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郑晋鸣:用滚烫故事为楷模塑像

2023-05-12 10:28:22



郑晋鸣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名家
“半辈子坚持写好人,但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个好记者,依然在路上。”
——2023年第18期
 
37年前,他参与了对邓稼先的群访,挖掘“两弹一星”元勋感人故事;
 
15年前,他主动请缨奔赴汶川灾区,报道汶川大地震英雄机长邱光华;
 
9年前,他在连云港市开山岛住了5天,让全国人民知道了“时代楷模”王继才。
 
他是原光明日报社长三角地区党工委书记、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
 
他把这辈子最宝贵的时光和最炽热的情感,献给了挚爱的新闻事业,献给了自己笔端的那些好人和榜样。如今,退休的他,在南京广电集团开设“郑晋鸣工作室”,将多年来的采访经验传授给新闻战线上的年轻人。

 
 

无惧风吹雨打记录时代
 
1960年12月,郑晋鸣出生于山西沁源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青年时代,他离开家乡,到新疆参军。在部队里,他当过文化教员、新闻干事。后来,他考入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开始了梦寐以求的记者生涯。
 
大漠戈壁、草原雪山,13个地州、87个区县、844个乡镇,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到江苏记者站工作后,他走遍了江苏的13个地级市、2037个乡镇,包括黄海前哨开山岛的每一寸土地。
 
“为了采访,我曾经独自一人驾车几千公里,出过两次较大的车祸,落下了一身伤痛;为了做好抗洪防汛报道,在堤坝上住了五天,险些被毒蛇咬伤;采访矿井瓦斯爆炸事件,与营救人员一同深入井下……”郑晋鸣长年奔波在外,无惧风吹雨打,不顾个人安危。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笔杆子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半路出家、笨鸟先飞是我不断增强笔力的动力。”郑晋鸣说,为提高写作能力,他坚持每天练笔。写到入神处、关键时,则废寝忘食。平日,他习惯在枕边放一支笔、一张纸。夜里有灵感,就随时记下。
 
为加强自律,郑晋鸣特意制定了一份名为“一、二、三、十”的工作计划,即每月发表一个头版头条、两个二版头条、三个四版头条,共发十篇稿件。这个计划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要求他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寻找有价值和影响的新闻素材,用客观真实细致的报道方式,为读者呈现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的画面。
 
多年来,他坚持执行这个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水平,为《光明日报》贡献了《采沙毁堤何时休》《增长并不等于发展》《震不垮的精神长城》《我们欠长江一个深深的道歉》等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好新闻。
 
这也让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他曾获“全国百佳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十佳选手”“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诸多奖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庆典,他作为全国唯一记者代表,登上“凝心铸魂”彩车,缓缓驶过天安门,接受全国人民的注目礼。


郑晋鸣作主题报告
 
2021年,郑晋鸣退休了。“我想把自己做记者的经验告诉更多的年轻新闻工作者,希望他们能扎扎实实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他离开了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那间熟悉的办公室,搬入位于南京广电大厦的“郑晋鸣工作室”,开启了“育新人”的崭新旅途。
 
 
感人细节折射榜样光辉
 
“我有一个座右铭:写有温度的新闻,讲有灵魂的故事。好人让新闻有温度,榜样令故事有灵魂。”
 
2022年,“郑晋鸣工作室”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新闻工作者培训讲座上,郑晋鸣对着台下的编辑记者们说。
 
在他看来,新闻报道要想能打动人,需要将人物不易察觉的细节有机串在一起,从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在讲座中,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说明。
 
1958年,邓稼先向妻子许鹿希告别,去了荒凉的大西北,开始了漫长的核武器研究和实验。这一走就是20多年,等到夫妻团聚的那一天时,邓稼先已经因为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住进了医院。
 
“1986年5月3日,我陪同几个大报的老记者去采访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隐姓埋名20多年值得吗?邓稼先在病床上说了三句话:为了祖国牺牲值得,为了人民奉献值得,为了明天奋斗值得。一旁的许鹿希听了老泪纵横,说‘为了你等待值得’。”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郑晋鸣第一个报道了抗震救灾英雄机长邱光华。“在交谈中,我说老邱你已经退二线了,干嘛要玩命地飞?邱光华回答我,咱是周总理亲定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面对如此灾难,怎么能不飞?”

邱光华(右二)在进行飞行教学

江苏科技大学教授景荣春也让郑晋鸣印象深刻。由于骨癌晚期转移背部,景荣春用左手按着背,右手给学生板书讲课,到最后六件汗衫上都按出了鸡蛋大的洞。
 
病床上的景荣春贴着郑晋鸣的耳朵讲:“我一个放牛娃能免费上大学,还能当教授,全凭共产党的培养,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好想入党。”次日,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病房举行,当领誓人读到入党誓词最后一句“永不叛党”时,景荣春举起的右拳还未放下,就闭上了眼睛,两颗泪珠顺颊而下。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0年8月5日中午12点40分。48个小时后,他的遗体被盖上鲜红的党旗。那一年,景荣春64岁。” 郑晋鸣说。
 
“记者,记人、记事、记时代,笔尖即担当。”郑晋鸣说,每一个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在岗位上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的平凡人物背后都蕴含着伟大的精神,记者要做的便是去发现这些“角落里的光辉”。
 
 
真情流露胜过华丽辞藻
 
“记者就应该在基层,只有在基层,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稿子。”在各种讲座、交流会上,郑晋鸣不止一次提到新闻工作者应当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重要性。
 
2022年12月,“郑晋鸣工作室”第一次线下实训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开山岛举行。这座位于黄海前哨的小岛,因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32年的守岛故事被全国人民熟知。
 
郑晋鸣正是讲述这个故事的记者。那次,他带领南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重走新闻现场,感受“时代楷模”的榜样精神。
 
郑晋鸣表示,2004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王继才夫妇,两人还上了电视节目。但由于采访都不够深入,并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反响。“此前去采访的记者大多没有上过岛,没有在岛上生活过,即使有上去过的,也是待了几个小时就下去了。”

郑晋鸣(左)在查看王继才因常年守岛而患病的腿
 
郑晋鸣说,如果不是2014年8月上岛住了5天,他也写不出后来广为流传的《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开山岛上的团圆饭》《开山岛上的第30个劳动节》等多篇文章。
 
“开山岛离最近的海岸有12海里,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网络。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每天清晨扛着国旗到后山。王继才升旗,王仕花敬礼。” 郑晋鸣说,王仕花敬礼的姿势并不标准,但在他这个老兵看来,却美得叫人掉泪。
 
郑晋鸣问王继才,没人要求,也没人看,为什么还要天天升国旗?“王继才拉着我的手,指着东边的海面告诉我,当年日本鬼子侵略连云港,就是在开山岛歇的脚,如果当时我们有人在,鬼子就上不来。”
 
郑晋鸣表示,不亲身上开山岛,就体会不到王继才夫妇以岛为伴的孤独和寂寞——两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日子,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收音机;
 
不亲身上开山岛,就听不见王继才半夜喝醉才流露出的点点心声——大女儿结婚的时候,化了五次妆都被泪水打湿,因为父母要守岛不能来;
 
不亲身上开山岛,就看不见夫妇二人刻在树上的“热烈庆祝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钓鱼岛是中国的”等文字,一笔一画之间满是对祖国的热爱。
 
在实训现场,有年轻记者求教,人物专访怎么能像郑晋鸣写王继才一样写出“细腻感”,他回答道:“人是有感情的,那个不是细腻,那是我真心的表白。”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等一系列的稿子,我自己都掉了无数次泪。” 郑晋鸣说,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突发疾病去世后,他又一次登上了开山岛。“那天开山岛没人值守,因为王继才躺在太平间。”之后,郑晋鸣写出了《坚守32年 王继才永远留在了开山岛》,再一次感动了无数人。
 
写文章、讲故事,郑晋鸣认为自己要完全融入内容中去,一定要先把自己感动了再动笔。“自己的真情流露胜过华丽辞藻万千。”
 
 
与采访对象坐同条板凳
 
今年,工作室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线下实训上。
 
3月,郑晋鸣带领南京的新闻工作者去采访了埋首土地50余年的全国农业专家、“时代楷模”赵亚夫。
 
最近,郑晋鸣又想带南京的新闻工作者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听村民讲述在高山绝壁“凿”出幸福“天路”的故事,同时也训练记者们“与采访对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的能力。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民谣里的下庄村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唯一的山路镶嵌在悬崖上,村民每一次出山都是一次苦旅。
 
从1997年开始,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公里的“天路”,让几代下庄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郑晋鸣(右)与毛相林在下庄村事迹展览馆合影
 
“2020年5月,我前往下庄村采写这段故事。重庆市和巫山县的工作人员要来陪同,被我拒绝了。” 郑晋鸣说,和采访对象打交道,靠的是实打实、心碰心。“和他们坐在一条板凳上,事情就好办了。而如何做到这一点,靠的是记者自己的真功夫,而不是谁的陪同和招呼。”
 
那年的5月24日,郑晋鸣来到毛相林家里,在看了两部下庄村村民修路的视频,特别是村民黄会元牺牲的一幕,他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郑晋鸣提出想到黄会元的坟上看看。他点燃手中的火纸,慢慢地放在黄会元的坟前,自言自语道:“老黄啊,你看到下庄现在的变化了吧,这些变化是用你们的生命换来的,你这样舍身赴死为后人谋的胸襟,值得我下跪,值得我叩头。”
 
同行的人都被郑晋鸣感动。“通过这样的传统仪式,我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郑晋鸣说。
 
在下庄村,郑晋鸣本着“和采访者坐在一条板凳上”的真情实意,与村民交心、交朋友,跟他们共同生活,获得了大量一手新闻素材。他写下7000多字《愚公精神的当代传奇——重庆下庄人在绝壁上凿出脱贫路》通讯,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这群“当代愚公”的故事。
 
“在我山西老家有句古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郑晋鸣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地表示,半辈子坚持写好人,但还是没有写完;立志一辈子做个好记者,依然在路上。新闻这座富矿,他还远远没有“挖”完。
 
“我已过花甲之年,但更多的新闻工作者还年轻。帮助他们淬炼笔尖上的功夫,以好的新闻作品反映时代精神,我将尽我所能,倾我所有。” 郑晋鸣说。
 
 
记者|芮天舒  编辑|祁   绩  摄影|周   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