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张鹏:八代“牛咔”,迭出融媒新生

2022-08-16 09:17:19



张鹏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承继传统,融合创新,只有做到守正和创新并重,才能使传统广电媒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牛咔视频从诞生到现在的4年中,我们经历了8次迭代。每一次,我们都舍弃一些旧的,兼容一些新的;每一次,都向着更好的城市综合服务客户端迈进。”
 
张鹏,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产品中心主任,牛咔视频的打造者,也是团队里的“老大哥”。
 
在24年的工作历程里,他辗转于南京广电集团新闻业务一线的多个部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新闻敏锐力、高效的项目执行力。
 
他说自己讨厌墨守成规,喜欢拥抱变化。因为有变化就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这推动着他创新不停,求索不止。
 
△张鹏
 
民声入耳,民生落地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张鹏大学读的是世界近现代史专业,“在大学里,同学们研究的是世界更迭变迁,关注的却是社会现实问题。大家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央视的《焦点访谈》,憧憬着毕业后当一名新闻工作者,为推动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
 
怀揣着新闻理想,1998年,张鹏从吉林大学毕业,进入南京广播电视台工作,出现场、扛机器、写稿子、剪片子,后来走上制片人岗位。
《东升工作室》《社会大广角》《周涛讲故事》《情系人民》《南京新闻》……“从舆论监督到人物访谈,从故事类栏目到时政新闻栏目,我看着这些栏目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也看着它们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
 
张鹏参与和制作过的作品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其中,他参与创办的全媒体互动访谈节目《民声》,在2015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新闻名专栏一等奖,这在南京广电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年获得该奖项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全国知名节目。
 
△《民声》节目录制现场比起得奖,更让张鹏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节目,市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民声》每期邀请南京市各部委办局负责人走进演播室,与多位“民声代表”展开面对面交流。
 
“我们意在架设一个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增进相互理解、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张鹏说。
 
在《绿色都市,离我们还有多远?》这期节目中,节目组请来了守护自家老榆树的潘学良老人。
 
潘学良在节目中说,这棵小叶榆树已经超过150岁了,他伸开双臂,也抱不拢这棵大树,“我量过,树干周长有一米八。”
 
2011年年底,潘学良因为拆迁不得不离开村子,“人走就走了,可树走不了啊。”拆迁后他每天都来看看这棵陪伴自己长大的老树,但这样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因为有负责拆迁的工人告诉他,这里的土地很快就要平整,小河将被填平,大树将被推倒。
 
“砍倒就太可惜了,小叶榆树一般是观赏盆景,长到这么大,不容易。”他在节目中希望园林部门保护好这棵树。园林部门负责人在节目现场做出承诺,一定会重视潘学良老人反映的问题。
 
节目结束后,园林部门负责人带领园林养护专家,实地考察了榆树的生长情况,并落实了对老榆树的养护工作。
 
“之后《直播南京》节目迅速跟进,进行了后续报道,让南京市民看到了政府部门倾听群众呼声,把事办深、办细、办实的工作态度。”张鹏说。
 
八次迭代,打造城市服务平台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传统媒体的一项紧迫课题。
 
2018年初,张鹏调至南京广电网络传媒中心(现南京广电牛咔视频)担任主任。他带领团队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打造了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主要特色的牛咔视频客户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发现用户除了来牛咔视频客户端看节目,更喜欢来这里看活动直播,参与互动。”

△牛咔视频团队直播中
 
2019年七夕佳节,南京广电集团在牛咔视频上进行了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博物馆浪漫夜”网络直播。直播中,身着汉服的主播带领游客欣赏大报恩寺的美景美食,并加入景区汉服巡游队伍,与屏幕前的观众一道,过一个传统味十足的七夕节。
 
“这次直播让我们牛咔视频快速‘出圈’,蜂拥而至的用户差点把我们的服务器搞宕机了。这让我们意识到,牛咔视频不应局限在内容平台,而是要变成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张鹏说,这意味着要把互动放到核心位置,要以用户为核心搭建起体验闭环。
 
之后,张鹏与团队成员一道,开启了对牛咔视频一次次的更新迭代。
 
在最新8.0版本的牛咔视频中,“云上南京”成了客户端新定位。新客户端包括新闻、教育、健康、地产、家居、婚庆、美食等在内的27个“频道”,特色鲜明;全市机关单位、医院、学校等开设的近400个“牛咔号”,是南京城市生活和发展在网络端的汇聚。
 
张鹏希望每一个城市发展的参与者,都可以在“牛咔号”的新闻报道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每一个忙碌日常生活的市民,都能在牛咔商城中,找到便捷生活的新途径;每一个城市街巷地标的日升月落,交汇在“极美南京”专题的美不胜收里;每一个独处或闲暇的夜晚清晨,播客页面里城市广播的声音总会相伴。

“内容为王”,依然是立身之本
如今,张鹏已经在媒体工作24年,在这24年里,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呈现手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在张鹏眼中,“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的立身之本。
 
“坚持做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总是不会错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得注重新闻产品的原创生产,按照用户需求去采集素材,用这个时代容易传播的方式去加工制作分发。”

△张鹏(左)在工作中

“紧张地等待,不停地刷新,又不是网络购物节,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在网上抢什么呢?”
 
2019年,由牛咔视频团队出品的短视频新闻作品《抢手的王老师们》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视频将目光聚焦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为人知的“王老师团队”。这六位王老师当中,有从教多年的资深教授,也有“70后”“80后”的中青年教师。他们之间的年龄跨度超过35岁,但每位老师的思政课都深受学生欢迎,一些课程甚至需要通过在校园网上“抢课”才能上到。
 
“这条短视频报道以小见大,生动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张鹏说。
 
视频上线后,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发,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上也广受欢迎。“王老师们”成为倍受赞誉的思政课教师新典型,该视频也荣获2019年度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二等奖。
 
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张鹏带领牛咔视频团队启动“长江大保护——保护长江江豚”公益项目。
 
4年来,张鹏和团队组织长江增殖放流、观看江豚等线下活动,发起“寻找长江里微笑的精灵”“南京·武汉两地直播云观豚”等网络直播。
 
“如果将《抢手的王老师们》看作新闻产品对抽象政策的具象落实,那么“长江大保护——保护长江江豚公益项目”就是我们在与宏观政策互动上的探索。”张鹏说。
 
回顾走过的24年新闻生涯,“守正”与“创新”两个词被张鹏反复提及。
 
在他眼中,城市广电媒体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这过程中,既需要守正又需要创新。传统媒体行业积淀下的新闻报道素养需要与新兴媒体技术有机融合,每一个投身于行业的人也要主动拥抱这种融合。
 
“坚守传统媒体优势,主动顺应大势创新,只有做到守正和创新并重,才能使传统广电媒体焕发出新的活力。”张鹏说。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芮天舒
编辑排版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