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杨会健:为景区插上智慧“翅膀”

2024-07-19 15:01:56






南京天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会健


信息化学科专业出身的杨会健,毕业后在一家网络公司从事信息技术工作。2014年,正值牛首山景区开启大规模建设的时期,机缘巧合下,杨会健被抽调到项目上,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从事景区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建设工作。

牛首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这里优渥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成了杨会健施展技术才能的实践场。

项目建设初期,杨会健与团队成员赴多家5A级、4A级景区调研。在考察过程中,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关注:部分景区虽花费大量成本、精力打造游客智能调度系统,但还是会出现游客拥堵甚至是滞留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系统的各模块间获取数据时自搞一套、自成体系,造成了“信息孤岛”,信息不仅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相分享、交换利用,而且降低了景区运营效率和游客体验感。

因此,杨会健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融入系统集成的理念,他和团队伙伴们从梳理通信管道等基础设施,到系统架构设计打造,再到所有系统上线等,每一步都朝着“系统集成”努力,他们白天设计方案,晚上实地建设,十几个月如一日,终于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杨会健将这一过程称为打通牛首山智慧旅游建设的“任督二脉”。

2015年10月,牛首山智慧旅游系统随着景区开园同步上线运行。

系统建设上线运行9年多来,有效支撑和服务了游客1700多万人次,先后获评江苏省首批“旅游+互联网”示范项目,文化和旅游部智慧旅游典型案例、示范项目等荣誉。




这几年,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听到“智慧旅游”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有疑问,到底什么是“智慧旅游”,又该如何实现它?

在杨会健看来,智慧旅游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 。“无论是运营管理还是对客服务,都要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为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

在牛首山智慧旅游系统上线的9年间,杨会健始终根据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需求,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迭代。

比如景区视频监控,整个牛首山景区有2000多个高清摄像头,在安全管理、寻人寻物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除了掉进水里,在牛首山景区很少出现游客贵重物品丢失的情况。”杨会健自豪地说。

在他的带领下,技术团队还升级了智慧化景区视频监控,具有客流密度、客流规律和游客轨迹分析等功能。“比如遇到孩子和父母在景区走散的情况,我们只需在系统里比对孩子的照片就可以分析出孩子在景区里面所有的运行轨迹,然后调取相关视频监控,就能够快速找到孩子。”



在同事眼中,杨会健一直在忙碌着。
 

“以前做技术,更多是思考如何和计算机系统‘打交道’,现在走上管理岗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了。” 杨会健笑着说,现在总是带着问题看景区——游客入园游玩体验做得如何、景区的安全管理还有哪些需要提升、营销和推广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做一个“智慧旅游景区的践行者”,杨会健觉得自己实现了自身爱好和工作的统一,“我自己也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越来越能感觉到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旅途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旅游新产品,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更加高效便捷。这也激励着我,要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体验上再加把劲,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动起来、活起来。”


文|胡欣玥   编辑|芮天舒

排版|祁绩  审核|顾军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