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诸荣会:爱不够的故乡,写不尽的南京

2022-08-22 09:19:56

诸荣会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于我的创作而言,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城市一直在那里,我的笔也就一直停不下来。”
 
诸荣会在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的办公室里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码放着半人高的书籍和资料,另一张桌上,笔墨纸砚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地上,铺满的是还没来得及装裱的书法作品,层层叠叠随意堆积着,像一层薄地毯。这往往让来访的客人“无法落脚”。
 
这时,59岁的诸荣会摘下鼻梁上的眼镜,从书山字海的“包围”中探出头来,微笑看向来人。
 
在这位图书编审、作家、书法家的生活里,时间被安排得不留一丝缝隙,一半给了书,一半给了字。而无论是书,还是字,都围着一座城市转,这座城市叫南京。
△诸荣会
 
南京是创作的永恒主题

诸荣会有两个笔名:一个是言者,一个是吴楚人。
 
“言者,是把我的姓拆开嘛,无论是当老师、做编辑,还是写作,就是一个‘不停说话的人’。”他用手指在桌上写出这几个字,耐心解释,“我出生在南京溧水,那里在古代为‘吴头楚尾’,我就给自己起了‘吴楚人’这样一个名字。”
 
诸荣会小时候最喜欢阅读与历史有关的书,“书上的那些历史故事,只要我读过的,几乎过目不忘,所以后来填报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系。”但阴差阳错,他最终进入了镇江师专中文系。
 
入学后不久,学校组织征文比赛,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写下了一首小诗,并获得征文二等奖。
 
这次经历,将他送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诸荣会陆续在《南京日报》《新华日报》《青春》等本地报刊发表散文,随后又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全国著名报刊发表散文。很快,他成了南京当地小有名气的散文作家,拿下了南京市文学艺术(政府)奖、紫金山文学奖、孙犁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多个重要奖项。迄今为止,诸荣会已出版散文集、长篇人物传记等20多部,共计400多万字。

△诸荣会为读者签名
 
而在这些创作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历史文化散文《风生白下》《秦淮河传》《风景旧曾谙》《大美中国:杏花春雨江南》里描写的南京。
 
在诸荣会的笔下,故乡南京,是荡漾着柔波的六朝烟水之地,身材窈窕的秦淮女在码头上一边淘米浣洗一边隔水聊天,院子里棋子落棋盘的声响一起一息,满载瓜果蔬菜的小贩沿街叫卖,秦淮河两岸小阁楼的雕花小窗像一双双不眠的眼睛……

△诸荣会的部分作品
 
道不尽窗外的秦淮河
 
“我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1924年2月,散文家朱自清费尽心思为浙江梅雨潭的绿寻找一个比拟时,他或许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在南京溧水一座中学的课堂上,一位少年正伴着窗外默默西流的秦淮河,对他笔下的文字产生疑问:
 
“朱自清为什么要将这么一条似乎并不起眼的小河,与杭州的西湖等名胜相提并论?”更让他费解的是,朱自清为什么说秦淮河“太暗了”?
 
诸荣会出生的南京市溧水区,是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发源地。在他的印象中,这条从溧水流出的小河当时是那么清澈透亮,食堂的师傅们甚至每天都从河里取水烧菜煮饭。
 
当时,这位少年还没有读过朱自清的另一篇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年少的他并不知道,在他眼中“并不起眼的小河”下游的桨声灯影,承载了多少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他更不知道,他的人生也已注定与这条河流结下不解之缘。

△南京秦淮河
 
1984年,大学毕业后,诸荣会回到了溧水,回到了秦淮河畔。
 
他先是被分配到溧水茶厂职工子弟中学,后来又调到溧水高级中学任教。
 
“我与秦淮河当然也曾有过别离,那时我为了求学和谋生不得不去远行,但每次远行后不久,似乎总有命运安排一般很快就能如期回到她的身边。”
 
诸荣会将他的这段经历写在散文《秦淮河从我窗下流过》中。
 
这篇散文此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随后又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在相关节目中播出,并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还获得了当年溧水县委(现南京市溧水区)宣传部授予的 “五个一工程奖”;《南京日报》副刊的两位编辑读罢文章后,专门寻到学校,要见一见这位优秀的年轻作家……
 
此后,他又以一本《秦淮河传》为这条河流“立传”,从“上游” “中游” “下游”三个时空段落,翻拣其人文底蕴,追忆其前世今生,爬梳其相关人物,讲述一条河流与一座城市的因缘际会。
 
“山如眉黛,秦淮河恰似江南脸颊上闪闪亮亮的泪一行,又像一幅碧波织就的青罗带,从远处飘悠悠而来,从从容容地飘过我的窗下,与我居住的小城缱绻缠绵后,又在城西那苍老的永寿古塔下流连了一番,才带着几分幽幽的古意、几分依依的恋情,向那‘六朝金粉’的故都柔婉而去……”
 
他用与秦淮河波涛差不多的节奏,将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古今的思索写得柔波缱绻。读者读罢,眼中也忍不住翻腾起一汪青波。
 
品不完古运河的新故事
 
秦淮河只是诸荣会用笔抒发对城市感情的冰山一角。
 
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执教期间,太平门遗址是诸荣会骑车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长驱直入的北风常常穿门而过,发出呼呼的声响。他或在下坡时让自行车与北风一同“呼啸着从龙蟠路上冲下坡去,直冲进太平门”,或在上坡时,他“转过一个90度的弯,便会立即与北风撞个满怀”。
 
站在复原的太平门下,诸荣会抬头仰望,不远处的紫金山峰峦如聚。他知道,那山的主峰头驼岭是俯瞰南京城的制高点,也是攻城的军事战略要塞。
 
轰然作响的风声让这位作家联想到“炮弹的呼啸”,联想到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联想到大明王朝,联想到筑造南京城的统治者,继而思索他们“打理江山”的方式。
 
伴着长驱直入的北风,诸荣会提笔写下了《太平门的风》。
 
这不是一篇记叙风景的小品,而是一篇叩问历史的大文章。
 
吹着来自北方的风,他慨叹,“来到这里的风还可以酣畅淋漓一番”,城墙在“挡住了敌人为自己获得了安逸的同时,也把自己定位在了一种守势、一种封闭状态”。“一个又一个统治者,个个都只满足于做一个放大了的村庄的‘庄主’,因此中国这条大船便老是停泊在农业文明的温馨海湾中。”

△南京太平门
 
走过太平门,诸荣会的脚步又停在了玄武湖畔。
 
眼前,水波潋滟,别人眼里的风光一片,在诸荣会眼里,则是文章一篇。
 
在《姊妹命不同——玄武湖与西湖》一文中,他细数玄武湖背后的历史文化典故与人物故事,让游湖的人们从一汪湖水中看到背后的文化积淀。

△南京玄武湖
 
在作品里,诸荣会用诗一般的语言,一遍遍重温自己的乡愁乡恋,也穿越着时空,连接古今,抒发对历史更迭的感悟,也为当下的人们寻找着文化自信的依托。
 
不久前,诸荣会重回溧水。在胭脂河(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城西约4公里处,是明代在胭脂岗上开凿的一条沟通秦淮河与石臼湖的人工运河)畔,田间老农口中的传说和书中记载的史料,让他不禁联想起当年运河上舳舻相继的盛景。

△胭脂河天生桥
 
从历史的进程看,南京与大运河既共生共荣,又患难与共;既若即若离,又水乳交融。南京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大运河的长年滋养,大运河的辉煌荣光更有着南京的无私奉献。而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更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为世界所瞩目。
 
备受鼓舞的诸荣会,提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国运之河》。“国运之河”,既指河流本身,也指代其兴衰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连。
 
在这本即将出版的新书中,诸荣会写下了秦淮河、胥河、胭脂河等南京的河流,并用一定的篇幅探讨南京为何是“运河甩不掉的城市”,讲述南京这座城市与大运河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
 
“在中国的古运河中,若就其特殊性和艰难性来说,破岗渎【六朝时开凿,是当时联系京都建业(今南京市)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和胭脂河都在数一数二之列,这足可证明南京这座城市之于大运河在历史上所做的努力——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向大运河做着对接和挂靠。”《国运之河》一书也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列为“江苏省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国运之河》书影
 
作家原本亦书家,在写作之外,诸荣会也习书法。
 
在取得文学创作实绩的同时,近年来,诸荣会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作家书画展”“全国文人书画展”等展览中与莫言、贾平凹、余秋雨等当代文坛名家的墨宝同堂展出;多次参加各级专业书法展览,并在《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书法》等书法专业报刊发表大量书作和书论,还出版了书法理论专著,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诸荣会的书法作品《临王铎题跋》
 
这么多年,在他的手中,始终握有两支笔,两副笔墨。
 
笔下千行,写的都是江南的气韵,记的都是故乡的山水,也书写了自己的不凡人生。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编辑排版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