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王燕:文物修复,传承焕新

2023-08-11 11:17:57


 
王燕
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
“我想尽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有情怀有担当的文物保护人才,助他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让承载于文物之上的历史变成后辈宝贵的财富,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
——2023年第29期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内,平日喧闹的校园因暑假陷入了久违的沉静,只听得蝉鸣如沸,一浪接着一浪地在耳边回响。
 
副校长王燕打开文物修复实验室的一扇扇门,按亮一盏盏灯。
 
每一扇门背后的空间里,都是等待修缮的千年记忆。这里的文物珍贵且脆弱,需慎之又慎。
 
修复文物需要慢工出细活,但培养文物修复人才必须快马加鞭。王燕永远风风火火、步履匆匆。如何将专业价值传递给一批批年轻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修复师——她要做的事还很多。

 
 

燃起专业建设“三把火”
 
2006年,王燕从南方一所大学的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彼时,莫愁中专因承办“中埃文物古籍修复高端论坛”“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保护工作实践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专业大会,在国际相关领域里崭露头角。
 
在莫愁中专校园里转了一圈后,王燕毅然投了简历,成了文物修复专业的一名文化课教师。
 
“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出来,只要可行,我们无条件支持你。”校领导的话给了王燕“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的底气。她专门到南京大学样本库、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等地搜集资料,潜心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讲义。
 
4年后,王燕进入管理岗位。从老领导办公室出来,她一路眉头紧锁,感受到了重任在肩的使命和担心做不好的焦虑。“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王燕用《庄子》内篇·卷二中《人间世》的一段来形容当时的心境。
 
因此,一上任,她就迅速按下了专业的“建设键”,烧起了“三把火”。
 
专业要办好,师资力量是关键。
 
当时,系里只有3名专职教师,师资力量主要依赖于外聘。上任伊始,她就主张采用“双导师制”,即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相结合。为此,她向学校建议,建立了文物修复专业教研组,逐渐集聚了一批期待大展拳脚的年轻人,组成校内教师团队。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担任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中心负责人的书画修复师许存地,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古籍修复师秦德斌、“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的“90后”陶瓷修复师王静艺等。
 
紧接着,她又大胆提出“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改成毕业设计”。
 
王燕认为,文物修复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她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拟出了一份毕业设计要求,其中囊括了选题表、设计说明、设计过程图片记录、毕业答辩等,并强调毕业设计过程必须体现至少三项专业技能。
 
“我希望学生们不仅会实操,也会表达。”王燕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重温了一遍专业技能,理清自己的设计思路,而且为自己多年的学习留下了见证。


王燕(左一)在给学生上课
 
王燕的“第三把火”是对课程的调整。
 
尽管文物修复是与“旧”打交道的专业,但她坚持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为此,系里多次召开专家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淘汰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修订的行业标准重新梳理教材,并引进新媒体进课堂——
 
一个二维码出现在文物修复专业教材上。学生只需扫码,就可通过动画和视频了解文物修复的完整过程。
 
像二维码一样,王燕和她主导的改革也在接受外界的“扫描”和“识别”。
 
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成为诸多文博单位争相引进的展品;学校也成了“明星”,多次受到教育部职成教司等部门的表扬。
 
说起这些,王燕脸上露出藏不住的自豪。
 
 
许下文化传承的愿望
 
“每年,我的脑子里都会蹦出很多新想法,然后再努力把它们一个个变成现实,这让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王燕说,“如果当年没有那些想法,或许也就没有今天,更遑论明天。”
 
关于建设非遗学院、文物修复医院的愿望就是这样被“许”下的。
 
2013年,王燕到云南参加一场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座谈会,听着各地学校代表分享非遗技艺课程教学成果,她萌生了新的想法:“为什么不在学校里建一所以文物修复为基础、集纳南京各种非遗文化的学院,在传承文物修复技艺的同时也传承非遗文化?”
 
这个想法正好呼应了上级部门对学校的期许。2017年,南京市以莫愁中专为依托,挂牌成立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通过系统化的专业教育,解决传统非遗传承零散、单一问题。
 
学院的成立让业界为之一振。因为在此之前,师徒授业的“传帮带”一直是文物修复的传统。
 
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作协原副主席薛冰为学院的成立点赞,他认为原有的非遗传播中,有的师父不愿传或不会传,甚至不传全,而南京非遗学院的设立将实现非遗传承的规范化、标准化;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也憧憬地说:“南京非遗学院,肯定将成为南京手工艺大师的‘摇篮’。”
 
如今,这些话语已经成为现实。
 
2012年从学校毕业的刻经人王康,如今已成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90后”传人,经手修复的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妙法莲华经》《观景四帖》《无量寿经义疏》等;
 
今年30岁的李瑶瑶,毕业前是莫愁中专第八批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又到南京晓庄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到南京博物院实习上班。工作以来,数十件文物在她手中得以修复,其中最久远的是一件唐代的出土残片;
 
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出生于1998年的盛翊宸将清嘉庆年间的《庄瑶殿试卷》成功复制;
 
“85后”许继香,已经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20年,曾参与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的修复,如今的她是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中心的技术负责人,在“2019年全国古籍修复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而学校打造的文物修复医院,致力培养“三能型”(能诊断、能处方、能修复)“文物医生”,已经成为解决修复疑难杂症的高地。
 
在王燕印象中,数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几经辗转找到学校的文物修复医院,递上一个被小心翼翼层层包裹起来的布包,希望能帮助修复民间孤本抄本《古越族民歌》。尽管预想过文物的状况,但打开包裹的瞬间,修复师们还是暗自心惊:书本破损极为严重,很多书页大面积絮化,甚至无法翻阅,手一碰就碎。
 
修复师们会同专家进行了数轮“会诊”,最终决定由此前参与修复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的修复师担任“主刀”,并采用金镶玉改装方案。大家都明白,这场“手术”只有成功一条路,一旦失败,没有补救的机会。
 
仅仅是纸张的修复,就是一门大学问。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修复师首先要对书本的纤维做鉴定,确认它是竹纸、皮纸、麻纸还是草纸等;如果是皮纸的话要确认是什么皮,有可能是桑皮纸、构皮纸、三桠皮纸、楮皮纸……包括配纸的材质、颜色、厚度、韧性都要纳入考虑。
 
让王燕倍感欣慰的是,整本书的修复耗时两个多月,经过拆书、补洞、喷平、折裁、压平、装订等步骤后,最终焕然一新。


修复前后的《古越族民歌》
 
“鲜有人听过修复师的名字,但若没有他们,这些珍贵的藏品不知道还要在收藏室里沉睡多久,会不会在岁月的侵蚀下从世间消失?” 王燕说。
 
 
提醒自己“分秒必争”
 
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邱晓刚,是莫愁中专纸质文物修复课的首席教师。
 
“我国现存古籍众多,大量需要修复,然而古籍修复从业者大多年事已高。” 邱晓刚眼看着一批批修复者老去,他曾担心未来谁来接棒留住那一段段历史。看到王燕与莫愁中专校的老师团队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物修复中来,积极培养优秀人才,由衷赞许。
 
“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王燕时刻提醒自己分秒必争。出差途中,看着成箱的古画破损严重,还有数百片团成硬块的绢画,她觉得使命在肩。这些曾经璀璨的作品已经在库房里沉睡了上百年,“如果不尽快修复保护,它们可能损毁更严重,甚至无法挽救,太可惜了。”
 
几乎每个受访的学生和同事,都对王燕的勤奋和忙碌印象深刻。“她根本闲不下来。”一位曾与王燕共事过的同事曾这样打趣,“领导安排的事情都做不完,还整天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事儿’。”
 
虚拟仿真文物医院就是“找事儿”的其中之一。
 
文物修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即使了解了修缮技术,学生们也没有机会在真实世界中去亲手修复所有文物。王燕提出,能不能做一个虚拟仿真平台,用数字技术对修复过程进行更高精度的还原,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战训练。
 
带着这些构想,她和团队找到了相关的专业公司。
 
那段时间,王燕整日沉迷于虚拟仿真文物修复医院建设中。为了尽可能还原文物原貌,使得用户交互更加人性化,她和团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开了数次碰头会,一点一点搭建起了云端之上的“文物修复医院”。


虚拟文物修复医院
 
在这座位于数字空间的文物修复医院里,学生们可以不断精进自己的修复技能。他们不仅要从工具箱中几十种不同大小和材质的工具,以及质地、色泽和纹路不同的纸张、补绢、陶瓷等材料中挑选合适的选项,确定合适的清洗水温等,还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南北方不同气候环境下受损的文物……就和现实中修复师所做的一样。
 
“我想尽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有情怀有担当的文物保护人才,助他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让承载于文物之上的历史变成后辈宝贵的财富,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王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文物修复行业中,让那些从过去走来的文物,又拥有无尽的未来。
 
 
记者|张甜甜  编辑|芮天舒  排版|王   婧
摄影|王   婷  摄像|任瑶琳  剪辑|胡欣玥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