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殷超:拥抱元宇宙 “数”造新未来

2024-08-06 16:06:24









人物访谈

 

 

即使远隔千里,仍然能亲昵地“促膝”长谈,你是否设想过这样一种未来的社交场景?

而要将它变为现实,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殷超给出的方案是:元宇宙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解释元宇宙,那就是‘人人互动的3D空间’。3D空间是载体,能实现人们的异地互联。”殷超说。



殷超是位不折不扣的“技术男”。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一家研究所工作了四年,从事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相关工作,之后又自主创业,帮助企业打造实体及数字展厅。

这些技术积累让他有了向更广阔的数字世界进军的底气,也赋予了他二次创业的信心。2018年,殷超正式成立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聚焦在正热的虚拟现实(VR)赛道上。

彼时市面上涌现出各式各样的VR设备,元宇宙相关概念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这让我们看到了元宇宙大规模商用的机遇,但相较于硬件和应用,我们想做点不一样的。”

殷超解释,如果将元宇宙类比为一栋建筑物,那么构建它的“数字引擎”就是建筑物的“地基”,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在地基上建造“房子”——在创建的元空间内进行交流、互动。

2019年,维赛客打造的VS·work元宇宙引擎正式上线。殷超介绍,通过这一引擎,用户可以创建和加入不同的房间,而每一个房间就好像是一个连通现实与虚拟的“平行世界”,能够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限于文字和声音的沟通,还包括虚拟身体动作和位置变化,这意味着从传统‘在线’变为沉浸式‘在场’体验。”殷超边说边打开VS·work里一个关于“游览故宫”的应用,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宫廷原状陈设,转动场景就像转动头部一样灵活,配上古雅的音乐,还有渐进地引导和历史故事讲解,让人沉浸其中。

“故宫元宇宙”应用场景
 

殷超介绍,此前中宣部旗下一家外宣单位与维赛客达成合作协议,这一应用正是成果之一。“我们为他们提供元宇宙引擎技术,选取全国80个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展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



在众多领域,殷超种下的种子已然“开花结果”。

他带领团队为教育部开发了用于教学和培训的“虚拟教研室”;为国内多家企业开发了培训交流课程,帮助其海外员工熟悉业务流程;还为多个领域的机构提供元宇宙解决方案……



“拿企业培训来说,原来分公司的员工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培训需要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而通过我们的VS·work,员工随时随地戴上VR眼镜,或者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登录,进入同一空间。” 殷超表示,元宇宙中所有环境都是拟真的,培训设施等用3D模型技术进行复刻、渲染,客户和培训师可以获得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在殷超看来,虚拟教研室对企业而言,除了便捷显而易见外,成本也大幅下降。



在数字展厅中,用户可通过电脑、手机或者VR设备接入线上展会现场。逛展时用户能看到近距离的人,伴随用户的移动,他能遇到的人也会基于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就像现实逛展一样。

殷超认为,数字展厅让用户真正实现在虚拟空间里有临场感地逛展会,如果有和朋友相约,也能与其约定在特定地点,边走边聊边逛。



当前,医疗服务与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元宇宙技术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殷超正在探索的“元宇宙医疗”就是其中之一。

在与上海一家医院相关人员的探讨中,他发现了VS·work新的用武之地。

不少病人心脏装有起搏器,做完手术以后每年要进行4至5次的回访检查。对于不少外地患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频繁往来于家乡和上海之间。

“要是回访能在家乡的医院里进行就好了。”患者的无心之语让殷超有了新想法。他介绍,目前正和团队加紧攻关,打造一个跨地域跨医院的“元宇宙诊室”。

“我们希望通过VS·work,联通患者当地医院和上海医院的设备。病人只需在当地的县级医院里挂号并登录系统,此前在上海看病的情况及检查结果就会全部展现在当地医院的电脑上。相对的,这个病人在当地医院做检查的结果也会传到上海医院里。” 殷超表示,这样的平台一旦建立,将大大提升患者复查的便利度。



为南京的展会打造线上“元宇宙”体验空间、助力南京金融机构打造元宇宙银行焕新业务办理体验、用元宇宙赋能南京高校科研教学及成果展示……近年来,殷超和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谈起愿景,殷超说:“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数实融合’的运营商。”

在他看来,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将VS·work带入到各行各业的场景中,以技术的实际落地解决具体场景中的问题。“我们期望能将产品变得更便宜,实用性更高。”

有人曾向他请教,这两年大模型等概念热度高涨,元宇宙声势不同以往,未来何去何从?殷超表示,并不需要因此而恐慌。

“我一直认为,元宇宙的概念不是一个噱头,而是能实实在在地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市场以及客户不会为元宇宙这个名词买单,只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或者方案买单。”

在他眼中,未来一定是“去元宇宙概念化”的。当哪一天大家不谈这个词的时候,元宇宙才是真正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文|胡欣玥 芮天舒   编辑|祁绩

排版|祁绩  审核|顾军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