奖项恢复。”
△第六届“青春文学奖”获奖作者合影
 
很多青年作者都因此获得了更快的成长速度。
 
出生于1996年的焦典,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攻读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的研究生。凭借作品《木兰舟》获得第六届“青春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在此之后,他的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又发表于《人民文学》《星星》《飞天》《国际汉语诗歌》等知名刊物。
 
获得“青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的宋旭东来自吉首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获奖之后,湖南省作家协会和吉首大学为其举行了获奖作品分享会、推荐会,让这位文学青年走到了更多聚光灯下……
 
李樯常常把自己和所在的《青春》杂志比作一块“敲门砖”。
 
“如果你是一位年轻优秀的文学写作者,但一直没有发表作品的渠道,《青春》可以给你机会,带你看见文学世界的大门,但前方或许还有几道‘门槛’和几层‘台阶’需要你自己跨过去,能不能跨进去,跨进去之后能走多远,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与“文都”共生的《青春》如歌
 
在做好“铺路人”的同时,李樯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每年均有一定量的小说、诗歌作品发表,并先后斩获紫金山文学奖、扬子江诗刊奖。
 
南京的文化、南京的地标也被李樯融入进他的作品中。在作品《柔软的生活》中,一对小夫妻沿着中山东路在新街口散步,绕过孙中山像,然后去大华电影院看电影。而宁海路、广州路、珠江路等地标更是被多次应用到作品的环境描摹当中。
 
“南京这座城市对我的影响很深。”李樯感叹,“正是从这里,我真正意义上接触了文学世界,接受文学的熏陶,因此,在写作时,那些人和事物总是会不自觉地从我的笔下流淌出来。”
 
正是因为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他也希望自己能融入这座城市文学事业的建设之中。
 
2019年10月31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其中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
 
当天,李樯给友人打去电话,话筒这端,他的兴奋溢于言表,“《青春》必定要承担起文学之都形象建设的重要角色来,未来,我们大有可为。”
△《青春》杂志
 
著名作家赵本夫曾把《青春》看作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一座城市称为文化城市要有各方面的文化积累、文化储备,文学、影视、话剧、摄影、书法、美术等都需要。但是对文化的创新和进步来说,文学是母体,是一切艺术的源头,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青春》,没有南京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这个城市的文化是暗淡的,是支撑不起来的,所以《青春》尤其显得重要。”
 
“文学事业建设不是‘一日之功’,要靠沉淀积累才能产生能量带来效益。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挖掘,让这些青年作家能利用这个平台茁壮成长,为南京文学之都的建设提供点滴力量,让文化事业愈加枝繁叶茂。”李樯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春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前方引人向往的伟大前程。持长剑纵马,执妙笔生花,青春从不缺少描摹壮志的想象。
 
如今的《青春》也在寻觅新路。开创抖音号、视频号、强国号等新媒体平台,走进高校、走进大学生中间,让《青春》永远与年轻人在一起……
 
“《青春》是伴随着中国文学发展的步伐一起成长的。也许《青春》曾经迷茫过,曾经困顿过,但欣喜的是,当年轻一代的编辑走上岗位后,为《青春》带来了更多可喜的改变,我相信《青春》仍然是年轻人的杂志,《青春》必将永葆青春。”李樯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编辑排版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视频剪辑丨胡欣玥(实习生)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