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叔叔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名家
记者 | 张甜甜
编辑 | 祁绩
设计 | 鲜曼青
排版 | 王婧
校对 | 熊向宁
“ 汉字是我最宝贝的东西,它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宝贵文化。”——汉字叔叔
9月17日,南京市文化领军人才发展计划、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 “汉字叔叔工作室”在南京“海智湾 · 紫东”国际人才街区正式挂牌。
在现场,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向大家展示了他和南京本土企业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汉字AR识别卡片和汉字书局字源卡。
他微笑着示意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身后的大屏幕上,只见屏幕上一匹马奔腾而过,变成奔跑的象形文字“马”,然后变成汉字的“马”……一个个汉字的“象形”变化过程,被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他说,通过汉字AR识别卡片,可以看到该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化过程,还配有解说和音效,帮助汉字学习者了解汉字来源知识。
理查德·西尔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有着一头白发和一把雪白的大胡子,中国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汉字叔叔”。
他花了近10年时间建立汉字字源网,并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做一件事——研究汉字。
△在汉字叔叔看来,汉字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人生只剩下365天
理查德·西尔斯成长于美国俄勒冈州梅德福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1972年,这个22岁的年轻人萌生了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愿望。于是,他用自己在餐馆洗盘子挣下的钱买了飞往中国台湾的单程机票,他要去那里学习汉语。
在中国,他一边教英语赚钱,一边学习汉语。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当时他只知道一个学习语言的“笨方法”——“做卡片”,他做了很多小卡片,每一张是一个汉字,配上对应的拼音和英文。
理查德 · 西尔斯一有空就把这些卡片拿出来翻看,甚至连吃饭、上厕所的时候也不例外。
可是,学习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18年时间过去了,他的汉语水平始终止步在“能听懂、能交流”,却“目不识丁”。这让理查德 · 西尔斯有些困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汉字学家、《甲骨文字集释》的编著者李孝定教授。李孝定告诉他,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意义,每一个笔画都有其来源。
那一瞬间,理查德 · 西尔斯恍然大悟,“我不该死记硬背,而是应该科学地分析每个汉字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汉语。”
他找到《说文解字》,把这本中国最早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工具书当作教材,细细研究,以此打通汉字学习的新路径。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1994年,他突发心脏病,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可能随时终结。
如果人生只剩下365天,我该做什么?“数字化《说文解字》。”理查德 · 西尔斯坚定地对自己说。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理查德 · 西尔斯结合自己做过IT工程师的经验,决定建立汉字字形数据库,这样“这个字从什么地方来的”就可以一目了然,而且如果发现已有的解释不合理的话,可以随时在数据库中更新。这样,汉字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了。
把汉字字形数据库搬上互联网
现实好在没有医生预料的那样糟糕,理查德 · 西尔斯经历四次心脏手术,成功地跨过了一个又一个365天。在治病的过程中,汉字是他生活的主角。每天,他的脑子里都在思考无数个关于汉字构成的“为什么”,这是他享受生活的独特方式。
但这显然是一个“烧钱”的爱好。
搜集汉字演变资料、维护汉字字形数据库……理查德 · 西尔斯之前攒下的30万美元积蓄被逐渐耗尽。最难的时候,他连每年47美元的服务器租赁费都拿不出。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钱从哪来,一下子把遨游在汉字海洋中的理查德 · 西尔斯拍到了残酷现实的沙滩上。
为了维持生存,理查德 · 西尔斯做过几年夜班保安的工作。薪水不高,但他很满意——因为白天时间用来睡觉,晚上工作的空闲时恰好用来研究汉字。
在不到两平方的值班室里,他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汉字的故事,解开了一个又一个汉字构成的“谜题”。
“很多人为了赚钱放弃爱好,但我不会。”
在《朗读者》节目上,理查德·西尔斯曾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这是一篇陋室之中仍心存高远者的自白,十分符合他的心境。
“我不怕生活艰苦,怕的是不能继续坚持我的爱好。如果不能研究汉字,我甚至无法活下去。”
怀着这种信念,理查德·西尔斯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有了更庞大的计划。他要把多年创建的汉字字形数据库搬上互联网,供大家免费查询使用。
他希望这个成果能帮助更多的人,“我要给对汉字感兴趣的人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2002年,耗时8年建成的汉字数据库正式上线,理查德·西尔斯给网站起名:汉字字源网。
△汉字叔叔解释“汉字字源网”系统
他将每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经过系统研究编码入库,收录了10万多个古代中文字形,6552个最常用现代汉字字源分析,31876个甲骨文、24223个金文,以及秦汉大篆书11109个、小篆体596个,免费向全球用户开放。
网站建成之初,访问量一直不温不火,平均一天只有1.5万人次。网站首页有一个捐款链接,但平均每年收到的捐款只有约50美元。
转机出现在2011年1月15日早上。一位中国网友偶然发现了汉字字源网,并把它分享到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汉字字源网的访问量迅速从1.5万飙升至60万。一周内,理查德 · 西尔斯收到的捐款达到了3万元人民币。不断涌来的邮件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汉字叔叔”。
理查德·西尔斯为此兴奋不已,“花了那么多的钱和精力研究汉字,现在终于有人认可了我的工作,让我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用“黑科技”分享汉字的故事
2019年,“汉字叔叔”受南京视网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到南京创业,参与创办“汉字书局”品牌,继续从事汉字字源文化研究。
△“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
公司协助他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现实增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汉字学习材料,传播中国汉字文化。
去年6月,理查德·西尔斯获得了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金陵友谊奖”。两个月后,他发了一条微博,“今天特别开心,我与南京视网么公司合作的第一款产品汉字书局字源卡发布了,希望大家喜欢,希望大家都能活到老,学到老。”
这是一款针对小学教育,融入了“黑科技”的汉字启蒙创意产品。第一款产品精选了108个汉字,这108个汉字是小学识字表常用汉字,分为人类、身体、自然等七大类,涵盖社会、历史、生理及自然等知识,并通过卡片不同颜色的设计,培养孩子分类与归纳的能力。
在微博下面,网友们热切地询问,“在哪里能买到啊?”
网友的支持让他研究汉字的热情更高了。“我妈妈教数学一直坚持教到87岁,我想在中国工作到100岁。”如今,理查德·西尔斯一手创建的汉字字源网已经涵盖了15000余个汉字字源,10万多个古汉字字形。
他还通过讲座、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持续与人们分享着汉字的故事。给他拍视频的时候,负责拍摄的中国同事经常听得入迷,时不时被他的巧思逗笑。
在B站上,理查德·西尔斯的账号“汉字叔叔教识字”有25.8万的粉丝。迄今为止,他发布了72个视频,其中,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标题为“2020中国救了我的命,现在中国真的是我的家了!”,观看人数为277万,弹幕上,满屏的“恭喜恭喜”飞速划过。
去年12月,70岁的“汉字叔叔”在南京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今年,他又迎来了“汉字叔叔工作室”的挂牌。这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更强了。
△汉字叔叔工作室成立当天,粉丝们在现场体验字源卡
他说:“漂泊这么多年,我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心研究汉字,为网友制作学习视频的‘家’了。这个家就在南京,我不想走了。”
“经常有中国人对我说,‘你对汉字的了解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时候,我都会回答,汉字是我最宝贝的东西,它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宝贵文化。” 理查德·西尔斯笑着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