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栏目面包屑:焦点报道 >
栏目名称与栏目拼音与栏目链接:焦点报道 与 jiaodianbaodao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2
父栏目名称与链接: 与
标题:光明日报|简析南京文化金融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6-10-19 09:55:51
描述:文化银行:如何为文化企业融资解渴(记者 张玉玲) 文化银行在银行业分类中并没有这个设置,完全是南京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产物,近年来...
来源:
缩略图地址:
组图列表:
内容: 文化银行:如何为文化企业融资“解渴”(记者 张玉玲)

    “文化银行”在银行业分类中并没有这个设置,完全是南京文化金融服务创新的产物,近年来做得风声水起,截止2014年末,南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42.24亿元,同比增长78.68%,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65.36个百分点。数字背后,南京文化金融合作究竟怎样,是宣传得好,还是真做得实?对文化企业是否真有效果,是“雷声大雨点小”,还是真给文化企业“及时雨”?在文化金融合作中,政府、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是怎样各司其职,有效组织实施的?这些问题的梳理,不仅是南京文化与金融合作课题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全国文化产业界期待看到的探索和实践。

    文化银行有制度保障

    文化企业贷款70%是500万元以下的,不像其他行业,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动辄上亿元甚至几十亿的数量级。做100单文化企业的贷款,数量不及1个其他行业大企业的零头,但工作量却是100倍的。如何能让金融机构愿去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

    “文化银行”不是一个牌子和头衔,而是意味着标准和责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人行营管部、市金融办等六个部门联合发文,体现了对文化金融的重视,这种制度设计是政府用自己的信用资源吸引各金融机构的重视,而且还采用竞争和招标等市场化的方式,更引起了各金融机构争先恐后地的进入。第一批从8家银行中遴选出4家,第二批从10家中选出5家。要求文化银行要有专业团队、绿色审批通道、独立的授信额度、差异化的风险容忍度(对文化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要提高)、全行营销策略、曾经有过科技银行运作经验等。这些条件,保障了文化银行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也保障了文化银行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这个文化银行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管理智慧。”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南京文投集团)董事长谢国庆认为,这样从“政府各部门独立做”变为“大家一起做”;把金融机构不愿做的事变为争先恐后地都想做的事;也把一件比较虚的事做实了,切实为文化企业的融资“解渴”。

    既然银行是自愿参与服务文化企业,那么在银行内部就对文化银行要有倾斜、有宽容。针对文化企业的体量小、风险大的特点,南京银行对文化支行的考核就是差别化对待,区别于其他行业,网开一面,不是以贷款存量等常规指标考核,而是考核贷款余额的增长、服务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占比等。南京银行文化支行的林行长表示,这样压力不是来自银行内部,而将着力点用于了解文化企业的需求,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通过锁定了影视、动漫、旅游、互联网等四大行业,让专业人士能持续去做专业的事情,对文化产业进行精耕细作。

    为什么要在文化银行的条件中要加入“曾经有做过科技银行的经验”?一方面,可以在文化银行可以引入科技银行的许多运行技巧,另一方面尝到过培育科技型企业的“甜头”,增加对文化产业的信心。南京银行科技金融服务过420家科技企业,贷款28亿元,其中在资本市场的挂牌的近20家,被上市公司兼并的4家,吸引到风险投资的有40多家。在企业初创期银行就进入,从小培育起来的科技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综合增长,而且彼此的粘度和信任都很大。现在转向文化企业,也希望培育一些优秀企业,和他们一起成长,也希望在未来收获到高增长的红利。

    风险补偿金为融资风险兜底

     文化企业家是一个相对不成熟的群体,因为信息不对称,对金融的概念比较模糊,天然地认为银行门槛高,很少主动去联系银行;而且文化人对资金和投入也不太明确,谈到融资需求时弹性空间很大,“20万不少、50万也行,100万最好,200万也不嫌多”。

    基于文化企业这样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又没有可以抵押的东西,往往市场前景也不太明朗,专业的金融机构是很担心的,自然把轻资产的文化企业归类于“高风险”行业。当收益不能覆盖风险时,银行轻易是不敢涉及的,不能简单地去批评和指责银行“嫌贫爱富”,因为银行也要对自己的投资人和储户负责。

     银行的担忧无可厚非,那怎样才能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让银行大胆为文化企业服务?在调研了各方实际困难后,管理部门又想出了新招,从2012年起,连续3年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提取1000万元,建立总计3000万元的南京市文化产业信用保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化企业款风险补偿和信贷利息补贴。

    如果文化企业出现不良贷款,按照7:3的比例由政府的信用保证专项资金和文化银行对本息进行分担,即政府承担70%的风险,文化银行只承担30%的风险。这样,银行的风险从100%降为30%,自然就对文化企业的贷款宽容多了。“一年多下来,文化银行的贷款项目成倍增加,可风险并没有增加,没有一笔不良贷款,风险补偿金分文未动!政府有形的手弥补了市场失灵,给了市场应有的信心,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谷平介绍。

    除了风险补偿金,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进一步产品化,通过“贴息”,降低融资成本,也增强了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调研中发现,文化银行和文化企业在谈融资时,往往“卡”在最后一关,会因为两三个点利率差别而相持不下,政府是否用“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就把这两三个点的利息抹平了,把不太能成功的交易都促成了。在实施贴息的过程中,南京市还创造性的开发了全国首支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券(以下简称:服务券)。年营收5000万以下、人数100人以下合法持续经营的文化类小微企业都可向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进行申请。获得“文化小微券”的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既可以将服务券用于支付利息,文化银行贷款最高补贴6万元,文化小贷公司贷款最高补贴3万元,也可以支付文化金融中介服务过程中的部分成本。服务券的推出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从“事后贴息”变成了“事前贴息”,也创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

    有了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撬动了社会资本。文化银行放开手脚,深入研究文化企业的需求,积极服务文化企业,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从最初的每年800万元,放大了20倍,增加到现在的每年1.6亿元。

    文化金融要有创新的产品

    文化企业是轻资产,有什么可抵押的?无形资产价值几何?怎样的金融产品才能有效服务于文化企业?这些问题不能望而却步,也不能纸上谈兵,而是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探索出来的,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发现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个性化、多样化,现有单一金融品种、单一金融机构不能满足需求,需要根据文化企业的需求及发展阶段,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专门做展览的南京惠通公司与一个文化银行联系,希望通过合适的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融资,解决急需的短期流动资金问题。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北京银行南京分行考查了这家文化企业,认为商标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于是联合评估公司、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创了“商标权质押”的融资方案,以其自主拥有的“惠通展览”的商标权作担保,贷款金额150万元。

    尽管金额只有150万元,但这首单“商标贷”的示范作用却是巨大的,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刘宁认为,这让社会认识到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培养出文化企业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和使用习惯。在此基础之上,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继续探索商标权质押贷款,专门推出“金陵创意贷”,开展为南京市知名文化企业的“商标权”为质押标的融资方案。此外,还有“专利权质押贷”、“软件著作权质押贷款”、“版权质押贷款”等服务文化企业的融资产品。

    像这样,在南京,创造性地为文化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不断涌现,从行业来看,推出演艺贷、出版贷、影视贷、广告贷、设计贷等八大行业的“鑫动文化”系列产品。从融资方式上看,有风险投资进入后,银行可跟进VC和PE机构,提供贷款的“投联贷”;把文化企业纳税额度放大3-5倍的“税联贷”;对于有资产抵押的文化企业可以提供超过传统抵押两倍贷款的“倍增贷”;对购买保险的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保联贷”;专门服务艺术品贷款的“艺购得”和“艺拍得”……如此丰富的产品,如此密集的创新,既分担风险,又形成金融合力,共同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

    大数据的征信系统 

    一个个图表定格了文化企业的现状,一条条曲线记录文化企业的成长,“文化产业大数据信用金融服务平台”实时记录文化企业的数据,从人力社保到纳税情况,从企业的成本支出到销售回款,从现金流到负债情况,都一应俱全,根据大数据,测算出文化企业的创新力和企业效率,最后给出企业健康报告和信用额度。大数据的征信系统,听上去很美,实际也很需要,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大数据需要采集积累的过程,既要让文化企业主动申报,还要让南京金融服务中心用“笨办法”到各个区县宣讲并收集数据,据下一步政府部门的相关政务信息要放开,将文化企业的数据与中介服务机构共享,让金融机构及时掌握征信信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初级版本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融资路径不通畅的突出问题,那么文化金融的升级版本就是通过这个大数据征信平台给文化企业作体检。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通过征信帮助企业争取金融支持,破解文化轻资产的融资瓶颈”。南京市文投集团总会计师边晓红介绍。“通过近一年的科研测试,文化企业信用数据模型基本完成,我们的征信结果与银行的授信额度基本匹配。

    “南京文化金融合作有顶层的制度设计,不是依靠几个机构和几个产品的单点突破,而是形成开放的体系,对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开放,这样的服务空间是没有“天花板”的,也是能形成强大合力去服务文化企业”。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谷平介绍,“南京的16000家文化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文化企业成长规律,初创期需要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成长阶段需要银行贷款,成熟阶段要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在制度设计中,各种机构都能参与进来,这是市场的选择,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市场不能做的,创造环境、营造生态和风险补偿,构造一个全面立体的文化金融服务网络,打通文化金融政策落地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集成政策落地的转化器。”




点击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