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许薇:创新表达,“舞”出中国好故事

2023-10-27 14:06:35


许薇
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如今中国舞蹈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这既源于中国舞蹈自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年轻舞者对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古典舞蹈的传承,更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用舞蹈这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第38期
 
 
一支舞能承载怎样的故事?
 
大幕开启,巫女摇着铃铛掀开川泽湖泊的面纱,不息回荡的猿鸣声将人们带到了几千年前的南京。从远古初生、脉承汤山,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由天下文枢、儒风浩荡,到凤箫声动、玉壶光转,85分钟的时间里,近70位演员穿越古今,展现了一个饱经风雨但满怀生机的南京。
 
这是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打造的原创舞蹈诗剧《南京轶事》,由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舞蹈家协会执行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许薇担任编剧及指导。
 
“舞蹈是舞剧的核心语汇,是舞剧灵魂的载体,我们做的就是用好舞蹈语汇说好南京的故事。”从事舞蹈教育工作24年,许薇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与创作一线。她尽心尽力地指导师生进行舞台精品创作,全心全意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舞出属于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华章。

 
 
 
舞蹈语汇融中西经典
 
舞蹈学院是南京艺术学院大家族里最年轻的院校之一,前身是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于1970年成立的舞蹈科。在校工作24年,许薇见证着它的发展壮大。
 
“1999年,我从北京舞蹈学院本科毕业,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工作。当时校领导正在筹备新学科的建立,我和同事一边进行教学,一边参与筹建工作。” 许薇说。
 
2000年1月,南京艺术学院恢复舞蹈学科建制,并于当年开始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专科生;2004年3月成立舞蹈系并独立建制,又经过三年的孕育发展,于2007年6月8日,更名为舞蹈学院。
 
舞蹈学院的成立,对许薇和同事提出了新要求。为培养出“文舞”双全、“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他们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搭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坚持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尤其在“学院派”原创舞剧领域持续探索。
 
而让许薇印象深刻的是在2012年百年校庆之际推出的舞蹈学院首部原创舞剧《潘玉良》,这部舞剧由她担任编剧。


舞剧《潘玉良》剧照
 
从青楼女子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生,再到旅法回国后的美专教师、中国近现代女画家,被誉为“一代画魂”的潘玉良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但以舞剧的形式重新塑造这一角色,在国内尚属首次。
 
许薇解释:“舞剧创作不仅涉及文学剧本的创作,更涉及舞蹈编舞、音乐和舞美的创意和创作。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将美术题材与舞蹈语言相结合,呈现在舞台上。”
 
在仔细翻阅潘玉良的相关资料,分析此前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许薇认为,潘玉良本人的艺术成就,在于她中西合璧的融合探索。“她的画风是将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现代画派乃至中国风格的有机融合,因此在设计舞剧动作时,就应该让中国舞和现当代舞元素自由大胆的融合运用,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服务,不拘泥于某一舞种语汇,形成特有的舞蹈语汇的魅力。”
 
在这样的思路下,展现潘玉良人生的前半段,舞剧语言中的中国舞元素偏多,根据情节发展,时而有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形态,时而有民间舞的韵律体态,而在其求学、反叛、出国深造的人生进程中,逐渐加大其现代舞的语言成分,舞蹈动作语汇与人物的思想性格成长同步发生变化。
 
“舞剧第四幕,潘玉良在异国思乡、如痴如梦作画的舞段中,我们又做了巧妙的‘回归’,在舞蹈动作中糅入更多的中国古典舞语汇,隐喻了女画家对祖国的思念和对自身东方气质的认同。”许薇说,舞者将身体化作飞舞的画笔,转、腾、拧、曲如同浓墨重彩的涂抹,将潘玉良痴迷作画的“疯狂”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舞剧《潘玉良》从构思、创作到排演历时两年多,仅创作编舞及修改打磨就有一年有余的时间。它上演后引得了各方关注,也让许薇对“学院派”舞剧的创作特点和创作规律有了更深的把握。
 
“‘学院派’舞剧创作之所以称为‘学院派’,是因为它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性、观念实验性,具有非商业化的特征,并且通常为师生通力合作下的产物。” 许薇说,剧中的舞美设计部分来自设计学院的支持,音乐来自音乐学院教师的创作;服装及灯光设计还充分依托专业艺术院团(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资源。除此之外,舞蹈学院内部各个系科对于舞剧的创作也分工细致,在当时学院领导的带领与统筹下,舞蹈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的多名教师共同担任舞剧执行编导,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担纲舞剧表演,通力合作使得舞蹈学院首部原创舞剧得以演绎呈现。
 
 
舞蹈诗剧写意城市变迁
 
这两年,脱胎于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爆款”,以此为代表在全国掀起了一阵观剧热潮。许薇敏锐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换、舞蹈语言的诗意构建都是值得深思与钻研的方向。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曾说过,舞蹈诗剧强调‘诗歌意象’,这是它区别于舞剧最本质的基点。”许薇认为,这意味着舞蹈诗剧的创作,需要采用更加“写意”的视角,以“诗性”呈现引起共鸣。
 
她参与指导的作品《雨花石的等待》,以雨花英烈许包野与妻子叶雁苹的故事为创作背景,于2020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古典舞奖。这是江苏省地方舞蹈首次荣获该奖项。


许薇(右三)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颁奖典礼现场
 
“舞台上,叶雁苹默默等待着爱人,过程中,有等待、有回忆、有憧憬、有失落。最终内心受不了煎熬时,她向组织写信问询丈夫的下落,当得知丈夫早已牺牲后,心如刀绞、万般痛苦,但当她擎着那枚象征理想与信念的红五角星,并将其在群舞演员手中不断传递,这就是革命信仰力量的体现。”许薇说。
 
在舞台上,要想感动观众,首先得感动自己。参演这部作品的都是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表演专业古典舞方向的同学,平均年龄不到20岁,为了让这群年轻姑娘快速入戏,许薇和同事带她们去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地采风,学习雨花英烈精神,集体观摩红色题材的电影,写心得体会,在荷花奖赛前,还组织她们观看影片《夺冠》,以中国女排精神激励她们不畏艰难,勇夺佳绩。
 
“让我欣慰是,姑娘们很快就找到了感觉,从最初的排练到第一次登上‘荷花奖’大赛的舞台,她们实现了自我超越。”许薇说。


《雨花石的等待》剧照
 
在指导《雨花石的等待》的同时,许薇也将精力投入到另一部舞蹈诗剧《南京轶事》的打磨中。
 
“我们撷取了历史中与南京相关的典故、事件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从唐代金陵城市井场景到1937年的守城群像、再跨越到当今南京城市建设的新面貌,用串烧式的、舞蹈片段连接的方式来呈现一种时空的穿越,从古通今。”许薇说,“虽然这部舞蹈诗剧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但是非常接地气,并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
 
剧中的《南京符号》篇章主要反映新时代南京面貌,其中《地下23米》舞段的设计让许薇最为念念不忘。
 
“南京地面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地下23米则有肩负使命的地下工作者往来穿行。这一段落取材于现实人物——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公司全国劳动模范陈德风。”许薇说,舞段以全景式数字媒体与舞台表演合为一体,以男子独舞表现在新灯影的科技创新中,共同描绘出“强富美高”新时代中的南京图景。
 
2021年,《南京轶事》从南京艺术学院小剧场走到校外大舞台,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惊艳台下观众。该作品荣获2021年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长剧类)剧目一等奖,成为2021江苏省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剧(节)目资助项目。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在点评时表示,《南京轶事》跳脱出其他讲述历史的舞剧,采取了更加亲切的叙事角度,以一个个不同时期南京人的角度,展开这样一场跨度千年的史诗对话,是一部百姓的舞剧。
 
 
舞蹈研究引领创意无限
 
如今的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设有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4个本科专业;其中,“舞蹈学”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师生原创舞蹈作品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创作奖、表演奖、优秀奖等100余项,获奖师生达200人次。


许薇在指导学生
 
对于许薇来说,成绩是动力,更是压力;荣誉是鼓励,也是考验。创新突破的步伐一刻都不能停。
 
在学术研究方面,她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舞蹈学”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舞蹈评论”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参与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课题《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史》;主持多个国家级与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
 
不久前,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数字技术背景下舞蹈创作交互表达研究”,将目光聚焦于舞蹈+科技的落地应用上。
 
“大家或许还记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闪亮的雪花》节目,一群手托和平鸽的孩子在场地上追逐着飘逸的雪花,把人们带入浪漫而温馨的世界。每个孩子脚下的雪花就是实时交互技术所创造出来的。“许薇说,这给了她很大的触动,今后如何将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舞剧与舞蹈编创中,如何实现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许薇介绍,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强调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改革,提倡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舞蹈学院之前与传媒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和电影电视学院等已有合作,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比如演员在LED大屏幕前面舞蹈时,屏显内容和演员可以实时互动,助力舞蹈意境的营造,这早已超越传统的演员配合MV舞蹈的阶段。
 
“我们还尝试将运动捕捉设备安置在舞蹈演员身上,搭配人体运动软件,实现动作捕捉效果,通过计算机对舞蹈动作进行编码,从而在虚拟空间生成更具想象力的数字内容。”许薇表示,这些技术有的已很成熟,如果能自如恰当运用,舞蹈编创技术将会进一步突破,从多维度提升舞蹈的语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如今中国舞蹈的‘能见度’越来越高。这既源于中国舞蹈自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年轻舞者对经典作品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舞蹈文化的传承,更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用舞蹈这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许薇说。
 
 
记者|芮天舒  编辑|祁   绩  排版|王   婧
摄影|王   婷  摄像|任瑶琳  剪辑|胡欣玥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