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李言:于光影中寻侠影

2022-06-24 11:07:29


 
李言
江苏紫金文化优青
 
“武侠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民族气节息息相关;与知恩图报、团结友爱的淳朴民风密切相连。它不只存于光影编织的武侠电影中,更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我们要研究它、传承它,让它穿越时代、感染人心。”
 
从金庸、古龙的小说到徐克、徐浩峰的电影,无数的文化作品勾勒出人们对武侠世界的想象。
 
它是皇城禁宫中的飞檐走壁,是塞外荒漠中的策马奔腾,是青青竹林中的快意恩仇,也是高山流水间的把酒言欢。
 
在武侠电影评论人李言眼中,这些武侠文化作品并不只是“造梦”那么简单,它们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从2016年涉足武侠电影评论,到2019年出版华语武侠电影史专著,再到如今探索构建“大武侠”文化体系,李言对武侠文化作品研究,笔耕不辍、探索不息。
 
对于他而言,武侠不仅是梦想起点,亦是使命归属,是他的一生所爱。
△李言
 
武是一种能力,侠是一种品格
 
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也有人说,侠肝义胆让无数男孩勇敢起来,敢去追求原本遥不可及的东西。
 
李言就是其中一个。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很喜欢看电影,房间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光盘。”1996年,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10岁的李言做完作业,去父亲的房间翻腾有什么可供解闷的电影。
 
他一眼就相中了桌上放着的一张名为“太极张三丰”的光盘。封面上饰演张三丰的李连杰摆出太极拳的架势,潇洒飘逸。
 
随着片头曲的响起,李言意识到这是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奇妙世界。
 
少林寺内大战罗汉棍阵、山林中领悟武功心法、万军阵前用太极拳以柔克刚……电影中那些精彩场景在李言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开始如饥似渴地搜寻武侠电影,后来逐渐扩展到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和黄玉郎的武侠漫画。
 
“小时候看武侠作品,关注的是武功高低,就像看烟花,只看绚烂的表面。我心中的大侠就像李白在《侠客行》中写的那样,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言幻想着,长大后要一马一剑,走遍大好河山,哪里不平哪里有我。可他逐渐发现,大侠们基于道德准则的武力行为往往游走在法律边缘,并不适用于当下的法治社会。
 
“当今时代是否还有让武侠驰骋的土壤?”在日记里,李言这样问自己。
 
上大学时,他无意间看到金庸先生的访谈视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不是表面会一点武功就能称为大侠。武侠在‘侠’不在‘武’,‘侠’指的是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访谈中,金庸先生提出,只要人与人之间还存在关系,“侠”的精神就会在社会上永远存在。
金庸先生访谈视频
 
金庸先生的一席话让李言恍然大悟。回看自己的武侠梦,他发现自己想要的并不是神兵利器和高深武功,也不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自己追寻的其实是大侠们勇敢正直的品格,恭谦礼让的风度,还有面对困难、应对生活的智慧。
 
“我意识到,武侠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武侠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文化自信,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提升其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那时就有了想法,要阐释它的时代价值,弘扬它的时代意义。”李言说。
 
分享武侠文化的时代价值
 
武侠电影与武侠小说一起,承载了武侠文化的主体部分。李言决定以自己喜爱的武侠电影为切口,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我那时刚工作不久,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看武侠电影上。和儿时只关心曲折的情节和精彩的打斗不同,我开始注重梳理武侠电影脉络,分析武侠电影流派。”
 
李言说,天一影片公司于1925年出品的《女侠李飞飞》被公认为第一部武侠电影。之后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热,后续作品达18集之多。
 
“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拍摄者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拍摄出许多不可思议的画面——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李言说,《火烧红莲寺》所营造的视觉盛宴,让以“侠”为中心的历史想象通过电影媒介得到了复兴。
 
1949年后,武侠电影在中国香港进入了巅峰期,涌现出一批武侠电影大师。胡鹏导演的《黄飞鸿传》、张彻导演的《独臂刀》和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龙门客栈》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武侠电影进入新高潮,徐克和程小东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拍摄了《笑傲江湖》《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优秀作品。在李言眼中,这些影片想象力异常丰富,重写意不重写实。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武侠电影
 
“我特别关注21世纪中国武侠片的发展,我认为这一阶段最大的标签就是‘融合’。”李言说,如《太极》就融合了传统武术与蒸汽朋克、《绣春刀》融合了武侠与宫廷斗争、《剑雨》甚至被认为是古装武侠版的《史密斯夫妇》。
 
“从2009年到2012年,我看了五六百部武侠电影,仿佛打开了一个从未被挖掘过的宝藏。百年武侠电影的脉络逐渐在我脑中清晰,我迫切希望与他人分享我眼中的武侠世界。”
 
2016年夏天,李言以“武侠小王子”的名义在微博公众号、豆瓣、今日头条等平台开设账号,在武侠影评领域试水。
 
影评家很多,但专门做武侠影评的屈指可数。“武侠小王子”在互联网上火了起来,短短3年时间,李言在全网收获了超100万粉丝。
 
这让李言创作的劲头更高了,从《扒一扒失传百年的至尊武学:如来神掌》到最新一期的《悼王羽:男儿江湖终逝去,独臂宇宙成绝响》,他创作了180篇原创武侠影评。
 
正如大侠的武功心法并不只练一门,李言一面在新媒体平台运营着“武侠小王子”账号,一面也将对武侠电影的思考形成研究专著。2019年,他编著的《光影画江湖:华语武侠电影史》正式出版。
 
李言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读,让武侠电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贴近生活。
△《光影画江湖:华语武侠电影史》新书分享会
 
李言因为这本书聚集了一批忠实粉丝,大家常常聚在线上讨论武侠电影,思考武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曾有粉丝问我,近年来武侠电影似乎有些‘冷’,是不是武侠题材快要没落了?我认为并非如此。”李言说,以《秦时明月》《少年歌行》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作品,正在接过武侠电影递出的“接力棒”,用充满国风韵味的场景、极具情感色彩的人物、曲折烧脑的剧情构建出更容易被当下年轻人接受的武侠江湖。
 
“武侠文化不仅没有老去,反而随着时代发展历久弥新。”李言说。
 
丰富南京本土侠义故事
 
对武侠精神、武侠文化的深入挖掘,让李言在武侠电影圈出了名。不少知名导演、演员都愿意给他专访的机会,一同探讨对武侠世界的理解。
 
李言有次遇到徐浩峰导演,请教为何他塑造的大侠都需要内外功兼修?
 
徐浩峰导演告诉李言,习武之人常说的“外练筋骨皮”是修外功,通过磨炼去除人的自私心;“内练一口气”是修内功,它修炼的是精气神,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内外功兼修让人不再是只会拳脚功夫的莽夫,而是拥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理念的豪杰。
 
让李言印象深刻的还有对知名演员姜大卫的采访。
 
李言好奇,为何姜大卫成功塑造独臂刀客雷力等大侠形象后,要选择剑走偏锋,与尔冬升、秦沛合力产出了口碑颇佳的喜剧武侠《猫头鹰》?
 
姜大卫解释,《猫头鹰》与其说是颠覆了自己以往灵动潇洒的武侠形象,倒不如说是颠覆了传统武侠片的刻板特质。《猫头鹰》的精彩在于它的想象力。它吸纳了外国电影和中国武侠电影中的经典桥段,用喜剧化的情节进行演绎,极致夸张的背后折射的是百味人生。
△李言(右)与姜大卫(中)合影
 
与知名导演、演员的交流碰撞就像是侠客间的“传功”,不断拓展着李言对武侠世界的认知;而在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2020级研究生班的学习,让他坚定了用学术体系诠释武侠文化和武侠精神的信念。
 
“我目前正在探索‘大武侠文化’体系的建构。”在李言眼中,“大武侠文化”体系既要探究武侠电影、武侠音乐以及武侠小说等文化产品的变迁,又要总结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
 
宏大的构想依靠点滴的积累。李言说,目前他正在搜集南京本土武侠故事。
 
“有些人会觉得武侠故事里的南京似乎没啥看头,其实不然。清代著名武术家甘凤池就是南京人。他先后拜黄百家、一念和尚为师,精内外家拳,江湖人称‘江南大侠’。”
 
李言表示,甘凤池在描写康雍乾年间武林旧事的作品中“曝光量”极大,很多知名作家都从他身上寻找灵感,如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甘凤池就是以他为原型。
 
甘凤池在民间留下了“双手推两牛,一拳毙猛虎”等传奇故事,也留下了一套“甘凤池少林武术”,这套武术在2019年入选南京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李言说,希望通过对甘凤池的生平经历和武术风格的深挖,不断丰富南京本土传奇侠义叙事。
 
“武侠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民族气节息息相关;与知恩图报、团结友爱的淳朴民风密切相连。它不只存于光影编织的武侠电影中,更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我们要研究它、传承它,让它穿越时代、感染人心。”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芮天舒
编辑排版丨祁   绩 
摄像丨周   韬
剪辑丨胡欣玥(实习生)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