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魏星:让历史告诉未来

2023-03-10 15:46:37

魏星
 
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作为历史工作者,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不断地在真理的长河中向‘绝对真理’接近。”
 
2023年第4期
 
兔年春节期间,位于南京瞻园路上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张灯结彩。不少市民游客来此游玩,感受节日的浓厚氛围。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特色在于‘馆园合璧’,东侧是五进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为展区部分,西侧是有‘金陵第一园’之美誉的江南古典名园瞻园。这里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后为清朝各任江宁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等官员的府邸……”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魏星介绍。
 
自2006年起,她在这座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中工作了16年。在这里,她从馆藏文物文献中寻觅历史真相,用论文专著填补历史空白,以课题研究助力文旅融合。如今,她成为了一名“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思政教师,将历史研究融入课程教学,说年轻人的话,解年轻人的惑,领年轻人的路。
魏  星
 
走近文物背后的历史
 
魏星是安徽当涂人,小时候的她最喜欢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的故事。恢弘建制的天朝宫殿、骁勇善战的太平军将士、下落不明的圣库宝藏……这让她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好奇,也对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
 
2002年,她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师从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朱庆葆教授。研究生毕业后,她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太博”),成为一名专职研究人员。
 
能来到全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工作,让魏星觉得干劲十足。“我主要负责太平天国及晚清史料整理出版及展览展陈的内容设计。这让我接触到了不少重要文物,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故事。”
 
魏星印象最深的是陈列在展厅中央的太平天国黄缎绣龙马褂,这是太博的“镇馆之宝”。马褂用黄缎彩线绣成,在前胸、后背和两袖位置各绣有一条五爪团龙。团龙之间还有牡丹、蝙蝠、流云海水纹等吉祥图案,是目前仅存的太平天国高级官员服饰,弥足珍贵。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设有机构‘绣锦衙’,招募了大量匠人负责官员的服饰制作。这件马褂就是其中之一,体现了当时南京地区高超的刺绣工艺水平。”
太平天国黄缎绣龙马褂
 
而展厅内一件名为“太平天国石雕水池”的展品的身世更是神奇。文物专家判断它和南京大报恩寺一座消失的御碑相关。
 
“这件石雕水池,周身雕刻龙、凤、虎、寿等花纹,体积庞大,宽有两米左右,高有二三十厘米,专家们从石材的厚度、石头发红的颜色推测它应该是用一个残碑凿成。而什么碑才会有这么大呢?通常来说,只有皇家御制的碑刻才有这样的规模。”
 
魏星说,最为关键的是,文物专家们发现这件石雕上有依稀可以辨认的“妙、微、宝”等六七个字,而这些字恰恰能和史料《金陵梵刹志》里收录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碑文对得上。
太平天国石雕水池
 
魏星一次次震撼于文物和史料背后潜藏着的历史过往。她相信,在浩如烟海的馆藏文物和史料背后依然有很多秘密等着浮出水面,而她迫切想做这个“解谜人”。
 
微观视角发掘尘封往事
 
该从哪里入手呢?她的目光聚焦在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上。
 
吴煦是清代二品官员,他几乎全程见证并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用现在的眼光看,吴熙有‘收集癖’,奏折、禀报、往来公文,甚至连同僚请客吃饭的食谱、报销发票的单据、年节下属的礼单等,几乎无所不收。”
 
魏星介绍,这些被学界称为“吴煦档案”的史料共计数万件,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吴煦档案
 
在魏星印象中,学界对于太平天国的研究多少都会涉及太平天国战后的南京社会,但专门聚焦于太平天国战后南京城市的重建与管理问题的较少。她希望从“吴煦档案”入手,在宏观政治叙事之外,用微观视角关注这个城市。
 
她踏上了史海钩沉之路。很快,一个个尘封的往事逐渐浮现。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后,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欲返回自己的衙署办公,却发现这里已成了洪秀全的天王府,尽管被湘军一把火烧了大半,但是残存的雕梁画栋的建筑,遍布金龙的彩绘皆与清朝礼制不符。
 
“这在当时可是‘僭越’,有掉脑袋的风险。曾国藩哪有那么大的胆子?他只得找了个民房凑合办公,等衙署改造完成后才敢搬进去。”魏星说。
 
根据“吴煦档案”等史料,1864年8月,为开展战后重建工作,曾国藩设立了金陵善后局,其下设立金陵保甲总局。
 
魏星发现,由于战乱,很多人逃离了南京,战争结束后他们又想找回自己的房产。“金陵保甲总局起初就是负责检验这些居民的地契,以便维护重建时期的房屋归属秩序。后来这一机构也负责缉捕盗贼、维护治安等工作。”
 
1902年,清政府谕令各省仿效巡警制度,改保甲为警察。金陵保甲总局于是摇身一变成为金陵警察总局,这也成了南京最早的警察局。
 
魏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重建、纪念与叙事:太平天国战争后的南京地区》一书,成为学术界对太平天国运动后历史叙事的重要补充,得到了光明网、中国网等央媒推荐。
 
在朱庆葆教授眼中,“魏星的研究不失为一次有益的理性探索,为太平天国在南京的研究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篇章。”
 
为了历史研究进一步纵深拓展搭建一个学术平台,魏星还负责《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集刊的执行主编工作。正如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茅家琦先生在创刊号中写到的,作为历史工作者,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不断地在真理的长河中向‘绝对真理’接近”。
 
科研项目为文旅融合指路
 
在太博工作的16年里,魏星主持或主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人才资助项目《民国时期瞻园历史文化研究》及《基于文旅融合视域下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以南京地区公共开放场馆为例》让她印象深刻。
 
“以民国时期瞻园历史文化研究为例,选择这一领域是因为此前关于瞻园园内形制、造园艺术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瞻园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尚属于学界空白,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魏星说。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条线索出现在魏星面前,瞻园在民国时期曾是江苏革命博物馆。
 
“我问了不少专家,都说不了解这件事情。我意识到,又一块缺失的历史拼图就攥在我手上。” 魏星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最终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中找到了答案。
 
根据1927年12月2日中华民国江苏省政府第五次委员会会议议决请设江苏革命博物馆议案中显示,江苏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地,自清末以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故决定成立一所革命博物馆,陈列一切足以纪念的革命物品,以辛亥革命相关资料为主。
 
“博物馆起初办公地点设在头道高井2号(现丰富路一带),后于1929年1月迁往瞻园。” 魏星说,馆长陈去病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他带领团队征集辛亥革命文物,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并创办了馆刊《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用于发扬辛亥革命精神。
 
然而遗憾的是,1931年1月陈去病因年老体病辞职,江苏革命博物馆随之寿终正寝。魏星将自己的发现整理成《鲜为人知的民国时期江苏革命博物馆》一文,刊发在杂志《档案与建设》上。
 
在奋力填补历史空白之外,魏星也在思考着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18年以来,文旅融合成为时代热词,如何拓展博物馆功能推动文旅融合,成为包括她在内的博物馆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
 
魏星和研究团队在考察分析南京市部分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现状基础上,思考南京地区各类型博物馆等开放场馆发展思路和模式。
 
“我们认为丰富夜间服务内容和活动产品供给,打造新型夜间体验产品,激发博物馆夜间经济活力是个不错的选择。”
 
白天的瞻园是满园锦簇,夜晚的瞻园是诗情画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乐奏响,船坊楼阁间,才子佳人踏乐而行,恍若梦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牡丹亭》《梁祝》……市民游客在瞻园听一段婉转悠长的昆曲,觅一回越剧《红楼梦》中景,在夜幕下感受古典园林景致渲染出的丝丝柔情。
 
团队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宁聚博物馆——文旅融合视域下南京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一书,对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南京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2年9月,魏星来到南京晓庄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教师。
 
从史海钩沉的探索者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改变的是职业身份,不变的是对南京历史与文化炽热的爱。她说,要让这份爱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魏星(右)与学生交流
 
在讲授近现代史部分时,她会结合此前研究成果,与学生们探讨“南京在中国革命文化精神标识中的地位与影响”。
 
为了方便学生展开讨论,魏星拿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的8块汉白玉浮雕照片,请他们想一想有哪些内容是跟南京相关的?
 
学生们议论开了:浮雕“虎门销烟”背后是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浮雕“金田起义”体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它的等比例复制件就刻在太博大门口的照壁上。
 
浮雕“胜利渡长江”展现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伟大的渡江精神一直激励着南京人民勇往直前,奋力争先……
浮雕“胜利渡长江”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越来越多学生开始了解南京这座城市的革命文化与红色印记,他们也时常跟魏星分享对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看法。
 
“这些年轻人的想法时常给我以新的启发。” 魏星说,她正在进行的《江苏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研究》就是希望能将江苏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她不禁想起了朱庆葆教授在研究生开学第一课上说的那番话——
 
“历史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社会大书。它向人们叙述过往的事、先辈的人、曾经的路,这些曾经发生的种种虽然已经翻篇,但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今天、启迪着明天。我们阅读这部社会大书,是为了从中发现真理、把握规律、汲取智慧,走好未来的路。”
 
记者|芮天舒  编辑|祁   绩  摄影摄像|周   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