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珍
江苏紫金文化英才
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记者 | 芮天舒
编辑 | 祁绩
设计 | 毕婷
排版 | 王婧
校对 | 陆剑
“ 我们要把具有中华之风的文创作品带出国门,让世界看见南京。”——杨珍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陶瓷,是华夏文明引以为傲的代表性符号。
千百年间,瓷器都是丝绸之路上的紧俏商品,被欧洲人称赞为“白色的黄金”。
如今,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性会议上,来自南京的高淳陶瓷再次让世人惊叹。
从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宴会餐瓷,到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宴会用瓷,一件件精妙绝伦的餐瓷都出自一个高淳姑娘和她的团队之手。
她叫杨珍,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主创设计师,也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紫金文化英才、南京工艺美术大师、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我在南京高淳出生,和高淳陶瓷一起长大,我看着它汲取这座城市的养分,日益壮大,更看着它以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惊艳世界,为这座城市添上一张亮眼名片。”
匠心巧思打造业界精品
骨瓷全称骨质瓷,因在原料中加入牛羊骨粉而得名。
高淳陶瓷是骨瓷中的佼佼者,它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是火与土交融的艺术结晶。
对出生在高淳的孩子来说,人生轨迹或多或少会跟瓷器沾点边,杨珍也是如此。
杨珍的父亲一直在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淳陶瓷”)工作。杨珍小时候没事就去爸爸的工作场所里转悠,一来二去,渐渐迷上了陶瓷。
在孩子的眼里,陶瓷的制作充满着魔幻色彩。
“我看到制瓷师傅们先用手捏出瓷器外形,再用笔在瓷器表面绘出图案,放到窑中,经火烧制,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就出现在眼前。” 直到现在,杨珍都能回忆起小时候看开窑时的新奇。
在杨珍的印象中,父亲也不止一次跟她谈起高淳陶瓷的特别之处。
“父亲常跟我说,骨瓷中骨粉含量越大,产品的等级就越高。国际上公认的优质骨瓷,骨粉的含量在43%~45%之间。而高淳陶瓷骨粉含量高达45%,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
父亲对这份工作的骄傲感也深深感染着杨珍。“大学刚毕业,听说高淳陶瓷成立了策划部,招聘设计师,我就立马过来应聘了。”
2007年,艺术专业毕业的杨珍入职高淳陶瓷,开始从事陶瓷设计工作。
△杨珍在首届中国国瓷发展论坛
虽然对陶瓷并不陌生,但真正当成一门工作去做,杨珍一度感觉无从下手。
为了能让自己更快地进入角色,加班成了杨珍的家常便饭。“那时候住在职工宿舍,下班后我也是呆在办公室查阅各种资料,不断摸索,不断尝试。”
制作产品新器型的模型,绘制花纸(用于装饰陶瓷的特种印刷品)的矢量文件,安排花纸厂提供高质量的花纸,建模后反复检查尺寸,按1:1打印平面图做分析……
△杨珍(左二)和团队一起讨论设计方案
在无数夙兴夜寐之后,杨珍的付出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时,她的设计作品也屡屡获奖。
国宴餐瓷彰显文化自信
2017年,一份邀请函从北京传到了南京高淳:高淳陶瓷被邀请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宴用瓷的设计和制作。
杨珍成了这一项目的设计主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当年我们国家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是盛事也是喜事。呈现在国际重量级嘉宾面前的国宴餐瓷,要传递哪些独特含义?
杨珍和她的团队十分慎重,几经谋划,他们有了方向。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希望能用‘最中国’的设计元素传递‘最中华’的传统文化,让各国友人在每一次注视、每一次触碰我们的瓷器中,都能品味到中华之美,感受到中国匠心。”
锁定目标、干字当头、拼字当先。
杨珍和团队专门来到峰会地点雁栖湖会议中心现场,感受颜色与环境搭配,一边设计研发,一边烧制加工,一边修改调整。
设计师们耗时三个月、历经7套方案修改,最终完成了“丝路国宴”餐瓷。
在整体色彩上,这套餐瓷运用水韵蓝搭配无暇白,淡雅脱俗,与峰会地点的环境相得益彰。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宴用瓷
在设计上,冷菜盘由圆形的展示盘和八角顶的冷菜盖组成。
杨珍说,圆浸透着中华民族先民最朴素的哲学,圆则满,满则圆,心有圆满则安宁不争,以和为贵,同时也代表着和谐、圆满。而八角顶表达了喜迎八方客诚待四海宾的真诚之心。
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则在餐瓷装饰上得以展现。杨珍介绍,餐瓷装饰上传统吉祥花纹为盛行于隋唐时期的“宝相花”,传达了吉祥、美满的寓意。
△陕西省临潼庆山寺塔基出土的三彩宝相花纹盘
辅助图案为“唐草纹”和“海浪纹”,呼应的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餐瓷显著位置均采用开窗工艺,呈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的不同局部图,以此展现中国传统的山水艺术文化。
△《富春山居图》局部图
这套餐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雁栖湖午宴上一经亮相,便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雅致”“大气”“清新隽永”成了人们对“丝路国宴”的一致评价。
两年之后的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杨珍的设计团队再次扛起了为峰会设计制作餐瓷的任务。
两度设计“丝路国宴”餐瓷的经历让杨珍感慨颇深。
在她眼中,整套瓷器融入了大唐文化元素,以瓷的名义诠释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体现的“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寄托着美好的祝愿,透露出中国文化的自信。
文化创新引领消费潮流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部分高档陶瓷产品开始回归寻常百姓家,特别是传统色彩浓郁、艺术风格独特、又具有个性化的餐具、茶具等瓷器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杨珍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变化。
“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复兴的趋势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会需要既传统又现代且具有艺术性的陶瓷生活用品。这些陶瓷用品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生动体现,也在构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
恰逢此时,高淳陶瓷也提出了“从国宴进家宴”的发展方向,杨珍感觉创新的动力更足了。
杨珍和团队根据高淳陶瓷打造的进博会国宴用瓷,推出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春和景明”和“盛世同春”茶具。
△“春和景明”、“盛世同春”茶具
两款餐具上市后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杨珍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步伐,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向了“爱喝茶的年轻人”。
杨珍设计了一套“快客杯”。它是一种简单的茶具,易于收纳、随身携带,满足了年轻人快捷泡茶的需求。

△“快客杯”
从国宴到家宴,再到日常生活,杨珍用匠心和巧思为万千家庭注入幸福。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要让兼具中华传统与时代特色的“新中国瓷”走向世界。
“高淳陶瓷年产三千多万件,多年来出口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已有二十多亿件。我们要把具有中华之风的文创作品带出国门,让世界看见南京。”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