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付启元:文化研究解码城市气质

2022-09-09 10:39:36


付启元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文化正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加持让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希望。”
 
“南京红色文化丰富,类型多样,建议对标全国一流水平,打造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之城。”
 
“新发展格局下,南京需要聚焦关键领域,探索高质量推进南京城市国际化的新路径,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在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付启元的办公桌上,堆着一份份研究报告。上面的一字一句,凝结着他对这座城市未来文化发展的建议。
 
在近20年的工作时间里,他聚焦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和平学、文化产业、城市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主持、参与课题50余项。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具有穿越时空、直达人心的强大力量。”付启元说,在助力南京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他愿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让城市的记忆、乡愁和文脉延续,让“城市的灵魂”焕发迷人的光彩。

△付启元
 
让红色文化资源,激发“红色力量”

“红红的雨花石,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幼时看的连环画《红红的雨花石》中的句子,在付启元心中扎下了根。“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之城’。”付启元回忆,“小时候,我常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去南京雨花台,亲眼看一看红红的雨花石。”

△南京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

2003年,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付启元来到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史所(现文化发展研究所),成为一名研究人员,投入到红色文化的研究中。
 
“南京市社科院附近的大纱帽巷,过去是制作纱帽作坊的集中地。这里曾是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南京地委”)联络点之一。”付启元说。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不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开始谋划“清党反共”行动。4月10日晚,南京地委在大纱帽巷10号召开紧急扩大会议,研究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具体对策。
 
会议持续到了次日凌晨2时,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队约50人的便衣警察破门而入,逮捕了正在开会的侯绍裘、谢文锦等10位中共党员。
 
侯绍裘、谢文锦等人被施以酷刑,始终宁死不屈,三天后全部惨遭杀害。烈士们的遗体被运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上,投进了秦淮河。这就是“四一〇”反革命事件,它也是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的第一次大破坏。
 

△位于南京通济门外的九龙桥

大纱帽巷10号已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中拆除,原址处已建成民居。“每当我走过那里,总会想起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往事,记住这段历史。”在付启元看来,南京现存的165处红色文化资源点,承载着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随着对南京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的不断深入,付启元逐渐萌生一个念头——盘点南京“红色家底”,激发南京“红色力量”。
 
2017年3月,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联合南京大学、市文广新局(现市文旅局)、市党史办、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等单位,开展了“南京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付启元是该项目的负责人,这一研究耗时近一年半。
 
“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我们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结合。”
 
团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自然科学方法分析了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分布情况,绘制成《南京市革命遗址分布图》,直观地呈现南京丰富的红色资源。

△南京市革命遗址分布图

“打造红色品牌,我的建议是做好‘融’文章。”付启元说,要将红色和古色(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旅游融为一体,做到以“红”引人,以“古”诱人,让红色遗址在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让付启元欣慰的是,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肯定。
 
在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中提出,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红色文化资源特点,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培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实现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相融合。
 
让城市和平记忆,融入山水城林
 
2015年,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和平学院研究所联合,以两个机构的名义,共同向“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发出申请报告。 
 
“南京打造‘国际和平城市’需要理论支持,而我有幸参与其中,撰写《南京构建国际和平城市方案》。”付启元说。
 
在方案中,付启元梳理了南京申报“国际和平城市”的自身条件:国家公祭为南京提供了新平台、南京和平文化设施基础良好、南京和平研究深入开展、南京国际和平交流日益广泛、南京和平教育首开先河、南京和平活动方兴未艾……
 
“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参与各种和平活动已成广大南京市民的自觉行动。”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上,各界人士共同点亮蜡烛,寄托哀思,祈愿和平;
 
在“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中,大家以徒步方式寻访江南水泥厂、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等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区,共读《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书籍;
 
在“播撒紫金草种子——寄哀思祈和平”线上线下祭奠活动中,人们撒紫金草种子——寄哀思祈和平”线上线下祭奠活动中,人们撒紫金草种子,告慰遇难同胞,也播撒下和平心愿。
……
 
“多样的和平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它们既是对遇难同胞的缅怀,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和平宣言。”付启元说。2017年8月31日,经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批准,南京成为全球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也是中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

△“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

现场和平学、和平社区、和平文化……付启元笔耕不辍,探索不息。
 
“斑驳明城墙藤蔓葳蕤,温软的力量被时间提纯,生长出和平的刻度;历史的边界与现实的交界隐隐绰绰,城市痕迹里折射出人性之光;军事遗存的和平再生,静默呢喃曾被枪林弹雨洗浸的峥嵘岁月……”付启元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在他心中,南京的和平记忆“活”在山水城林、街头巷尾、建筑树木中,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让历史文化研究,服务社会需要
 
“我们做文化研究一方面要‘接天线’,以决策咨询服务助力重要政策制定、重大活动开展;另一方面也要‘接地气’,实现科普惠民,科研为民,为基层群众服务。”在日常的工作中,这句话常常被付启元挂在嘴边。
 
他聚焦乡村文化传承,在实地走访南京市江宁区杨柳村、高淳区漆桥村、溧水区石头寨村李巷的基础上,提炼地方特色,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为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与决策参考。

△南京市高淳区漆桥村

他编写《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1949年前后的南京》《重读南京学习专辑》《人文南京——纪念南京历史文化名城35周年专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辑》《南京小史丛书》等书籍,向群众普及南京历史文化知识。

△《城市结构的变迁与重建——1949年前后的南京》书影

付启元还多次到相关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宣讲南京历史文化。他在铁心桥街道作题为《南京地域文化解读》的讲座,至今让参与听讲的居民津津乐道。
 
“您心目中的南京是座怎样的城市,是六朝古都,山水城林?是虎踞龙盘,帝王之州?亦或是江南水乡,温婉如玉?”付启元向台下的听众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他请听众们继续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南京?

△讲座现场

由于政权频繁更迭,宫廷文化和市井文化在南京相互补充,造就了南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风度,形成了“凝重而不古板”的文化气质。
 
形形色色的文人才子,在此施展才华,文化精品迭出。
 
李白、刘禹锡、杜牧、韦庄等诗家名士留下了与金陵有关的许多不朽诗篇,刘勰、吴敬梓、袁枚、曹雪芹等文坛大家在这里更是留下了传世经典。
 
“在文化历史观的视野下,把南京放到国家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探寻它对中华文明所起到的作用。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承载更多的是中华文明救亡图存、走向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付启元说。

在付启元眼中,这样的科普讲座并不是单向灌输。“很多听众觉得你讲得有意思,会跟你交流他们对南京文化的感触,这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基层群众所需。”
 
“家门口的博物馆、图书馆希望能再多一些”“举办的文化活动希望能再丰富一些”……付启元将这些“民声”记录下来,为相关政策制定建言献策。
 
付启元与团队在参与编制的《南京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就结合了基层群众建议,提出了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发展任务,如今这个目标已逐步实现。近十年,南京新增登记备案的博物馆25座,总数达到65座。

△南京博物院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城市文化时代’。”付启元说,“不久前我带孩子逛了逛长江路,我发现1800米长江路上聚集了6家文化场馆。文化正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加持让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希望。”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芮天舒
编辑排版丨祁   绩
摄影摄像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