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韩波:不负青春,不负舞台

2022-04-27 10:37:55

韩波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我在舞台上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被这些文艺作品滋养得笃定、坚韧,如今虽然角色几经转换,但我热爱艺术的初心始终未变,我知道,我从未离开过舞台。”
 
“舞台是个有魔力的地方,灯光一亮,整个时空就改变了,你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聊到舞台的魅力,江苏润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波整个人像是被点燃一般,眼中闪着光。
 
舞台是他收获能量和荣光的地方。
 
从舞者到编导,再到出品人,每一段经历都是他青春岁月的缩影,而舞台像是一条长线,串联起他一个个不同的角色。
 
“我在舞台上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被这些文艺作品滋养得笃定、坚韧,如今虽然角色几经转换,但我热爱艺术的初心始终未变,我知道,我从未离开过舞台。”韩波说。
 
舞蹈的语言没有国界
 
从11岁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舞蹈,到成为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演员,22年的从艺经历让韩波始终与舞台紧密相连。
 
为了学舞,他吃了许多苦,疲惫和伤痛时常围绕在身边。早上六点多就开始练早功,晚自习后还要加练,经常最后一个回寝室。
 
那段经历虽艰苦但却珍贵,直到今天,只要看见深夜仍亮着灯的学校,韩波还会回忆起那段时光,“我没有辜负自己的热爱,当一些人还站在起跑线犹豫时,我已经开始奔跑了。”
 
18岁捧回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21岁获得第六届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作品铜奖及“荷花之星”称号,并作为舞蹈《喜送粮》的领舞登上央视春晚……荣誉给予了韩波不竭的动力,走向更大的舞台。
 
2012年当地时间1月6日晚,中国民族舞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寇克剧场上演,在场的2000多名观众无不被这个400多年前的中国爱情故事感动、吸引。
 
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站起来为这场精彩表演喝彩。
 
“那天我们不知道谢了多少次幕。”韩波回忆。
 
当舞台的大幕缓缓闭合的时候,所有的主创人员聚拢到一起,一行行热泪是期盼已久的喜悦,更是压力的释放,“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场演出成功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韩波饰演《牡丹亭》中“柳梦梅”一角
 
林肯艺术中心是美国最高级别的艺术活动场所,在世界艺术殿堂中也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全世界的优秀艺术家都以在这里演出为荣。
 
这是林肯艺术中心第一次向中国表演团体敞开艺术之门,《牡丹亭》也成为首部在此演出的中国舞剧,被《纽约时报》评为“新年最值得推荐的演出”。韩波也因此荣获入伍后的第二次个人三等功。
 
韩波的表演引起了当地众多专业人士的惊叹与赞扬,他听到一位中国观众自豪地告诉朋友,“这是我们中国的舞剧。”
 
那一刻,韩波体验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舞蹈的语言没有国界,好的作品可以让不同国家的人寻找到共鸣。”尽管过去多年,韩波对当时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演出的成功不仅让韩波信心大增,也让他看到了优秀文艺作品走上国际舞台的可能。“凭借自身专业技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我愿意做这样一座桥。
 
塑造角色,同时打磨自己
 
如果说“柳梦梅”让韩波认识到了舞台的意义,那么“李煜”则让韩波真正意义上与舞台相融。
 
李煜是韩波在大型音舞诗画剧《神韵金陵》“一江春水”篇中出演的角色,导演陈惠芬给“李后主绝唱”这一段落的定位是“要体现痛失江山的忧郁,以及痛定思痛后的奋起”。
 
“当时因为年龄小,生活阅历不深,加之舞蹈演员虽肢体语言丰富,但角色表演却是短板。如何体现一个帝王人生大起大落背后的悲喜,对我的挑战非常大。”韩波回忆。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尽管日夜泡在排练场拼命苦练舞蹈动作,韩波的表演却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韩波去了中山陵景区,在幽静的山间小路上,一遍遍地对着沉默的山林诵读李煜的诗句。
 
“慢慢地,我仿佛走入了李煜的内心世界,理解了一代帝王沦为亡国奴的辛酸。”韩波说。
 
到再排戏时,陈惠芬的眼睛亮了,她兴奋地一拍桌子,“角色立起来了!‘李煜’成了!”
 
《神韵金陵》首演当天,大幕开启,追光灯下,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一袭白衫,踽踽独行,当他回忆起浮华旧梦,感慨万千,缓缓回望……
 
“那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舞台上的那个人就是李煜。”陈惠芬这样回忆,当晚,他给韩波打了一个电话,“我们选对了人。”
 
“我真被主创人员的才华感动了,他们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时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表示,“‘一江春水’那一场戏通过一个亡国之君的反思表现出了历史的沧桑。”
 
国家一级编剧邓海南更是对韩波的表演印象深刻:“‘一江春水’中李煜的孤独感处理得恰到好处,非常有意境。”
 
观众能看到的是,每场演出有限的时间里,韩波表演所呈现出的视觉盛宴。
 
观众看不到的是,舞台下无数个日夜,从“舞者”到“演员”的韩波经历了“涅槃重生”。
 
“演员的情感和人物塑造,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不断地掏空自己、忘掉自己,直到把自己和角色融合。现在回想起来,我很感谢那段艰难的时光,塑造了‘李煜’,也塑造了我。”
 
通过一部部优秀作品的积累与沉淀,韩波也一点点摸清南京优秀文化的脉络,对舞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我们与观众在剧场相会,表演者便脱离了自我,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卸下戎装,卸不下的担当
 
2017年,韩波服从军队改革需要选择自主择业,进入江苏润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岁月不断丰富他的内心,也让他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他的“根”还在那个舞台上,他的心还与舞台紧密相连。
 
在文工团时,韩波曾演出大型昆舞诗剧《虞美人》,并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如今虽然离开了文工团,但作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昆舞的传承人,韩波虽已卸下戎装,却卸不下肩头的担当。
△韩波与中国“舞剧皇后”山翀搭档出演《虞美人》
 
韩波明白,要不断创新,才能让昆舞这项技艺被更多的人熟识和喜爱,这样的“非遗”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一张来自中国舞蹈家协会的邀请函给了韩波新的机会。
 
在信中,对方邀请他参加2019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活动。在此次受邀的江苏艺术家中,韩波是唯一一位来自企业的表演者。
 
此时的韩波已经阔别舞台三年,为了展演,每天除了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还要进行基训、走台、联排,经常凌晨时分还辗转于灯火通明的排练现场与公司会议室。
 
秋日的首钢园,碧波荡漾的群明湖畔,由江苏润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云昆舞团带来的江苏昆舞作品《五指莲花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韩波和搭档演员翩跹漫步在首钢园,透着秋雨淅沥的诗意,呈现出特殊的美感。
△江苏昆舞作品《五指莲花兰》
 
“顾不上鼓掌!一直举着手机拍照呢!”人群中一位观众笑着说。
 
“很多人告诉我,在玉桥碧波的环境中,昆舞不再那么抽象,变得能看懂了,他们发现,原来昆舞这么好看。”韩波长吁了一口气,“这次尝试,给昆舞的传承打开另一片有‘烟火气’的天地,让更多老百姓了解昆舞,喜欢上昆舞,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值了。”
 
新舞台,新起点
 
担任润和文化总经理的5年来,韩波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想要证明自己、突破自己——在新的舞台上,他还能为南京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文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韩波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在应邀听了老战友、南京相声艺术家陈峰宁的一场相声演出后,两人一拍即合,“陈峰宁相声演出专场”诞生了。
 
韩波坦言,“出品人”是个很劳神的活儿,他需要承担包括项目策划、市场运营、对接场地、安排日程等演出相关的各项事务。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了,票房怎么样,韩波心底却没有底。他发动员工和好友转发演出信息,逢人便做推荐。
 
演出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我们原本在紫金大戏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为此,剧院特意加了三排座椅。”韩波说,但演出还是一票难求,无奈之下,团队又连续“搬”了两次“家”,最终扎根在了南京人民大会堂,每场演出提供2100个座位,才算是给观众“解了渴”。
△《陈峰宁相声专场》已成为南京的传统相声文化名片
 
在接连出品了军旅题材电视剧《蓝军出击》《战争零距离》后,韩波又将目光投向了新领域。
 
今年5月3日-5日,由南京市话剧团演出,江苏润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巡演代理的青年爱国主义话剧《雨花台》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作为献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配套演出进行呈现。
 
为了让《雨花台》顺利走进国家大剧院,在大半年的时间里,韩波带着团队熬大夜、攻难关,不断与演出方和合作方沟通各种细节,完善各项筹备工作。
 
等演出日程正式确定,韩波心里的石头才算是终于落了地。
 
对他来说,能亲手将南京的本土作品送上国家级大舞台,意味着自己的一个梦圆了。
△话剧《雨花台》即将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不同的舞台给了我不同机会去展现自己,挑战自己。”聊到由润和文化经营,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雨花台》,韩波特别期待,“眼下,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多为南京文化做一点事情,让更多优秀的本土文艺作品走出去。”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编辑丨祁   绩    
美编丨鲜曼青 
摄像丨周   韬
排版丨闫葛菲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