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樊立文:深入书林寄此生

2023-03-24 10:46:31

樊立文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无论是为作者还是读者作嫁衣,对出版人来说,都是终身的理想——经由我们的手,让文化凝固、传承。”
 
2023年第11期
 
樊立文的办公室很小——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大楼4楼尽头,一张办公桌、一个沙发、一个书柜,就能塞得满满当当。
 
樊立文的办公室又很“大”——
 
数得清的书,数不清的字,带着他编辑的痕迹,被纳入到这个空间里。其中,有“中国饭碗”丛书、《中国战区受降档案》《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见证新时代》等,装得下人间百态,也装得下江河万里。
 
《论语·为政》里说,“三十而立。”今年是南京出版社成立的第35年,已经是执行总编辑的樊立文在这里扎根了35年。甜头和苦楚他都尝过,但每一个关头,书都在。在书海里,他寻找一份乐趣、一种力量,寻找一生的方向。
樊立文
 
入行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在樊立文三月的日程表上,各种任务排得满满当当,多部书稿的修改、编辑已到收尾阶段。采访间隙,他还在见缝插针地和出版社编辑反复敲定选题策划的细节和书稿里修改的字句。书桌上,他的笔筒里,插满了各种粗细的彩笔,桌上还放着计算器。
 
“在樊老师面前,我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出版界的后辈常常这样说。
 
“因为每个环节,我都摸索过,也经历过。”樊立文抬起头,凝住两秒,像从记忆的长河里打捞起一个故事。
 
1984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出版工作会议提出了出版社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思路;1988年5月,中宣部和原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5个月后,1988年10月8日,南京出版社挂牌成立,南京成为首批拥有市属出版社的城市之一。
 
刚刚从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的樊立文,推开这间出版社的大门,成为这里的13位“开朝元老”之一。
 
一张出版统计表见证了出版社起步的艰难。“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版统计系统,一年出版几百本书,统计都要靠人手动计算、填写。”樊立文说。
 
更艰难的是,团队成员几乎都没有图书出版的专业背景,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
 
“要过河但没有桥,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办法可以照搬照用,全靠自己摸索。”他白天完成日常工作之余,常常到老出版人家里“取经”,或是到印刷车间跟着工人学习,晚上回家“啃”一部部专业出版编辑书籍,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正是通过这些“土办法”,从选题策划、版面设计、出版印刷到运营管理,他总结出了一整套业务知识,然后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传授给新入职的后辈。很多出版社沿袭下来的“规矩”都是在当时以这种形式立下的。
 
无数个夜晚,这个被称为“全才”的青年带着一份份书稿,走进那些并不明亮的车间里。机器的马达飞速地运转着,油墨香味从四面八方将他包围。一张张手稿变成一行行铅字,封装后变成书,又被送到一个个读者手中。
 
这些影像片段,在樊立文的记忆中凝成了一个关键性瞬间,“它是我看待这份职业价值的起点。”他打趣地念了一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又马上补充说,“无论是为作者还是读者作嫁衣,对出版人来说,都是终身的理想——经由我们的手,让文化凝固、传承。”
樊立文在全民阅读活动现场
 
让作者的光彩能被看见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一位军人推开了南京出版社编辑部的门。
 
“我有一份书稿,想请你们看看,能不能出版?”
 
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轻的编辑,年纪30岁左右,穿着白色的衬衫。桌上的一盏小台灯亮着,在那一小片光亮里,编辑凝神聚气,一页页地认真翻看着这份关于门票收藏的科普文稿。
 
对于这次拜访,这位作者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在此之前,他已经接连被5家出版社拒绝了,信心几乎要被消磨殆尽。可他没想到,几天后,他收到了编辑寄来的书稿,还附有详细的修改意见。
 
“他有一种真诚的热情,能看得出来,每一处都是用心斟酌后提出的,看了这些话,身上就仿佛有了前进的动力。”这位作者回忆说,“就好像取过经一样,一下子就有了方向。”
 
这位编辑正是樊立文。
 
作者送过来的稿子,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认真看,遇到好文章会感到兴奋。他能感觉到字句在头脑里燃烧,让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于是爬起来,泡一杯浓茶,一遍遍地读,然后写下中肯的意见。
 
“书中自有黄金屋。”樊立文描绘佳作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当你真的遇到一部好作品,你会感觉到它的分量,同时产生巨大的快乐,那种快乐就像是挖出了大量的黄金。”
 
时隔多年,在一次会议上,樊立文又与这位作者相遇。
 
对方听说樊立文也是参会者之一,特意将自己多年来出版的作品带到了会场,足足有二十多本,塞满了一个旅行包。他向当年的“伯乐”一一展示着自己这么多年的成果,脸上挂着孩童般骄傲的笑容。
 
在出版的第二本书中,这位作者在序篇中回忆起这段往事,并特意对樊立文表示了感谢——因为在踏进南京出版社大门前,他曾经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这次再被拒绝了,他就绝不再写作。是樊立文的话,给了他继续在写作道路上走下去的勇气。
 
“我应该比他更骄傲、更光荣。”回想起那一幕,樊立文脸含笑意,他拈起手中的笔:“我脑海里有非常具体的人,我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是为他们而做的,我的力量也来自于他们给我的影子一样的反馈,你的一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让一块璞玉的光彩被外界看到,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份职业更有成就感?”
图片
樊立文(右二)与作者交流
 
坚守这门“时尚”的职业
 
正是这份成就感,让樊立文始终坚持在这个岗位上,甘之若饴。
 
2000年,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在广播中听到一则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报道。他找来樊立文交流讨论,希望能以此为选题,策划一部中国粮食的科普类书籍。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樊立文发现,讲粮食的书籍基本上以农业技术普及为主,重点基本都被放在栽培技术上,很少触及文化的相关著作。
 
“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进程中,奉行民以食为天的崇高理念,各朝各代都把粮食作为维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目标,为端好养育自己饭碗抒写了一篇篇波澜壮阔的辉煌史诗。”
 
樊立文和团队拿定主意,通过这部书籍全面展现各种粮食的发源、传播、进化、成长、布局、产能、生物结构、营养成分、储藏、加工、产品,体现其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影响。
 
为了能编出一本社会大众看得懂、看得下去的科普书籍,他和团队数次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取经,又数次奔赴河南,请中国粮食博物馆馆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师高民出山,担任丛书主编。
 
在编辑讨论会上,樊立文不断强调,希望大家能用一种轻松的语言,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粮食,热爱并敬畏中国传统农作物——这是书籍创作的初心,在这个原则上,他半分也不让步,审阅文本时几次“壮着胆子将专家们的稿件打回去”。
 
“从来没有哪本书在写作之中让我如此忐忑不安。”参与编辑的专家们曾这样调侃。每位作者都是农业领域的专家,很多人甚至从事粮食作物教学研究数十载,参与编著专著数十部,但为了编这部书,仍然是煞费苦心。
 
2021年12月,这部由卢海鸣和樊立文担任总策划的“中国饭碗”系列丛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2022年7月4日,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中国饭碗”系列丛书第一辑6册正式出版发行,包括《万食之缘·小麦》《食全食美·马铃薯》《玉润弥香·玉米》《红粮酿香·高粱》《光华灿烂·谷子》《绿衣天使·绿豆》,众多网站相继转发。
“中国饭碗”系列丛书
 
无论谈及历史、文化还是当下的社会话题,樊立文的目光、心态始终是面向世界的、现代的。
 
“图书编辑是个‘时尚’的职业,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用铅字记录社会之变。”樊立文说,自己为大众著书,就要对得起肩上的这份责任。”
 
他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通过阅读,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从一粒沙到一个世界,从有限的认知到无限的可能,一点点打开视野和想象。
 
这是他坚守的理由。
 
记者|张甜甜  编辑|芮天舒  摄影摄像|周   韬
排版|祁   绩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