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张清雷:精雕细琢,灵动金陵

2022-12-09 10:46:38

张清雷
江苏紫金文化英才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玉不琢不成器。玉器作品,都是经过玉雕师无数次的打磨雕琢而成。我的成长,也同玉器一样,一路被老师们‘打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也会用心回报这份滋养。”
 
53岁的玉雕师张清雷,人生大半都在和玉石打交道。
在南京,他开了一间“金陵玉雕艺术馆”,供玉雕艺术爱好者前来交流、参观。
展厅里,挂着南京著名书法家林筱之题写的一幅字:玉王笑来。
“玉王”这个称呼,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工匠等头衔一起,构成了外人眼中张清雷的形象。
但眼前的张清雷,穿着一件白色的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镜,坐在工作台前,专心地用砣打磨手里的玉料,等待它们在工具的琢磨下重新获得生命。
古语云“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他想要纯粹地对待玉石,去表现更本源、更直接的玉之美。在他的眼中,玉石有各种表情、各种语言,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与表达。
△张清雷
 
每一块玉雕都有“生命”
在儿子张俭宇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每天都会很早起床,抱着冰冷的玉石在琢玉机上慢慢打磨。“那时候没有空调,冬天特别冷,他的双手浸在金刚砂泥水中,常常一浸就是几个小时。”
但在张清雷看来,这是一段“美妙”的历程,是顺应自然、服膺自然的过程。
对玉雕人来说,能够按照图样完成作品只是入门。为每一块玉石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生命”,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心中有形,下刀方能神聚。
一块玉料拿到手,要考量它的硬度、密度、颜色,构思合适的图案。有时候一个月都想不出来做什么东西,什么题材最适合这块玉料。
古人云:“无瑕不成玉”。天然的东西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玉质中显现的棉、花、水线、裂、僵、杂色等都是自然形成的,属于正常情况。但玉料中出现大面积的“脏色”,就会被认为是废料,弃之不用。
别人眼里的“废料”,到了张清雷这里,都成了“宝”。“早些年的时候,碰到的‘怪’料特别多。”张清雷笑着说,玉器厂里,别人做坏的残次品、剩下的边角料、淘汰的废料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他却乐得去里面“淘宝”。
糖玉作品《父子情深》中,石料和玉料错杂伴生,难以分离,皮色艳丽却分布散乱,但这些特点并没有成为设计的障碍,反而在张清雷的巧思之下,变得别有韵味。石料上的杂色被巧妙隐化成辟邪身上的花纹,让辟邪形象更加立体、灵动,意蕴不言而喻。
△《父子情深》
 
“看似是你在雕刻,其实却是顺着玉石的‘想法’。”在张清雷看来,每一块玉雕都有生命,“那是人力与自然力之间的配合。”
 
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的国家。
“春秋的华丽柔和,战国的张力霸气,前汉的古朴刚劲,后汉的雄浑简洁……玉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显著的个性特征,我们继承的不仅是形制,还有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怀。”张清雷说。
对于张清雷来说,一件玉器,就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是连接过去和当下的纽带。
“从新石器时代的朴拙,到明清的精致,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典雅……我们能看出,玉雕不仅是中华礼乐文化的代表,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起玉器,张清雷如数家珍,“如今,玉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以‘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阐释着艺术家们对中国梦的美好寄托。”
△张清雷在雕刻中
在众多玉雕作品中,动物形玉雕是中国玉文化中特具魅力的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动物形玉雕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题材。
张清雷常常去博物馆,琢磨藏品上的动物纹饰、创作风格以及背后的创作立意,查找相关的史书与资料,去理解当时的情景。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由最初主攻仿古炉瓶,转向了专攻动物走兽。
神兽辟邪成了他最为钟爱的题材。他不断归纳历朝历代石刻、玉雕的辟邪形制,反复揣摩六朝两汉时期玉辟邪的神韵,将其形制神韵深植于脑海,融会贯通流淌于刀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由此获得了“辟邪王”的称号。
也正是辟邪,将他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到南京,找到了另一个“家”
散落在南京各处的辟邪石刻让张清雷着迷,“南京的石刻辟邪体型彪悍,神采飞扬,在历代辟邪形象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2004年,张清雷到南京定居。
他几乎寻遍了南京所有的辟邪石刻。虽然探访的路途与过程颇为艰苦,但在他的描述中,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
“走上泥泞的土坡,隐隐约约有石兽背影。激动之余,我不顾泥巴沾满鞋子,踏着深长的草丛义无反顾地向它们奔去。”说起这些经历,张清雷的语气中难掩兴奋,“仔细地观察这些六朝留下的艺术精华,那种喜悦真是难以形容。”
每找到一处辟邪,他就整天守在旁边研究。摩挲着石刻上的凿痕,观察辟邪的姿势和神态,累了就打开随身带着的折叠椅,坐在石刻旁,画板搁在膝盖上,画几笔再抬头看看。
△张清雷在南京寻访辟邪石刻
作品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证明。
他曾经制作过一件玉雕作品《龙形辟邪》,玉料是青海青玉,形如金字塔,呈正三角形。在业界,这种料通常被称为“死海”“神仙也难下刀”。而在辟邪石刻的启发下,他随形破形,整件作品长宽高仍与先前玉料一致,毫无减损。
△《龙形辟邪》
 
传承不是守旧,革新不能忘本
“传统技艺如果没有突破,就很难传承下去。”
如今,张清雷想做更有意思的事。
他是电影院的忠实粉丝。每当有大片上映,他都要第一时间买票。而优秀电影的画面,也常常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一次,他拿到一块圆坨状的玉料。枯坐多时,一筹莫展。因为雕刻辟邪讲究用长条形料凸显气势。
那天,恰逢《猩球崛起》上映。电影散场,当众人还沉浸在电影炫目的特效中时,他却兴冲冲地冲进工作室,将猩猩的造型与辟邪相结合,创作出了《蓄》这件作品。
只见瑞兽挺胸阔口,傲然直立,甚为霸气。
△《蓄》
受到南京文化的滋养,张清雷也试图通过玉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反哺这座城市。
“金陵玉雕艺术馆”的一侧,被张清雷专门辟出来作为培训交流的场所。
他把玉雕带进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诸多高校课堂,也把高校学生请进自己的艺术馆。“现在的年轻人学识丰富、绘画基础好,但是缺少实践,在这里,可以让他们亲手制作玉器,感受玉器文化。”
对张清雷来说,“做玉”的道理就如同做人一样。“玉不琢不成器。玉器作品,都是经过玉雕师无数次的打磨雕琢而成。”张清雷的目光看向远处,“我的成长,也同这玉一样,一路被老师们‘打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也会用心回报这份滋养。”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张甜甜
编辑排版丨祁   绩 
视频剪辑丨周   韬 
美编丨鲜曼青 
校对丨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