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破晓,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外联协作部主任、融媒新闻中心副主任武俊堂已经投入到忙碌而充实的工作中。
9点乘飞机赴北京、11点去央媒讨论合作事宜、下午1点与江苏省内城市广电媒体开视频会议、下午4点审看“Here is Nanjing”上推送的内容产品……他的每日工作计划表上写得满满当当。
输送南京发展成绩的稿件“上央媒”、建立媒体联盟、打造国际传播矩阵……这些年来,武俊堂持续用创新探索为笔,书写外联协作崭新篇章。
人物访谈
媒体单位的外联人员,不仅是情感的联结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讲好南京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应有所为,也大有可为。——武俊堂

2005年,从南京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的武俊堂走进了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的大门,开启了他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征途。
他做过舆论监督类栏目《东升工作室》的调查记者,也当过访谈类节目《社会大广角》的专题记者,常常是白天走街串巷搜集新闻素材,夜晚留在办公室里和稿件较劲。
“后来做一档故事类电视栏目编导时,20分钟的节目要写6000字的稿件,一熬一个通宵是家常便饭。”虽然工作辛苦,但武俊堂却乐在其中,他希望能快速地提升自己,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施展才能。
机会很快来了。2008年9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决定在集团内部选派一位记者,作为外联人员赴央视工作。武俊堂兴冲冲地报了名,并成功入选。
“临去北京之前,单位领导叮嘱我,一是要学习央媒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思路,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二是要通过对接联络,了解央视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为更多反映南京发展成绩的稿件‘上央媒’加油助力。”当时武俊堂没有想到,自己此后的工作与外联密切绑定。
进入央视后,武俊堂长期在新闻中心地方记者部联播组工作,负责编辑加工各地方台输送的稿件。其中既有长三角一体化成就等综述性的报道,也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基层故事。编辑不同类型的稿件,锻炼了他的能力,也拓展了他的视野。
“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2011年编辑浙江苍南渔民吴乃宜事迹稿件的经历。”武俊堂介绍,2006年夏天,一场超强台风夺走了吴乃宜3个儿子的生命。留给老人的不仅是老来丧子的悲伤和孤独,还有儿子们留下的80万元巨额债务。最终,老人决定靠自己省吃俭用、做渔网、捡破烂积攒起一点点微薄的财富偿还债务,演绎了一个诚实守诺的故事。
“我在编辑这篇稿件到时候,一方面通过吴乃宜朴实的话语,体现对还债这件事的决心,另一方面也通过街坊四邻对吴乃宜的接济,从侧面反映老人的诚信感动了他们。”经过再三琢磨后,武俊堂将稿件标题定为《浙江苍南:八旬老人替子还债 诚信做人感动温州》,在2011年4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播出,引发强烈反响。他也因此被央视新闻中心评为当年的优秀编辑。
在编辑好稿件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项任务。在央视工作期间,他多次协助输送反映南京日新月异的稿件登上《新闻联播》,内容涵盖新兴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活化、创业创新热潮奔涌、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央视的发稿量始终在地方台中名列前茅。”

2018年,武俊堂重回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进入宣传管理部工作。此时,一个重大任务摆在他面前——打造广电传播新格局。
“在此前的重大会议报道中,南京和江苏其他地市的广电媒体成立了联合报道小组,通过资源共享、技能互补,生产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融媒体产品。”武俊堂受此启发,为何不发挥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立足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个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跨省区域性城市广电媒体集群?
走访兄弟媒体、梳理资源优势、对接融合需求……经过一次次交流碰撞,他的构想愈发清晰。在2018年底,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牵头的江苏省内十三家城市广电联盟、南京都市圈城市广电联盟和宁镇扬广电协作体(简称“两盟一体”)挂牌成立并正式运作。
武俊堂担任“两盟一体”秘书长,他当即开始策划跨地市融媒产品。在他的联络沟通下,2018年12月,“两盟一体”中的江苏13家城市电视台联手发起9小时融媒直播节目《风起东方——致敬改革开放40年》。
《风起东方》融媒直播宣传片
“直播从40年前胡福明以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出改革开放先声的南京大学开始,而后逐个展示各市改革开放40年中的亮点,如无锡的乡镇企业、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常州的民营经济、徐州的生态城市转型之路等,最后再回到南京。”武俊堂表示,这些改革实践都担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角色,以接力棒形式传递“改革先声”。
在武俊堂看来,这场直播除了在内容呈现上独具巧思,更汇聚了江苏13家城市电视台采编、技术力量,并实现融合传播,在全国尚无先例。充满活力的各个城市台不仅发出了强有力的主流之声,更以现场直播方式渲染人民幸福生活的切身体会,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
2019年,武俊堂进入新设立的外联协作部工作。在他的助力下,2019年4月23日,“两盟一体”再次发起三省九城融媒直播《红旗插上“总统府”》,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2023年底,南京、苏州、连云港、徐州、南通五城市台联动推出《交汇点·再出发》,呈现全力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今年4月,南京联合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广电启动“春潮澎湃”大型融媒主题宣传季,描绘长江经济带澎湃发展的繁荣图景……

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
2021年,武俊堂所在的外联协作部开始承担国际传播的任务。他带领团队在理念创新、选题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凭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我们打造了‘Here is Nanjing(这里是南京)’国际传播矩阵,致力于通过海外主要视频网站及社交媒体,围绕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社会经济、百姓民俗等角度,及时展现南京城市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南京篇章。”武俊堂介绍。
框架确定,如何切入?武俊堂想到了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南京拥有南京森林音乐会、南京长江民乐汇等音乐盛会。我们可以以此为抓手,展现南京‘爱乐之城’的浪漫形象。”在策划会上,武俊堂对部门成员如是说。在之后的几年里,“Here is Nanjing”通过南京森林音乐会的线上传播,以多元的跨文化表达方式,向世界讲述南京和现代中国的故事。
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数以万计海外游客前来一探究竟。武俊堂顺势而为,在“Here is Nanjing”推出“National Treasures In Nanjing(国宝在金陵)”系列短视频,内容聚焦南京主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南京地区6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当中优中选优,让海外网友通过视频内容了解到中国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
“National Treasures In Nanjing(国宝在金陵)”视频片段
与此同时,他还在“极美南京”海外呈现上不断深耕。截止到目前,已有超100个南京地标通过平台多角度展现,几乎覆盖了南京所有的文化地标及城市景观。“我们让南京城市故事以‘文化地标’的角度展开,得到了很多海外受众的喜爱和关注。”武俊堂欣慰地说。
Here is Nanjing平台上展示的极美南京
从南京,到全省、全国,再到全世界,武俊堂对外联络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展,协作共进的“同心圆”越画越大、“朋友圈”越扩越广。但他深知,创新无止境,突破不止步,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带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热爱,他不断前行,勇往直前。
文字|芮天舒
编辑|祁 绩
设计|闫葛菲 鲜曼青
剪摄|周 韬
审核 | 顾军 祁绩
校对|熊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