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钱红艳:眼中有故事,新闻有力度

2024-08-08 16:49:21





人物访谈


做记者22年,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民生新闻部副主任钱红艳始终保持对新闻宣传报道的专注与热爱。

她采写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教育领域稿件,用情讲述着一个个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用力传播着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新作为、新担当,用心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传递着正能量。



2023年,钱红艳和同事谈洁(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共同创作深度报道《不能说的优秀》

“这篇稿件关注的是‘融合教育’这一略显小众的领域,它是把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纳入普通学校环境中接受教育。”钱红艳表示,南京近年来在融合教育的探索上成效显著,她本想通过教育工作者的感触来展现取得的成绩,不料在采访中遇到了困难。

多所接纳特殊孩子的普通学校校长表示,学校的融合教育“取得了成绩但不方便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担心报道会影响招生,也担心接纳的特殊孩子多了,普通孩子的家长会有意见。钱红艳回忆,《不能说的优秀》中提到的孝陵卫初级中学是唯一一个愿意透露名字的学校。

在领导的把脉、指导和支持下,钱红艳和同事决定改变报道方向,将落点放在“优秀的成绩不能说”这一现象上,深入学校、家庭挖掘最鲜活的故事。

在为期半年的采访中,她从众多家长身上看到了对融合教育的渴望。“有位妈妈的双胞胎儿子都患上了自闭症,她将症状轻一些的哥哥小雨送到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说希望能让孩子学到点东西,未来能帮着照顾弟弟。校长冯静第一次接触这位妈妈的时候,哭了。我们在采访这位妈妈的时候,也忍不住流泪。”

她也看到了老师们对融合教育数年如一日的付出。“为了让小雨学会自我管理,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的老师会根据他的表现,奖励一些好看的贴纸,攒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他爱喝的酸奶。校长冯静则是把去办公室喂鱼的任务交给他,鼓励小雨与人交流。”

在钱红艳看来,当发生在学校里的日常通过真实的故事一个个进行呈现,当校长、老师们对融合教育的顾虑通过朴实语言娓娓道来,“不能说的优秀”这一主题也自然而然得以表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不能说的优秀》切口虽小,关注的其实是教育如何在更高层次实现公平的大问题。” 钱红艳表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一个称职的记者,除了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微观中把握全局,还要有思想、饱含问题意识,用新闻产品观照当下,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003年,钱红艳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毕业,进入南京日报社工作。“我一直在教育条口深耕,有幸见证、记录了南京教育的巨变,也一直努力用自己的力量为南京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让她印象最深的报道是2022年撰写的《南京职业教育:让“将就”变“成就”》。

“这篇稿件属于成就性报道,聚集南京职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写这类稿子如果只是罗列一堆亮眼数字、堆叠一些利好举措,就会缺乏可读性。我琢磨如何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更加深入人心。”钱红艳说。

她在跟家长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刻板印象,觉得职业学校是上不了普通高中时的“将就”选择。但从自己跟不少职业学校师生接触的经历看,很多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自我成就”,他们有的通过专转本后继续读研究生,有的走上创业之路,发展得都还不错。

她很快就确定了报道思路——职业教育让“将就”变为“成就”。通过采访教育部门负责人、多个职业学校的校长及老师、学生及家长,她用鲜活的故事展现了通过职业教育,南京孩子升学的路越走越宽,就业的质量越来越高。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姚乐的同学。2017年,达到四星级普高线的她毅然选择了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在学校的5年里,她不断向老师请教,常常加练技能,最终在北大图书馆招聘时脱颖而出,被正式录取从事文物修复工作。”钱红艳记得姚乐曾对她说,自己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是职业教育带来的。



近年来,凭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过硬的新闻业务“内功”,钱红艳还采写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

她保持新闻敏感性,多年持续追踪南京幼儿园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升,写下《南京学前教育走向“幼有优育”》《从“入园难”到“上好园”的十年跨越》等稿件,展现南京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成效。

她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多方寻找南京教育世家,挖掘几代人“做一名好教师” 的故事,以《薪火相传 桃李芬芳》展现南京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

她紧扣热点、追踪热点,根据2018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的热门话题,深入南京各中小学采访,提炼创作《南京“弹性离校”获教育部长点赞》,扩大了南京教育好举措的影响力。

在钱红艳看来,做记者只有眼中有故事,写出的新闻报道才能有力度。一篇好新闻的产出,离不开脚下的泥土、眼中的光、心中的情和笔下的景。“一直在路上”是新闻工作者践行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这“四力”的最佳途径。只有沉到一线,眼睛才能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脑子里才会有谋划,笔下才能“生花”。

文|芮天舒   编辑|祁绩

排版|祁绩  审核|顾军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