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在南京,李卓群用小剧场撬动大市场

2022-02-23 16:12:19

李卓群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名家
 
记者 | 张甜甜
 
编辑 | 芮天舒
 
设计 | 赵震岳
 
校对 | 熊向宁
 
 
“在南京,有归属感和发展前景。”——李卓群
 
“把《大宅门》排成京剧,是我创作之初就萌生的心愿,这么多年也不停有人劝我排京剧版《大宅门》,但是我始终觉得时机不成熟,因为我找不到合适的合作者。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在寻找,直到我找到了李卓群。”曾执导三部《大宅门》的导演郭宝昌这样说。
 
李卓群,北京京剧院导演,85后。她的京剧作品《惜•姣》上演的时候,郭宝昌并没见过她本人。仅仅是看了这部小剧场作品,他就认定,人找到了。最终,京剧《大宅门》郭宝昌担任艺术总监,李卓群担任编剧,两人共同导演。
 
京剧《大宅门》圆了郭广昌十几年的梦,也让李卓群被更多的人看到。2019年底,李卓群与南京市京剧团合作,在南京成立“李卓群工作室”,在宜古宜今的南京,开始她的“继承与反叛”。
 
“在南京的土壤上,我觉得很有归属感和发展前景。”李卓群笃定地说。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戏文系和导演系专业,就业方向就是戏曲编剧和导演。但剧团对他们的需求量却在萎缩。身边很多专业功底优秀的同学毕业后为了生活投奔影视、网剧,或者选择去拍广告。
留下来的李卓群,却在继续自己的碰撞和撕扯。
△李卓群 北京京剧院导演
 
“这个行业产出率现在已经很低了。”戏在心里分量太重,让她觉得自己肩上扛着担子,任重道远,必须得把这条路走下去。“我们这一代应该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代戏曲从业者,这是我们的责任、工作和使命,如果我们不接棒这个行业可能就走不下去了,我只有应战。”
而但凡跟戏沾边儿,这条路就注定走得艰难。
 
“一看你是个年轻导演,是个‘小朋友’,前辈和观众可能就会有顾虑和担心,会觉得经验、阅历、艺术修为都存在不足,可能就是个‘玩票的’。”
怎么办?
 
“我就努力工作,得做出像样的东西出来,干出一个个漂亮的活儿来,凭我的努力、我的作品让他们信任我们。”
 
这么多年来,她执导、编剧的作品有小剧场京剧《惜•姣》《碾玉观音》《春日宴》《好汉武松》《人面桃花》,大剧场剧目《大宅门》《鉴证》(原名《光绪之死》)中日韩合演舞台剧《麦克白》、大型桂剧《破阵曲》、大型越剧《云水渡》等。
△《惜·姣》剧照
 
“年龄不够,努力来‘凑’。”她信服这套方法。像一个跑步选手,不停加速加速,最后冲过终点,她的意志力一次都没有掉下来过。
 
既为了“角儿”,更为了“座儿”
 
因为,在京剧界,这不是李卓群一个人的路。
 
她跟北京京剧院领导聊天,对方告诉她,做戏要知道市场要什么?观众要什么?时代要什么?
 
李卓群理解是,戏剧是一种既为了“角儿”更为了“座儿”的艺术。
 
“座”是什么?
 
“就是上座率,就是流量、就是票房。”
 
李卓群并不赞成唯票房论,但是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性的统一一直是戏剧从业者的标杆。
 
她想先把观众“骗”进来。
△《碾玉观音》剧照
 
“我们首先把戏曲中最美的东西都‘提纯’出来,通过比较时尚新潮的、跟现代的年轻人的语境同步的宣传方式,让大家先看到,降低欣赏门槛,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来,让大家觉得戏曲是好看的,离大家并不遥远。”
因此,李卓群作品的宣传片越来越出圈。
 
早在2013年,李卓群就为她的小剧场京剧《惜•姣》制作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商业预告片”,以4K高清格式投放到北京的地铁公交后,吸引了一批没看过京剧的年轻人走入剧场。这支宣传片随后进入美国演出商的视野,还走上了日韩等国推介会。
 
去年8月,与南京京剧团合作的京剧《鉴证》(原名《光绪之死》)拍摄宣传片的时候,她对那支擅长拍摄国际高奢品牌广告团队也只提出过一个要求——“宣传上怎么不像京剧怎么来”。
△《鉴证》剧照
 
在京剧宣传中引入最易实现公众传播的影视媒介,成为李卓群作品的特色之一。
 
但对她来说更难的其实是内容的创新。
 
“如果要想更进一步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势必会在保有它原来的美的基础上加入时尚的东西。”
 
她提出要做“高颜值的青春剧”。
 
李卓群理解的高颜值,首先要满足耳目,让观众觉得从剧本、表演,到整个剧目的包装、声光电等,还有营销,甚至一张海报都是耳目一新的。其次,还要走心,从宣传到创作都走心,这样才能成为美的范例和美的经典。
 
李卓群的新戏《鉴证》,从选题便紧贴热点历史谜题—“光绪之死”。而在创作方式上,联合南京市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的南北共创方式,跨越地域,有更多打破常规的可能。
 
“做这个行业就要比传统更传统,比时尚更时尚,只有我们的戏曲人让大家觉得我们的思想,乃至于我们的衣着打扮、谈吐跟大家是一样的,他们才能慢慢习惯接受这些东西。”
△《大宅门》剧照
 
来南京找到戏剧人的“水晶鞋”
 
跟南京的缘分也是这么结下来的。
 
因为京剧《大宅门》宣传和演出,李卓群那段时间密集接触了很多南京高校的大学生。
 
路演的时候,她问台下,自己下一部戏要讲光绪,你们知不知道光绪。
 
“大家一下子就全都‘支楞’起来了,我从大家的表情和反馈里知道,他们都知道光绪的故事,而且有文化积淀和对戏曲的这种好奇、包容。”
 
无论是路演时大量观众拥到前台去买票,还是演出当天观众的喝彩,都让李卓群很感动。
△《大宅门》宣传海报
 
“其实这部剧创新步子走得很大,你想想光绪和珍妃,一个皇上一个妃子在台上,两个古人在台上跳华尔兹,而且是京剧华尔兹,结果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每一次我们所到之处演完之后都是掌声雷动。”
这让原本捏着一把汗的李卓群有点意外。
 
“有很多的年轻的观众是看过传统京剧和传统昆曲的,但接受度依然很高,所以我就觉得南京的年轻观众很不一样的,对于文化的包容和对于人物的理解都很不一样。”
这些都让这个读过白先勇小说、看过《蒋公的面子》的新锐导演对这座城市既有归属感,也充满了信心。
 
“只要尊重戏曲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南京都给我们开绿灯。”她觉得,南京是一个敢于乘风破浪的地方。她热爱这里,也希望更多的“同道中人”跟她一起,在这里扎下根,开出枝散开叶。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在南京的支持下有一群戏剧人过得挺不错,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从业者有信心去进入到我们这个行业来,到南京来。”
 
在南京,就讲南京年轻人的故事
 
2019年12月,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立项扶持,南京市演艺集团和南京市京剧团与李卓群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成立了李卓群工作室,旨在创研兼具艺术水准和商业价值的戏曲作品,打造新生代戏曲人的品牌效应,实现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跨领域传播。工作室推出首部剧目《鉴证》(原名《光绪之死》)。
 
2020年10月,李卓群担任艺术总监的群剧场也开到了大华大戏院。
△大华大戏院·群剧场开幕
 
“我们需要平台、舞台,需要施展的空间,而这座城市并没有因为我年轻而看低我,政府和市场都愿意看成绩、看作品,包容我的锐气和棱角,支持我创新。”
 
所有人都对她寄予厚望。
 
南京京剧团团长王珏告诉她,希望她能给南京小剧场发展“打个样”。
 
“他说,各个城市都在做小剧场,但是你们做起来了,我希望你们能够把先进的经验带到南京来。”
 
但与此同时,那种不安全感又来了。对南京给予的一切,李卓群迫切想要反哺。让她满足的阈值也越来越高,只能越走越深。
 
从落地至今,包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实验戏曲先驱、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南京市京剧团常务副团长范乐新,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这些大家都被李卓群邀请到群剧场来,或做分享,或演出,与南京戏剧产业擦出新的思想火花。
△群剧场演出季
 
她还希望做一部讲南京年轻人故事的作品。
 
“开心的时候约着朋友到新街口去逛一逛,沮丧的时候,自己在玄武湖边坐一坐。”她笑了,“这也是我今年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和目标。”
 
就在2月4日,李卓群在自己的微博发布了群剧场的宣传短视频。在南京城市夜景下,李卓群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北京京剧青年演员索明芳、越剧青年演员娄周英等一道亮相,把赛博朋克和戏剧做了一回结合。
 
视频配文是——
 
“从传统到未来”。
 
这是李卓群的未来。
 
亦是南京戏剧产业的未来。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