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朱凯:文化报道“有意思” 文化遗产“入人心”

2022-07-08 10:00:24


朱凯

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

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文化宣传报道,说的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能让传统文化之美浸润人心。我们新闻工作者需要加倍努力,让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强,生长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
 

18年前,从苏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朱凯,选择了在南京日报社当一名记者。风里来雨里去,却也纯粹。
 

15年前,他作为唯一一名进驻大报恩寺考古发掘现场的文字记者,见证了地宫开启的历史性时刻。
 

4年前,他将目光聚焦于埃塞俄比亚留学生汉娜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信纸,挖掘出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青年代表在南京的美好回忆。
 

2年前,他的作品集《文脉金陵——创新报道形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出版,书中收录了他工作期间采写的一批文化新闻,映射着他让文化新闻有意思的探索。
 

如今的朱凯,是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综合事业部副主任,探索用生动可读的文字让文化遗产起来,他依旧在前行的道路上。
 

 


△朱凯

 

一项考古发掘跟踪报道11
 

2004年,朱凯从苏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带着炽热的新闻理想,成为南京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入职的第一天分外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我从一名新闻报道的阅读者,变成新闻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者。
 

进入南京日报社的头两年,朱凯主要负责体育新闻及体育评论的采写。2006年,他开始转向文化新闻领域。
 

我从事文化新闻领域报道差不多有13年,其中有一项采访前后持续了11年之久,在我的记者职业生涯里尤其难忘。朱凯说。
 

20077月下旬,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朱凯成为唯一一名进驻现场、亲历考古发掘过程的文字记者。
 

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晨光厂南侧的一处空地上搭建了考古工作棚,白天太阳暴晒,棚内气温超40℃,跟蒸笼一样。
 

在棚里,脖子上挂条白毛巾是每个人的标配,因为要不停地擦汗。朱凯回忆。
 

那段时间,朱凯除了发稿、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考古棚里。他不想错过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有天晚上在报社写稿,突然接到电话,说发现地宫入口了!朱凯立马丢下手中的工作赶到考古现场。地宫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入口被一块重达五百斤的青石板堵住。
 

当考古工作者吊起青石板,清理完地宫的积水和泥土后,一个硕大的石函渐渐显露出来。

 

△朱凯(左二)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石函其中的一块石壁上刻着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椁,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
 

朱凯说,这段铭文证明铁函内瘗藏有佛顶骨舍利,现场顿时沸腾了。关于佛顶骨舍利的记载只出现在个别文献中,没想到千年以后,竟然在南京发现了!

 

△大报恩寺地宫出土的石函
 

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开始,到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从发现地宫、铁函、阿育王塔,到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赴香港澳门供奉,再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建成开放……11年的时间里,朱凯亲历了南京大报恩寺勘探发掘、文物出土、遗址保护的全过程。
 

作为新闻报道的执笔者,朱凯用《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等系列报道为南京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样本留下了时代见证。
 

让文化遗产起来

 

南京是六朝古都,拥有2500年建城史,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南京,关于文物的展览非常多,但介绍往往都是老三样’——叫什么?距今多久?长多大个?仅靠这些简单的信息,无法让参观者与文物之间建立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系。
 

作为文化新闻记者,朱凯时常会想,让文化遗产起来,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通过一次次采访报道,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
 

《听地下宝藏讲述古都烟云》《揭秘大明公主那些事儿》《博物馆文创,从指尖走向舌尖》……
 

朱凯通过一个个鲜活报道,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和逸闻,将文化遗产生动的一面呈现给读者与公众,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2019年,南京市博物总馆举办年度特展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展览的99件(组)文物藏品中半数以上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规格很高,但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从近百件文物中选好典型、讲好故事,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朱凯说。
 

我想的方法是,在采访策展团队和市博物馆专家的基础上,通过给不同文物贴上拟人化、故事化的标签,让千年文物变得更有亲和力。
 

比如展览中展出的陶塑人面像,来自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它有宽前额、大眼睛、高鼻梁,还有一对招风耳,神情憨厚却不失威严,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陶塑人像。

 

△出土于南京浦口营盘山遗址的陶塑人面像
 

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五六千年前南京地区先民,何不在这上面做些文章?灵光一闪,朱凯就拟好了这件文物的介绍标题——“5000年前金陵先祖长啥样?
 

展览中还有一件天鹿纹素缎补服引起了朱凯的兴趣。补服是明清时代官服,因前后各缀有一块用以区别官职的补子而得名。
 

据市博物馆专家介绍,这件补服的纹样名叫天鹿,造型与长颈鹿颇为相似。明代人将长颈鹿视为麒麟,源于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遣使者向明成祖朱棣进贡了一头长颈鹿,那时的人从未见过如此稀奇的动物,遂将其与传说中只有明君盛世才会出现的瑞兽——麒麟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长颈鹿被视为麒麟,不但成了当时的热门贡物,甚至也影响到了官服的制作。我受此启发,透过这件补服,在稿件中介绍了进贡长颈鹿成了瑞兽麒麟的故事。
 

罗马玻璃杯:进口玻璃器变炫富之宝”“洪武宝钞:世界票幅最大的纸币”“王兴之夫妇墓志:碑刻书风引发兰亭论战’”……朱凯将文物背后的小故事整合成《穿越六千年,听国宝天团讲述南京往事》一文,让读者即使不去展厅,也能触摸历史,感受文脉。

 

△《穿越六千年,听国宝天团讲述南京往事》
 

2020年,朱凯将13年来写过的报道集纳成册,出版作品集《文脉金陵——创新报道形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映射着他让文化新闻有意思的探索。

 

△《文脉金陵》


小信笺背后的大故事

 

在从事文化领域新闻报道的13年里,朱凯多次获得省市新闻奖,其中,通讯作品《写信时,想起在南京的美好回忆》让他念念不忘。
 

2018828日,习近平主席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青年代表——埃塞俄比亚留学生汉娜·格塔丘回信。习近平主席在信中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勉励他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封回信引发举国关注。我注意到,报道里展示了汉娜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彩色信纸。这张信纸右下角有一幅图,是一扇山水屏风和一张放着书籍和烛台的桌面,图边上有五个簪花小字——‘达旦 十竹斋

 

△汉娜用十竹斋信笺给习近平主席写的信
 

朱凯了解到,汉娜是在南京参加完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后给习近平主席写了这封信,所用的信纸是由《十竹斋笺谱》衍生而来的彩色信笺。
 

为什么汉娜会选择十竹斋信笺作为信纸?她在南京参加活动期间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小小的信笺背后一定有大故事。
 

朱凯通过邮件联系上汉娜。
 

在邮件中,汉娜告诉朱凯,在南京活动期间最让她难忘的是一场青年与遗产主题沙龙。活动主办方给每个青年代表发了一套十竹斋信笺,让他们体验用毛笔在信笺上书写的感觉。
 

这种信笺摸起来很舒服,看着也很漂亮。我觉得这种信笺体现了南京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用它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信,汇报了自己参加论坛的感悟。
 

汉娜说,尽管她不清楚那些图画和文字的具体含义,但在信笺上写信的时候,在南京的那段美好回忆就会一幅幅地闪现在脑海里。
 

收到汉娜的回复,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却也带来新的问题,这张信笺上的图文有何含义?
 

十竹斋艺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卫国告诉朱凯,汉娜写信用的笺纸达旦,为《十竹斋笺谱》第三卷高标八种之一。高标出自南朝《世说新语·德行》: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指清高脱俗的风范。笺纸上的达旦二字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关羽秉烛夜读的故事。
 

一方小小的纸张,浅浅几笔勾勒,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故事,蕴含着极其深厚的寓意。
 

朱凯将采访的所见所闻撰写成《写信时,想起在南京的美好回忆》,刊登在201891日的《南京日报》上。

 

△《写信时,想起在南京的美好回忆
 

这篇通讯报道先后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和第22届江苏新闻奖。
 

当时参与评奖的评委认为,大新闻贵在小切口。在同题材的新闻报道中,这组通讯胜在以小见大、内容新颖、视角独特,以一封信纸作为切入点并贯穿始终,反映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青年力量和地方作为,体现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挖掘。
 

如今的朱凯依旧奋战在新闻一线,负责的条口也扩展到文化消费、文化产业观察领域。他说工作的内容变多了,不变的是他对南京文化报道的热情。

 

△工作中的朱凯
 

在我心目中,南京是一座古今交融、兼收并蓄的城市,既有沧桑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包容开放的博大胸怀,始终与世界同频、与时代共振。我要继续用鲜活的文字,接地气的呈现方式讲好南京故事,让这座在传承中创新的城市,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朱凯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芮天舒

编辑排版丨祁    

摄影摄像丨周   

剪辑丨胡欣玥(实习生)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