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杨冀元:匠心传承 寸锦寸金

2024-03-29 14:50:49



我希望通过剖析当代生活方式、艺术审美、消费情景,留住云锦技艺,让云锦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皆可触及的美物。

南京建邺区茶亭东街,距秦淮河不远处,坐落着一栋高约6层的古朴建筑:门头琉璃黄瓦,墙体经纬交织。它就是有着1600多年手工织造历史的南京云锦“火种”保存地——南京云锦研究所。

杨冀元是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部的负责人,也是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在工作间里,她绘制纹样设计的意匠图(手工轧制纹版前的重要工序),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台灯的光照亮着她的脸庞,也照亮着她那颗传承云锦的匠心。

“云锦,灿若云霞,寸锦寸金,是南京的城市名片,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正向美好未来奔去。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门传统工艺。”近年来,杨冀元设计的云锦作品,既有古代云锦代表作的复原之作,也有不少继承传统+现代时尚+生活气息的新产品。她希望通过自身的创新探索,让南京云锦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意匠绘制打造云锦精品

2006年,25岁的杨冀元离开高校实验室,来到南京云锦研究所工作。她最初是在仓储部担任管理员,每天都跟云锦织机相关的各种零件打交道。

杨冀元介绍,生产云锦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机身、花楼、开口机构、打纬机构、送经卷取机构五大部分共计1924个零件组成。各部分机件名目繁多,云锦艺人世代相传,多为口头俗名,如鼠尾、牛眼、虎口、龙骨、马齿、羊角、狗脑、猪脚等。

“每天都有同事来我这里领取织机的零件,促使我投入大量时间去了解云锦。在这过程中我渐渐爱上了这门传统工艺。”在仓储部干了小半年后,杨冀元进入意匠部。

所谓“意匠”,指的是云锦生产中的一个工序,即将设想的意象意境转化为工匠能执行的图纸。通俗一点说,设计师需要用经纬交织的点把要表现的图案呈现出来。这一环节类似十字绣的图案设计,只是经纬原材料及最终落地的工艺有所不同。

“意匠是纹样设计里的重要部分,很有挑战性。记得初学时要设计一个圆脸娃娃,光是脸的部分我就画了三天。”在艰难的起步阶段过后,杨冀元凭借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在意匠时采用电脑绘图,提升了设计效率,打造了一幅幅精美的云锦作品。

 

2009年,杨冀元参与合作设计了云锦作品《万寿中华》:一艘巨型龙船迎着红日昂首奋进在滚滚波涛之上,象征着各个民族的56只丹顶鹤围绕着龙船四周翩翩起舞,大海、远山、彩霞交相生辉,岸边有千年松柏等珍奇花木。此件南京云锦研究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作品被送至北京,成为人民大会堂第70号藏品。

《万寿中华》人民大会堂藏(局部

 

在杨冀元眼中,设计一款云锦作品远不是绘制一个印花图案这么简单,需要熟悉多种工艺,并将它们与纹样进行有机结合。“比如《万寿中华》在采用圆金线、扁金线、真丝和孔雀羽等珍贵原材料的同时,还用了鸵鸟毛。同时,采用超宽织机和‘双人双挑’的突破性工艺手法,织造难度极高。”

她和团队共同合作设计、参加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的作品《蒙娜丽莎》,也是多种工艺集合的代表。

《蒙娜丽莎》是油画作品,人物的脸部有面纱,这用织物该怎么表现?油画作品的过渡色非常多,但云锦织物的线条边界感十分清晰,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设计前期挑战重重,但杨冀元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翻遍云锦相关工艺的书籍,进行多次的尝试,联合团队里的二十多位设计师、4名织造人员,最终耗时6个月,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云锦面料上得到别致的呈现,南京云锦版《蒙娜丽莎》惊艳世界。

 

文物修复汲取设计灵感

2010年前后,杨冀元用云锦做了大量中国传统图案的复原和复制。在这一过程中,她经常去博物馆、艺术馆参观学习,凝聚着古人智慧的一件件文物,给予了她设计云锦的灵感。

乌纱帽如何做到有支撑力的同时又那么轻?没有现代的剪裁工艺,丝制衣服胸部的凸起该如何展现?杨冀元觉得,要想更好地传承云锦,或许可以从学习古代丝织品文物修复来入手。2013年,她进入国家文物局纺织品文物修复培训全日制进修班,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从周一到周六,我基本每天凌晨两三点睡,七点起。白天在实验室做修复,晚上十点多结束,吃完饭后回到宾馆写当天的修复日记 ,就这么连续熬了三个月。”2013年下半年,杨冀元还到广西民族博物馆,修复了两件馆藏文物——牛戏服和帽子,至此圆满结业。

具备了专业的技能,杨冀元开始着手文物修复的相关工作。2017年,她和团队接到湖南省博物馆委托的国宝级文物“直裾素纱襌衣”的复制工作。

回忆起与素纱襌衣的初见,杨冀元印象深刻,“这件文物距今2000多年,1972年由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它面料特别轻薄,整件文物只有49克。我们做文物数据采集的时候要是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文物都能被人的气息吹得飘起来。”

团队在进行复制的时候,不管选择怎样的蚕丝,做出来的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复制品总是感觉特别平整,看起来就是新做的,而原件整体呈现的是古朴感,面料还带有一点皱缩之后的飘逸质感。”这令杨冀元感到十分困惑,素纱襌衣原件使用平纹织法,平织物应该是平整的,为什么却得到了皱缩的肌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究竟隐藏了什么秘诀?

经过反复的观察,杨冀元终于在更加微观的层面找到了古人的“小心思”。丝织品不同的织法固然会影响面料的光泽和纹理,但放大来看,每一根丝线又是由几根蚕丝组合成的,也就是把数根蚕丝朝着一个方向扭成一股,这个过程称为加捻

而加捻也有方向,有些向左,有些向右,古人通过左捻和右捻的方向区别,让原本就轻薄的素纱面料通过左、右的“对抗”,产生更为飘逸的质感。

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染色问题又开始困扰复制团队。素纱襌衣经过两千多年岁月流转,出土时呈淡淡的土色。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制品需要还原这一色彩。

团队进行了数次实验,尝试各种试剂,始终未能成功。一天,杨冀元和往常一样泡在实验室里研究,看着桌面上的红茶,她突然意识到,茶汤的色泽,不正和素纱襌衣原件如出一辙吗?

她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用红茶加固色剂的方案,准确配制出了素纱襌衣原件在多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土色。

经过一年时间,杨冀元终于和团队成功复制出素纱襌衣。当这件复制品上秤称重的时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液晶屏上跳动的数字最终停在了49克。重量达标了!那一刻,杨冀元热泪盈眶。


素纱衣复制品(上)与原件(下)

 

后来,杨冀元还与团队复制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印花敷彩纱丝锦袍、用香草制作的“香枕”等五件文物。

在杨冀元看来,复原文物恢复的不仅是古人的技艺,更是在探寻匠心精神。这一过程让她受益匪浅,能以全新视角投入到云锦的传承与发展中去。


千年云锦融入现代生活

云锦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外观,还是富含的深遂文化内涵,或是融于其中的工匠精神,都闪耀着东方神韵。近年来,杨冀元特别注重云锦的跨界融合,充分运用“东方美学”的理念进行创作实践,拓展民族文化工艺的影响力。

2015年法国巴黎时装周,她主创设计《一抹嫣然》云锦面料,与著名高定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合作,打造了一件高级时装。

在设计时,杨冀元用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风格绘制山茶花图案,并且运用现代跳跃性思维进行配色设计——因为云锦面料的底色为红色,她便大胆将山茶花设计成蓝色和绿色,配之以云雀的图案。“配色方案出来以后,得到了劳伦斯·许的认可,没有任何修改。”这是杨冀元最骄傲的一点。

除了设计上的大胆创新,杨冀元还用科技为云锦注入新的活力。她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创作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幅作品,成功解决了云锦面料的阻燃问题,这4幅作品入驻2022年10月31日上天的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上太空。

一次次的创新突破,让杨冀元迫切想将传承创新云锦技艺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2020年底,杨冀元与团队成立了“‘云锦是什么’项目组”,走访专家,筹备写书事宜。

2024年1月,《藏在云锦里的智慧》正式出版。在书中,杨冀元以亲自修复的两件文物为切入点,讲述云锦的发展史,探讨云锦的传承和创新思路。对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丝织服饰感兴趣的读者,从书中不仅能看到云锦表面的美丽,也能理解其内在的底蕴和核心。

《藏在云锦里的智慧》内页

 

“在历史工艺和当代生活中寻求平衡点,让云锦这一非遗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是云锦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的立足点。”杨冀元正积极探索云锦技艺与服装、家居、艺术品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希望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我希望通过剖析当代生活方式、艺术审美、消费情景,留住云锦技艺,让云锦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皆可触及的美物。”

文|胡欣玥 编辑|祁绩
排版|王婧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审核| 顾军 祁绩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