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陈维:铁笔篆南京,方寸显深情

2024-03-11 10:20:35



金石无言,刀笔有情。印面虽小,乾坤至大。我乐于此道,不舍昼夜。


 

走进栖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维的工作室,目之所及是各种篆刻作品,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息。

陈维正伏案篆刻。

他左手持一方寿山石,右手紧握一把篆刻刀,一番刀石相击之后,一枚龙形图案的印章大功告成。

“我刻的是一方‘肖形印’,它在汉代以前非常流行。印章上的龙,灵感来自古代瓦当上的图案,在设计时又融入了国家级非遗南京剪纸的特色。” 别看刻得很快,陈维在设计这方印时构思了几天时间,创作方案修改了很多遍,最终才能手起刀落一气呵成。

在篆刻这条艺术之路上,陈维已经走了快30年。对他来说,每天最享受的就是拿着刻刀,心无旁骛在印石上飞刀走石。每当篆刻的作品第一次正式钤盖的时候,他都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瓷都出生的“小小篆刻家”


陈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擅长刺绣的妈妈学习画画。“画好了要题字,我就去练书法;提完字感觉还缺了点什么,一想少了一方印章。”他开始动手刻印,最初在泡沫、塑料上刻,再后来尝试了橡皮、木头,最终发现还是要用石头刻。

在旁人眼中,一个孩子沉迷于篆刻,未免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好在家人对他的爱好非常支持,父母宁愿吃穿差一些,也要给陈维买篆刻材料和工具。

家人的理解加上自己的努力摸索,陈维的篆刻水平提升得很快。2001年,13岁的他向第五届“静鹤斋”国际小书法家评奖活动提交了作品,获得了“优秀小篆刻家”称号。

江西省的学生刊物《初中生之友》为此来学校采访,并以《小小篆刻家》为题报道了他学习篆刻的经历,这让陈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求艺之路。

2008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后,他开始对书法篆刻进行系统正规的学习,并利用假期到各地拜访书法篆刻名师。他常常白天向当地名家请教学习,晚上在夜市摆摊售卖自己做的陶瓷小首饰赚路费。

陈维边学习边思考,如果将篆刻艺术与陶瓷艺术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经过对书法篆刻史的深入探究,陈维总结出一条规律,即材质的转换将会对艺术的创新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他开始涉足陶瓷印章的研究和创作。

陶瓷印章古已有之,至今有不少出土的先秦陶印及陶文,但这些珍贵的印文化很多年来并未被艺术界关注。陈维独辟蹊径,以古陶文为研究对象,根于传统,不断创新,以陶瓷材质为契机拓展篆刻新的语言。


陈维在进行篆刻创作
 

在尝试创作之初,压泥、制坯、做纽,他每日工作17个小时以上,常常凌晨以后才休息。哪怕是寒冬时节他也坚持探索,手上常常被湿泥冻伤。经过长期的实验,他克服了瓷印变形、开裂等问题。

“技术问题解决后,我就打算用陶瓷打造一组印章。印章题材选择的是中华家风。”陈维认为,好的家风能给家庭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兄弟团结、全家幸福快乐。它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也事关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

陈维从中华民族的经典家风家训中选取56项内容进行创作。他希望用56枚印章代表中国各个民族,寓意民族团结共进。2018年2月,这组《陶瓷印中华家风组印》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支持,也让陈维在篆刻界获得众多赞誉。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魏杰先生认为“这组作品将家风文化的思想之美、篆刻文化的金石之美、陶瓷的材质之美结合在一起,传承了中国优秀的家风文化,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


用篆刻弘扬南京文化

2016年,陈维决心去新的城市发展。“我想做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想继续推进自己的篆刻事业,想找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扎根。最后发现南京最符合我的要求。”他来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开启了自己教学相长的新征程。

小时候,陈维从书本上了解到南京曾拥有“金陵四十八景”,遗憾因时过境迁,不少景点已无迹可循。可到了南京他发现,这里新貌佳地引人入胜,“新金陵四十八景”已经深入人心,便踏上了跟着美景游南京之路。中山伟陵、孝陵香雪、十里秦淮、幕燕长风、玄武烟柳……一处处景色让他流连忘返,也激发了他通过篆刻展现南京之美的兴趣。

“2017年,我开始了《新金陵四十八景组印》的创作,每一方印章都倾注了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爱。”陈维举起一方名为“十里秦淮”的印章,介绍起他在书法、章法、刀法上的匠心。

十里秦淮印章钤盖效果
 

在书法上,他巧妙地采撷大小篆的字形,典雅方正,均匀流畅,气魄宏大;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章法”上,他打破了传统四字印章每行两字的布局,将整个印章画面分成三等分,新意十足。

“很多人问我,印中的‘淮’字,作为偏旁的三点水怎么挪到‘隹’的下面去了?我跟他们解释,我这方印创意来自先秦的古玺,这样的写法符合当时的书写规则。”陈维表示,设计上不管如何创新,有两点是不能动摇的——符合章法规律和文字规律。

在刀法上陈维也有自己的风格。通常篆刻家刻印,都是一刀刻去,一刀刻回。只有“胆敢独造”的齐白石一刀下去,绝不回刀。“我的刀法介于两者之间,算是‘一刀半’,即回刀只回半刀。这样可以保留部分粗粝的感觉,在钤印的视觉效果上更显传统书法的韵味。”


《新金陵四十八景组印全家福
 

《新金陵四十八景组印》获批“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项目资金扶持,并获得了南京艺术基金资助。2021年,由这套组印相对应的原钤原拓版《陈维篆刻新金陵四十八景印谱》出版,印谱由著名书法家仇高驰题签。

“来南京后,有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最大,一位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我的博导孔庆茂教授,孔老师学识渊博,指导我做学问、写文章,深入传统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堂奥。另一位是仇高驰老师,仇老师指导我进行书法篆刻创作。我入选‘江苏省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他是我的导师。他认为‘印虽小道,却有乾坤。陈维篆刻,做得真好’并寄语我‘不忘初心,传承好篆刻文化’。”艺坛前辈的鼓励让陈维动力十足,他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用篆刻弘扬南京文化中去。

陈维如今住在南京的浦口区,对浦口了解越深,越感到此地文化氛围浓郁。他发现摄影书法表现浦口的多,篆刻表现浦口的少,于是用半年时间创作了一套浦口文化组印,并委托金石印坊制作了一批线装影印版印谱《印说浦口》。

“印章一共36个,从风景之美、文化之魅、美食之味三个角度入手,题材包含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西楚霸王、一代草圣……”他意在通过作品表现浦口方方面面的美,让篆刻跟地方文化结合起来。

陈维表示,这次的探索也形成了可复制可延展的创作模式。目前他正在栖霞区等多个南京市辖区采风,希望打造“印说栖霞”等一系列的作品,系统性呈现南京文化之美,表达对这个城市的炽热情感。


创新授课方式,让年轻人爱上篆刻
 

多年在篆刻领域深耕,陈维的艺术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如今他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2023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南京印社副秘书长、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栖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近年他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南京艺术基金等项目,编著书法教材2部,发表论文多篇,入选“江苏省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及北京大学“国家艺术基金书法理论评论人才培训项目”,作品多次在文旅部、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主流展览获奖、入展,曾获江苏省文艺大奖·书法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青年书法“江左风流奖”,应邀在CCTV讲解书法篆刻。

同时,身为高校教师,他愈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这门传统艺术。为此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让篆刻更好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我当年开始学篆刻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先临摹50方汉印。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50方印还没临摹完一半,对篆刻的兴趣已经没了。”陈维认为,针对新一代学生的特点,需要转变教学方式,用“实操兴趣项目”培育他们对篆刻的热爱。



陈维给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研究生上课
 

他给学生上的第一节篆刻课就是教学生刻自己的名字章。学生们刻得虽然很粗糙,但也很有成就感。陈维趁热打铁,第二节课教学生刻家人朋友的名字,并鼓励学生将刻好的印章带给家人分享;第三节课让学生刻自己喜欢的句子,诗词、古文、歌词,甚至是流行语都可以。

他更鼓励学生将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思所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镌刻入印。“比如前段时间栖霞区书法家协会组织郊游,同行的有位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女企业家。我联想起了《诗经》中有相似描写的句子——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于是把《诗经》里这句话刻成了印章发到了公众号,竟然成了小热门。”他常常把生活中与篆刻有关的趣事分享给同学们。

靠着全新的授课方式,陈维的篆刻课不仅获得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喜爱,不少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来“蹭课”。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于文惠的同学,数学专业的,听过一次篆刻课后很感兴趣,要跟着我学。”陈维说,于同学后来经常跟他交流篆刻方面的技艺,也时常发作品请他指点,短短半年时间就学有所成,创作的作品获得了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一等奖。

金石无言,刀笔有情。印面虽小,乾坤至大。如今的陈维,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在培育篆刻艺术人才的征途上孜孜不倦。

在陈维眼中,篆刻艺术之高度取决于篆刻家对质朴无华追求的程度,其既是篆刻作品之品格,又是篆刻家人格之境界。他乐于此道,不舍昼夜。
 

文|芮天舒  编辑|祁绩

排版|王婧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