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周学:文学结情义,南京亦故乡

2023-10-20 11:15:00


周学
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
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紫金山秋天的叶,长江两岸的风;新街口如水的车流,玄武湖荷塘的蛙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铃,栖霞古寺的暮鼓晨钟;老南京‘干么事’的爽朗,‘阿要辣油’的利落……这些美好景象,正是南京被称为‘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酵母。”
——2023年第37期
 
 
走街入巷,临湖望山,南京遍地是名家的句逗标点、绝句华章——在老城南青石板上,《世说新语》里的名士风流步步遗韵,碧水悠悠的桃叶渡荡漾着王献之的《桃叶歌》,木兰舟畔桨声灯影里摇曳着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
 
每次去外地出差,青年学者、知名主持人周学都会很想念南京,想念这座文学之都,也想念他九华山脚下的书房。
 
那间书房几乎是以书为壁——一沓一沓的书高高地叠放着,从脚下绵延至桌脚、案头、墙边。竹笔浓墨饱蘸倚砚而待,字画一张挨着一张,从旧货市场上淘来刻着“宋齐梁陈(四个曾建都南京的朝代)”字样的雕版,被他珍而重之地挂上了西墙正中央。窗外,不远处便是鸡笼山,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曾坐落着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
 
在周学看来,文学是了解这座城市的最好方式之一。多年来,他策划百余场文化艺术活动(展览)、十余部书籍画册,对话百余位文化名家,希望让更多人以文学为舟,认识南京、爱上南京。

 
 

从“异乡人”到“南京人”
 
周学,本名戴学周。1976年,他出生在“一部《水浒》传天下,无人不知古沧州”的河北省沧州市。
 
一天,他在母亲的卧室里无意间翻出一本县志,上面记载着:“沧州戴氏,迁自江宁二龙岗一带”“迁大户实畿辅,沧州居民土著甚少,大抵皆外省迁至者”。600年前朱棣靖难,将南京城中有名的大家族迁徙到北京周边,用以充实人口。沧州当地的土著居民并不是很多,追溯起来大多是从外省搬迁而来的。而翻看了族谱、家谱后,他更加确认,沧州戴氏一家,便是来自南京市江宁区二龙岗一带。
 
“兜兜转转,600年后,我这个‘南京人’又回来了。”周学莞尔,打趣道。
 
2006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周学来到南京,担任南京广电集团首席主播、《直播南京》节目主持人。这是他的起点,也是他未来的方向——谁能预料,从此他就在这里扎下了根,生出浓浓的眷恋之情。
 
作为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播,周学成了离城市人间烟火最近的人之一。
 
每天,这座城市发生的新鲜、重点事件都会被第一时间汇总、精选后传递到他手中。新闻记者的镜头,给了他一面独特的“放大镜”。在电视荧幕的背后,他观察着南京的日新月异,也观察着百姓的柴米油盐;他思考着一座城的发展变化,也思考着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在周学看来,作为媒体人,要沉淀信息,站在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展现事实,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做一个稳定的‘变压器’,这是媒体人要坚守的初心。”


周学(左一)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也正是凭借着这份初心,他积攒下了丰厚的观众缘。
 
出门在外,往往坐上出租车听到的第一句问候就是:“你是主持人周学吧?”下出租车时的告别语则往往是:“我爱看你主持的节目,能不能让我免费服务一次?”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热情的南京人,问路时无论对方多忙都会放下事情告诉你。”周学笑得无奈又幸福,“一眼认出我的出租车司机每次都要周旋很久,才肯收我的车资……”
 
知其深,爱之切。南京,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源地,《直播南京》南京广电集团的王牌栏目,曾经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新闻栏目”,15年的职业生涯,从主持人到编采写,到总制片人,一线新闻人的经历让他更了解这座城市,也更从心底里热爱这座城市。
 
南京的博爱让他动容,而这座城市的文学气质更让他沉醉。
 
 
讲好文都南京的故事
 
2019年暑假,一家媒体邀请周学为南京文旅录一段推荐视频,观众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思来想去,周学最终选择主题定为讲解南京博物院馆藏宝物《竹林七贤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拼图在哪里吗?它就藏在我们南京博物院里,它的名字叫‘竹林七贤图’。数数看一共有多少块呀?哎,说好了不是七个爱搞恶作剧的人嘛,为什么多了一个叫‘荣启期’的人呢?”
 
如何讲好“竹林七贤”的故事,在他心里盘旋、打磨了好长时间。而如何讲好文都南京的故事,更让他魂牵梦萦。创建一档聚焦南京的深度融媒体人文艺术栏目,一直是周学的心愿。
 
“故事其实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讲得好,语境不同、时代不同、观众不同,能否讲到人的心里,需要我们一起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周学说,“一方面,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认认真真研究、归类、梳理前辈留下来的文学宝藏;另一方面,要响应民众需求,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体现文都应有的温度。”
 
2020年,正处事业巅峰期的周学毅然选择转身,全身心投入到深耕南京的文学土壤,讲好南京故事,放大南京“文学之都”的工作中去。
 
彼时,他的30余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含国家级)专业奖项,将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首届江苏四名人才“名主持”、第十一届“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青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青联常委等荣誉收入囊中;参与过央视、新华社、凤凰卫视、江苏卫视、深圳卫视、河北卫视等重要新闻报道与大型直播的主持及主创;涉足电视节目生产全流程,主持新闻类、评论类、社教类、文艺类、文学类、人文类等各类节目……
 
但周学想要有些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舞台变了,角色变了,但我做的事情没变,还是握着一只‘话筒’,向世界介绍这座‘世界文学之都’。”


周学在演讲中
 
“文都百家言”项目和“阅美南京”项目成为他实现梦想的渠道。
 
在“文都百家言”中,他邀请文学艺术界嘉宾,通过口述实录与对话等形式,从不同维度对南京文学的历史、文学南京的价值等进行解读,并通过全媒体进行分发传播。包括梁白泉、俞律、萧平、薛冰、冯亦同、胡阿祥、郦波、丁捷等知名人物都曾坐在他的对面,探讨文学。
 
通过“阅美南京”项目,他组织策划了一场场“文都品读会”,并以此为出发点,链接各领域学者、作家、音乐人、戏剧人、艺术家及诸多文艺社团组织,通过线上线下交互,以文会友、诗书相悦的方式,进一步延续“文都百家言”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


周学对话艺术家朱赢椿
 
“文都百家言”目前已制作完成20余期,在“学习强国”平台专栏上单条篇目阅读量达25万,在新华社客户端单条阅读量超过150万;“阅美南京”目前已完成9期,以《感悟苏东坡,吟诵千古风流》《“红楼梦”与南京的万千因缘》《苏作之美,从世界文明看江苏匠人》等专题,展示南京千年文学芳华……
 
 
让文学走近大众
 
很多人发现,“不当主持人”的周学反而比以前更忙了。刚完成“2023南京国际文学艺术节”的策划,他又开始琢磨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即使是在接受采访的间隙,他还在忙着筹备“阅美南京”项目的内容,和执行方协调确认现场细节,联络出席嘉宾……熟悉周学的朋友知道,“周学是在‘播种’,一种名为‘文学’的种子。”


周学参与策划“2023南京国际文学艺术节”
 
“实际上,很多文化瑰宝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挖掘和梳理。”说到这里,周学不禁加快了语速,“我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8月25日,紫金山入城余脉、古鸡笼山下东南角,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100周年之际,首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少儿美育发展论坛暨阅美南京《写给朱自清的一封信》主题文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作为阅美南京主理人的周学出现在台上,与扬州朱自清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朱自清嫡孙朱小涛,著名作家、朱自清研究学者陈武,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朱萍等,观看微电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追忆文学大家朱自清和他背后的文学故事。
 
“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具备‘把一个苹果打成一杯苹果汁’的能力。”周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学走近大众。
 
为此,他发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百人公益接力诵读计划,邀请大家朗读分享朱自清和俞平伯的经典文学内容。除了朗诵名家陈铎、作家叶兆言等名家外,更多的普通民众也参与到了这场“接力”中。每天,他的邮箱都会挤满从天南海北发过来的邮件。一位南京市民在信中告诉他,为了给自己“晒”到社交平台上的作品配写文案,他特意去查了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了解了很多当年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也发现自己身边早已习以为常的山水城林,背后竟藏了那么多美丽的故事。
 
“一篇文学作品,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抛过来的一根缆绳,借由这根‘缆绳’,越来越多的人登上了南京这艘船,进而亲近她、了解她。”周学说。




周学作品集
 
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的时候,周学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南京何以成为“文学之都”?
 
对方略一沉吟,便答道:“我有一种感觉,走在南京,就是走在历史里,而走在历史里,就是走在文学里。也许南京人会比较了解南京的历史,但南京为其他城市人所熟知的,更多还是因为南京的文脉源远流长。”
 
这样的南京,让周学迷醉,也让他毕生追随。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他觉得四处是鸿蒙的诗意。
 
“紫金山秋天的叶,长江两岸的风;新街口如水的车流,玄武湖荷塘的蛙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铃,栖霞古寺的暮鼓晨钟;老南京‘干么事’的爽朗,‘阿要辣油’的利落 …… 这些美好景象,正是南京被称为‘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酵母。”周学深情地说,“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异乡人’有多么爱南京,南京亦是我的故乡。”
 
 
记者|张甜甜  编辑|祁   绩  排版|王   婧
摄影|王   婷  摄像|任瑶琳  剪辑|胡欣玥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