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张新生:用数据倾听民声

2024-09-20 12:47:35

 

 

 


人物访谈

 

推开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民声数智服务研究博士工作站”的大门,一面巨大的白板分外显眼。板上贴有12345热线诉求的空间热力图、近期社情民意的热点词云、新近发布的政策文件,还有一幅幅思维导图,上面写有众多计算公式。
这是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声数智服务研究博士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项目负责人张新生的“课题线索板”。板上的一笔一画,都透着张新生“用数据倾听民声”的坚持,见证着他在城市社会学、数字治理研究方面的多年探索。

在同事眼中,张新生是位文理兼修的社科工作者。他本科和硕士读的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博士阶段跨界去了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师从现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

“跨界的学科背景让我倾向于通过数据的视角来研究城市问题。”2016年,张新生进入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工作,从事的第一个研究课题“12345热线民声数据分析”就让他兴奋不已。

“一部电话、一副耳麦、一台电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12345热线被记录、转办、回复,实现了从接听‘民声’到走进‘民生’……”在他看来,一通通12345热线电话是蕴藏民意的数据“金矿”。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采集、智能技术的挖掘、可视化的呈现,让这座数据“金矿”的价值不断显现。

张新生团队和南京12345热线团队合作,发挥热线的数据优势,以及南京市社科院在资政服务、社科研究的技术优势,根据12345热线电话反映的诉求在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绘制出多幅“民声地图”,为城市精准化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绘制的一份《南京地铁周边出行诉求可视化地图》。”张新生介绍,随着南京轨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地铁出行凭借方便、准时、快捷的特征已经成为市民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但一些地铁站周边存在的问题在影响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对城市形象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南京哪些地铁站周边的交通问题最集中呢?张新生带领研究团队对12345热线诉求中,涉及地铁站交通出行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处理。他们起初认为是人流量越大的站点问题会越多一些,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从这份‘民声地图’上看,新街口、大行宫、火车站、南京南站等大流量地铁换乘站周边市民诉求并不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的地铁站:一类是位于远郊区的末端站点,另一类是热门交通换乘站点。”

张新生和团队成员根据这份“民声地图”展开调研,发现末端站点实际服务范围大,而不同交通方式换乘对场地和管理要求更高,这是造成市民诉求集中的主要原因。

“我们后来在《南京调研》内参刊物上发了文章,阐述了研究成果,获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开展了地铁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张新生回忆。

这次经历也给了他两点启发:“一是社科研究不能凭感觉,不能预设结论,而是要通过数据真实反映客观问题,并从中探讨规律;二是要研究结合实践,努力推动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转化,发挥社科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

在张新生看来,从12345热线诉求中挖掘出的“民声数据”,不仅反映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也昭示着城市公共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1年,张新生带领市社科院团队与南京12345热线团队合作,联合参与南京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项目——《南京市“十四五”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规划》。

“项目首次将12345热线取得的市民诉求数据,用于辅助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张新生介绍,团队对南京市“十三五”时期955万条诉求数据进行基础分析,找到了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133类重点民生问题。

“我们发现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诉求重点聚焦在物业服务、教育培训、停车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日常生活相关领域,并逐渐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方面升级,这意味着他们在满足托底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在张新生看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制定工作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依据。

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研究团队从长周期视角下的公共服务问题出发,对2016年-2020年度全样本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更加全面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中隐含的热点问题。

例如在医疗服务方面,12345热线数据分析显示“十三五”时期南京市民反映公立医院排队问题的诉求快速稳定增加,优质公立医院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团队在规划中也相应地提出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措施。

让张新生感到欣慰的是,2021年底,这份参与编制的《南京市“十四五”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规划》顺利通过市人大审议并实施,为南京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提供了重要指引。

如今,除了通过数据探索城市问题演变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探索重大民生问题的前瞻预判机制,张新生还带领工作站团队成员,在以数字治理实践推动城市治理理论创新上不断深耕。

张新生和团队定期邀请民声数智服务研究方面的专家举行研讨活动,组织和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去年3月,他们承办了2023年度南京民声数智服务研究专题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索政务热线数智化与城市治理的创新路径。

“数智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治理领域正在加速渗透,并促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在论坛交流环节,张新生认为,具体到民声数智化发展,主要有“可视化”“系统化”“前瞻化”“人本化”四大趋势。

张新生的话得到了不少在场专家学者的共鸣,这也激励着他在更广阔的理论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

正如他在著作《民声四十年》中写的那样,“感受群众诉求背后的需求、情感和期待,理解万千诉求数据背后承载的社会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继续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文|芮天舒   编辑|祁绩

排版|祁绩  摄影剪辑|周韬

美编|鲜曼青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