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张树平:与剧目共鸣,与观众共情

2023-04-21 14:54:13


张树平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南京青年文化人才
 
“对于话剧演员们来说,舞台就是‘战场’。这意味着话剧表演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基本功训练,还需要大量的实战。我渴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领学生们体验话剧的魅力,让他们与剧目共鸣,与观众共情。”
——2023年第15期
 
2023年4月8日,由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出品,南京市文化人才资助项目原创话剧《生活在天上》在江宁市民中心小剧场上演,开启了为期两天三场的演出。
 
这是一部由“00后”南艺学生挑大梁的作品。演出谢幕的时候,聚光灯照亮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也照亮他们脸上的笑容。
 
导演、南艺电影电视学院表演教师张树平站在一旁,看着台下热情鼓掌的观众,回想起27年前自己第一次登台的场景:暗红色的幕布缓缓地拉开,万籁俱寂,台下上千名观众的目光将他层层包裹,胸腔里怦怦怦狂跳的心脏,让他感受到了舞台的“魔力”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使命感……

 
 
舞台,是演员的“战场”
“你们瞧瞧我这头发。”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树平身形挺拔,但已经参差地冒出了一些白发。
 
即使如此,他也从没在排练场上展现出疲态。给学生们讲戏的时候,他表情丰富、神采奕奕,眉毛眼睛里都是戏。
 
作为一名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张树平深知表演不能速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基本功训练,还需要大量的实战演出。
 
一直以来,他都坚持要通过实战演出尽可能让学生们“开窍”,量变积累质变,无限接近职业演员的状态,以便拿捏表演里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比如表情动作的分寸、人物心理节奏与演出节奏的把握、角色情感能量与观众链接、互动的方法等。


他不允许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闭门造车。
 
“我是从舞台上成长起来的,深知对于演员们来说,舞台就是‘战场’,我想让这些孩子真刀实枪地体验一下真实的‘战场’环境,对观演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与剧目共鸣,与观众共情。”
 
他的思绪回到了27年前。
 
1996年8月,张树平考入山东省诸城市艺术团。在团里,每天要早起练晨功——压腿、踢腿、拿大顶等,平均每天要练习8小时。成绩过关后,他开始在舞台上连轴转:夏季的时候表演歌舞,剩下的时间要表演戏曲、排演生活小品。
 
后来在南艺电影电视学院表演专业学习期间,张树平更是每天都“泡”在排练场,如饥似渴地学习。
 
为了能“抢”下排练教室多练几场戏,中午的时候他甚至不去食堂吃饭。“我害怕等我吃饭回来,排练场就没了啊。”他略带几分得意地分享那段经历,“只好买上一份盒饭带着,在排练时见缝插针地吃两口,赶紧回到台上去。”
 
2004年7月,他如愿考入南京市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20多年时间中,张树平奉献了无数个精彩的角色,也拿下了无数大奖:
 
主演话剧《高速时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优秀表演奖;主演话剧《一叶知秋》获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参演话剧《枫树林》获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主演话剧《南京攻略》获第二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剧目奖;主演话剧《雨花台》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主演话剧《五个夜晚》两度受邀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库页岛参加“沃洛金国际戏剧节”“契科夫国际戏剧节”演出……
 
不过,对于现在的张树平来说,学生们的成长才是“最高荣誉”。
 
 
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圆梦
 
在张树平的印象中,2004年收到南艺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颇为难忘。他骑着自行车沿着家乡的小路一路飞驰,疯了一样地喊:“我要去上大学了,我要去学表演了。”
 
那一刻被他形容为“眼泪和声音都在风中飞”。
 
因此,15年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邀请张树平回校任教。他没有一丝犹豫地答应了。
 
对他来说,这意味着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为别人圆梦,也意味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舞台——除了传授舞台经验,还要懂得舞台调度,知道怎么和演员沟通……这需要更多的考量、更重的责任、更清晰的判断、更纯粹的独立精神。
 
以小剧场话剧《生活在天上》的排演为例,该剧改编自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两部短篇小说《彩虹》和《生活在天上》。拿到剧本,张树平要求学生们通读两本原著,然后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将文字语言转换成视听语言。
 
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张树平的秘诀是跟他们“聊天”,聊角色所在的场景、遭遇的处境、当时的心境。
 
演员张刘洋在剧中饰演被儿子接来城里“住高楼享清福”的蚕婆婆。对于二十岁出头的她来说,如何与同龄演员配合,诠释出一个母亲的爱,一度是个挑战。剧中有一场戏,蚕婆婆要求儿子给离婚的妻子打电话见一见孙子,但是被对方拒绝了。
 
最初,张刘洋这段“伤心”的戏一直找不到感觉。她尝试通过压低嗓音、语气哽咽呈现角色,给人的感觉是缺少温度,很难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张树平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一边描绘着戏里的场景,一边引导张刘洋去思考。
 
“儿子刚和妻子因为孩子的问题大吵了一架,恰巧这时还停了电,黑暗中,只剩下母子二人。看着儿子一边失魂落魄地摆弄打火机,一边踉跄着踱步,做母亲的终于知道了儿子光鲜亮丽后的一地鸡毛。”他看向张刘洋,“你想想,当母亲的心能不疼吗?”


张树平场景还原式的授课,让张刘洋联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迅速代入了角色,表演思路豁然开朗。
 
“这样的点拨方式,让我对角色的认识从开始的迷茫变得逐渐清晰。在表演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与角色合二为一,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张刘洋说。

 
不敢停,一直向前冲
学生们每场演出开幕前,张树平的不安常常会到达巅峰。他手里握着本子,记录下要改进的地方、新的启发和感悟。
 
“树平经常会跟我们讨论,如果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和他相识多年的朋友评价他,“他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总在想办法进步、突破。”
 
从《生活在天上》2021年的首演开始,每场演出都是一堂课。即使有鲜花和掌声,也只能被留在台上。下了台,大家要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答疑解惑。
 
“老爹,为什么这里观众笑了?是不是表演方式有了问题?”
 
“老爹,我们和职业演员的差距在哪?”
 
以前,学生们叫他“平哥”,专业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都愿意跟他交流。这几年,他们开始改口叫张树平“老爹”。
 
“唉,这帮孩子。”张树平眉一挑,努力表现出伤心的样子,但又玩笑般地解释,“肯定是‘嫌弃’我年纪大了呗。”
 
在他的学生口中,则是另一个版本的解释,除了操心的事情多,他脾气好,还特别有亲和力,讲戏的时候会哄着人,循循善诱。如果谁上课或者演戏不认真,他会发脾气,特别像一位恨铁不成钢的父亲。
 
可在张树平看来,师生之间的关系本应如此。
 
回忆起早年在南京市话剧团的时光,也是充满了温情和亲情。除了无私地传授从业经验,他和其他几位青年演员几乎是被前辈演员们“当宝贝一样地宠着”。
 
他记得剧团对面有个卖鸭子的食品店。排戏日程紧张,团里的领导经常一边念叨“大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边主动掏钱请客,给他们加餐,改善伙食。
 
这些温情的瞬间是张树平前进的动力。“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能让这些人失望。”他说,“我不敢停下来,只能一直向前冲。”
 
如今,他的时间已被上课、排戏和演出填得满满当当,每天都处在一种“跑”的节奏里:《生活在天上》演出结束,紧接着是研究生招生考试,还要筹备毕业大戏,见缝插针地还要修习“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的课程,张树平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吸收着来自各处的水分,为的是初心不忘、与时俱进。
 
《生活在天上》排练的时候,他坐在观众席上与后排的学生们讲戏,有人拍下了这个镜头。张树平把照片存在手机里,起名为“回望”。


从山东省诸城市艺术团考进南艺,再到南京市话剧团,然后又回到南艺,算起来已经20多年过去了,可张树平却二十年如一日,始终是在家、排练场、剧场“三点一线”的生活里,是选择也是使命使然。
 
但他从不觉得累,那种永远在燃烧、点燃再点燃的热烈劲儿一直都在。失去了一些寻常生活里的乐趣和个人时间,却也得到了来自艺术的刺激和兴奋感。
 
从演员到教员,从舞台走到讲台,张树平站立的地方变了,又似乎没变。在他心中,自己始终走在戏剧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大步向前。
 
记者|张甜甜  编辑|芮天舒  排版|王   婧  
摄影摄像|周   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