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朱晓露:以创新致初心 勇敢再出发

2023-11-17 10:31:57


朱晓露
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
“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瞭望者,更应该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属于我们的战场上,我们要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2023年第41期
 
 
2023年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一大早,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发展中心区街事业部主任朱晓露的手机就被各类“记者节快乐”的信息占据。
 
但在她看来,这一天与平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不是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就是奋笔疾书于办公桌前。
 
“对记者节最好的庆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守中做好每一次采访,于创新中写好每一篇稿件,把作品写在金陵大地的青山绿水间,面对新的任务,义无反顾地翻山越岭,再一次勇敢出发。” 朱晓露说。
 
在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工作近20年,她从政法记者成长为部门主任。从文字到影像,从线上到线下,她耕耘在新闻现场第一线,在这座城市里书写青春赞歌;通过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是记者,也是“专家”
 
2004年,朱晓露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毕业,来到南京日报社社会新闻部工作,负责政法条口。
“当时带我的老记者说,公检法部门都有人跑了,唯独律师事务所这一块还是空白,可以交给我来开拓。可我并不认识律所的人,该如何入手呢?”就在朱晓露感觉“两眼一抹黑”之时,她看到桌上的一本南京电话黄页,翻开一看,各大律师事务所的联系方式都在其中。
 
她给自己定下了个小目标——每天照着黄页上的号码给五个律所打电话。“一开始被拒绝的次数确实不少,可也有一部分听我是南京日报负责政法报道的记者,同意跟我聊聊。”
 
朱晓露深知,自己身处的平台只是跟采访对象建立联系时的“敲门砖”,能否真正获得他们信任,还得靠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
 
“一个合格记者要成为自己报道领域的内行,即半个专家。”朱晓露说,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如果感受到记者对其所在领域生疏,便不愿多谈。因为只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隔靴搔痒”般不专业的提问。
 
为了锻炼“脑力”和“眼力”,提高法律素养,她购买了法律相关的书籍,自学了《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一到周末,就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听法学讲座,抓住每一次“充电”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晓露过硬的专业知识让她获得了法律界人士的信赖,不但遇到疑难案件愿意与她探讨,还邀请她担任法院的人民陪审员。
 
都说脚板底下出新闻。朱晓露深入一线,时刻“在场”。2005年底,交通十分不便,为了报道一场影响力大的车祸案,她在报社办公室沙发上睡了半宿,凌晨4点半就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到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案件审理。
 
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反映在笔力上。朱晓露不断探索,将晦涩、生硬的法条融入新闻稿件中,让读者既读到了新闻,又掌握了法律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朱晓露的付出让她在业界成了小有名气的“专家型记者”,重磅新闻线索纷至沓来。
 
2006年,一位律师朋友告诉朱晓露,自己代理了一个大案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状告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
 
这位律师介绍,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险拍摄的纪录影片《南京暴行纪实》,真实记录了南京城南门东新路口5号两家平民11口人惨遭杀害的情景,其中幸存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当时年仅8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1998年,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和同为日本自由史观会成员的松村俊夫,分别通过日本展转社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和《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本书。在书中,夏淑琴等人被描述成了“假证人”,并指其编造事实。
 
2000年,夏淑琴就此在国内法院对两名日本右翼作家提起侵犯名誉权诉讼。没想到对方倒打一耙,在东京地方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夏淑琴在中国法院的起诉事实“不存在”。2006年,南京律师团赴日本应诉,并与日本当地律师团一道,发起了对日本右翼作者的反诉。
 
“我持续关注着这一案件的发展,光律师事务所就跑了十几次,跟着律师团队一起研究史料、翻阅过往卷宗,还采访了夏淑琴老人。” 朱晓露回忆,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老人激动地表示“为什么他们要歪曲事实?你们记者一定要帮我们说明真相”!
 
朱晓露和同事将所见所闻撰写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案系列报道》,获2007年度南京市报纸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2009年,日本最高法院对夏淑琴名誉权案作出了终审裁定,判处《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作者和出版社赔偿夏淑琴400万日元。朱晓露及时刊发消息《夏淑琴获日本右翼赔款400万日元》,获2009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同年,她还因宣传业绩突出,被评为江苏省“五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
 
 
要“追新”,更要创新
 
2016年,朱晓露进入南京日报社新组建的区街新闻中心工作,次年年初,她担任该中心副主任,负责江北新区、浦口区、六合区的新闻报道和形象宣传工作。
“我所负责的片区都很偏远,像六合区的不少街道去一趟,来回就要两个小时。” 但她不畏辛苦,克服条口偏远,努力挖掘新闻线索,在同质化的工作中找共性、找亮点,创新新闻报道角度,提高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2019年7月下旬的一天,浦口区召开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会,朱晓露和同事前去报道。“十里造船带”“长江大保护”这两个关键词一下就戳中了朱晓露的兴奋点,她渴望挖掘桥林街道的造船产业集聚区——十里造船带整治的背后故事,于是前去桥林街道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负责人告诉朱晓露,21世纪初,浦口区乌江镇发展造船业,武家嘴、正屿、永华等大企业的入驻让“十里造船带”逐渐被世人所熟知。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造船业逐渐低迷的同时,一批混凝土搅拌站、砂场乘虚而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2012年,桥林镇和乌江镇合并为桥林街道,随着后来“环保风暴”来袭,这场“江岸保卫战”便随之打响。
 
“在了解相关背景后,我决定以十里造船带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进行报道。通过它的兴起、衰落、整治、改变来反映浦口区如何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朱晓露和同事多次前往桥林街道的整治现场了解相关情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好的新闻稿件需要“上接天线把方向,下接地气暖民心”。朱晓露说,下接地气,考验的是记者采访功力是否扎实。但与“接地气”相比,“上接天线”似乎更难。为了更好地将造船带整治工作与当下重点工作紧密结合,采访回来后,她和同事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部分的“金句”及其背景,最终为稿件确定了主心骨——拆除十里造船带,就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


整改前后的十里造船带
 
在历经一周的打磨后,《守护碧水,浦口拆除十里造船带》初稿出炉。但朱晓露并不满意,觉得稿件有点“头重脚轻”,船企贡献部分内容太多,带来的污染问题描写较少,街道展开整治的部分缺少细节,没有故事。
 
针对这些问题,她联系采访对象进行补充采访。但在第二遍修改完成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整个稿件没有作为被拆方的船企老板“出镜”,她多次联系采访,却屡屡遭到拒绝。 
 
转机发生在几天后。当时,朱晓露在永宁街道不老村老年公寓采访浦口养老产业,采访结束时她随口问了公寓负责人一句:“在从事养老行业前,您做什么工作呢?”“我以前在桥林造船带工作,你知道那个地方吗?”
 
“那您是船厂负责人吗?”“是的。”这位负责人肯定的回答让她顿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加入了负责人这个人物,稿件终于“圆满了”。
 
2019年8月19日,经历多次打磨的《守护碧水,浦口拆除十里造船带》在《南京日报》头版刊发,引发广泛关注,国内多家新闻门户网站和新媒体相继转载。2020年,该篇通讯获得第23届江苏新闻奖。
 
近年来,朱晓露策划刊发了《136户渔民上岸 每天3000斤江鱼还水》《江北新区:更大力度发展“研创经济”》等反映各区特色的稿件;采写的《网格化治理的南京探索系列报道》获2019年度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为了“长江天使”的微笑》获2020年度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
 
“回忆起这些稿件,从获取信息到确定选题,从联系采访到撰写稿件,每一幕场景像是电影回放一般,帧帧都是‘超清画质’,每一幕都是我们践行‘四力’、讲好故事、写好新闻的见证。”朱晓露说。
 
 
育新人,发力新媒体
 
如今的朱晓露担任发展中心区街事业部主任。从政法记者到时政记者,再到走上管理岗位,朱晓露的工作内容始终在变,但不变的是她用于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突破的心。近年来,在完成部门各项工作的同时,她将更多精力放在“育新人”上。
在朱晓露眼中,区街事业部是一个年轻且充满朝气的部门。员工不少都是“90后”。她不但帮助他们思考选题、寻找写稿角度,更加注重培养他们持续学习能力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部门定期开学习会,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以及其他媒体的优秀策划。同时,部门着力为年轻人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和锻炼机会,采用鼓励式培养模式,让他们敢为敢闯敢干敢创。”让朱晓露感到欣慰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这些年轻记者迅速得到成长,现在每人都能独当一面,时不时用亮眼的融媒产品给她带来惊喜。
 
朱晓露介绍,去年,这群团队里的年轻人与浦口区合作,聚焦当地人文风貌、能工巧匠等选题,推出了《极美人物·浦口》融媒体产品。
 
他们寻找到了南京市葫芦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人称“葫芦爷爷”的张苗。报道了一位老人如何通过20年不懈的努力,以匠心和专注为文脉传承薪火,让一个古老的画种发出了应有的光芒。


张苗在绘制葫芦画
 
他们深入浦口区老山林场,与护林员邢庭誉一起巡查山林,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一代代护林员将青春献给老山,用坚守兑现对绿水青山的承诺。
 
他们采访浦口区浦爱同行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朱金政,为他在困难和不易中有了“拥抱生活、无惧风雨”的生活热情,在自强不息、砥砺奋发中磨炼出了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而感动,更看到了他帮助挖掘残疾人的特长,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聪明才智做出的努力……
 
唐三琦是2019年加入团队的“新鲜血液”,在她看来,近几年最大的提升就是实现从传统文字记者到“融媒熟手”的转变。“在朱主任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操作无人机、自学了视频剪辑,尝试用更多元的呈现形式打造融媒产品,在一次次的项目实践中,加深了对‘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的理解。”
 
以创新致初心,勇敢再出发。在朱晓露看来,团队能探索的还有很多。“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瞭望者,更应该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属于我们的战场上,我们要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记者|芮天舒  编辑|祁   绩
摄像|任瑶琳  剪辑|周   韬
排版|王   婧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