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网红书店:始于颜值 久于内涵
在书店沉浸式体验“非遗活动”;边阅读、边打卡各类展览;在书香环绕中品一杯咖啡……近年来,极具特色的网红书店不断涌现,凭借新颖的主题、时尚的设计、多元的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热度不亚于知名景点。
眼下,在南京,就有多家书店“火出了圈”。说它是书店,装潢却别具一格,且业态多元;说它是网红打卡地,店内却书架林立,书籍种类繁多。这些书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南京亮眼的文化名片。
“书店+咖啡”“书店+文创”“书店+活动”……近年来,实体书店不断融合新业态,创新经营模式,打造出集阅读、文化沙龙、艺术与咖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为读者带来了别样的阅读体验,成为不少市民读书、打卡的好去处。
譬如,陪伴一代又一代南京人长大的知名书店——大众书局,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走过21年的辉煌历程。
“现在基本上新型的书店都会增加文创、咖啡、辅助业态等多元板块,让书店不仅是书店,更是生活美学或者阅读相关的文化空间。”大众书局运营中心总监周瑞江告诉记者,大众书局在经营过程中,积极拓展新业态,不断延伸书店“边界”。
“我们早在2012年就创立了自营的咖啡品牌——纸品咖啡,它现在是大众书局连锁实体书店特色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众书局在大部分门店都会开设绘本馆区域,为3-8岁的孩子提供亲子阅读、家庭共读。此外,我们一直为读者提供阅读以外的增值服务,像亲子手作沙龙、绘本阅读课、作家签售、特色沙龙等。”周瑞江表示,这些尝试不仅帮助大众书局吸引了多层次的客流,同时各业态之间相互助力,有助于提升顾客的体验感。
实际上,除了“大众书局”这样的老字号连锁书店,南京也涌现出了许多极具特色的新兴书店。
今年2月,锦创书城朝天宫店正式开业。走进锦创书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外门标志性的透明玻璃书墙。书城内两层楼高的巨型书墙与层次分明的阅读台阶相辅相成,淡淡的咖啡香和缕缕书香扑面而来。
“南京有属于自己的lalaland!”“天台拍照真的很city,免费冲。”站在天台上,紫峰大厦、新街口、河西CBD都能一览无遗,奶油色的建筑、浅色砂石、白色躺椅,更是为这都市天台增添了几分海岛气息……位于锦创书城朝天宫店6楼的天台成了网友们的打卡“新地标”。
锦创书城店长王屿表示,自筹建之初,锦创书城便秉持着打造一个文化空间的理念,积极探索各类文化活动及业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
“我们有三个美学,即文化美学、生活美学与科技美学。生活美学体现在消费体验上,比如为顾客提供咖啡、文创,并举办一些展览,为他们带来美的享受。科技美学则贯穿其中,像书城内部开设的VR体验空间及入驻的科大讯飞、华为等店铺,让顾客感受科技力量。文化美学是以书籍为核心,开展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王屿说。
始于颜值,“衷”于书香。
除了融入丰富多样的业态经营模式外,“品质”与“深耕”依然被众多书店坚守着。面对丰富的图书种类,它们选择做“减法”而非“加法”,坚持独特的图书选品风格,为读者打造一处专属的精神家园。
坐落于鼓楼公园附近的奇点书集,从2019年开业起就有着浓厚的专业底色。近年来,更是凭借巧妙的空间设计、独特的图书选品和种类繁多的业态闻名于外,并在第12届江苏书展上,被授予“2022江苏最美书店”称号。
画廊、咖啡、西餐、文创……虽然奇点书集内业态种类繁多,但这并不代表着书店忽视对图书的选择。
在奇点书集总经理杨润康眼中,“书”,始终是奇点书集无法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图书选品上,奇点书集的特色是拥有大量的文学、艺术、设计和社科类图书。“我们做了些减法,专业书籍、儿童书和教辅书很大程度上并未作为重点,主要还是文学艺术类书籍。”杨润康表示,书店内放有许多包上书衣的试读样刊,从当季新书,到大部头的艺术读物都可供读者翻阅。
从紫金山琵琶湖畔到孝陵卫街道,三余书社自2015年开业以来,已在南京相继开业6家。
近年来,三余书社先后入选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南京首批“城市文学客厅”,获得“南京市新型阅读空间”“心动空间”等多项殊荣,并挂牌“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
“现在大家的碎片化时间都被短视频占据了,读书的时间减少了,而三余书社只需要你进来,即使什么都不做,坐着读一本书就行。”三余书社负责人姜乐毓说,“正如书店的口号‘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我们希望大家能在冬天有空的日子,在不需要加班的夜晚,在不能游玩的雨天来到三余书社,静静读一读那些书中的人和事。”
三余书社·熙南里店内的图书画册以“美食”为主题,涵盖了各个历史朝代,各个国家的“美食”文化;三余书社·聚宝山店的书架上摆满了千余本自然科普、体育休闲、旅行攻略、文化艺术书籍;在三余书社·紫金坊店内,随处可见与音乐相关的书籍……
同样做“减法”的还有大众书局。
“大众书局各店图书类别包含文学、少儿、教辅、人文社科、财经管理、生活、艺术、外语、工具书、考试等。”周瑞江认为,书店的图书选品要做到精品化、特色化,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客群做适当的调整,“精品社区店选品小而精,主要满足附近三公里的居民、职场人员的需求;大学校园店则会根据不同大学的学术定位、教研需求而进行部分专业图书品种的调整。”
氤氲着书香的城市,总是令人心生向往,而那些散布于城市各处的书店,犹如一座座文化灯塔,彰显着城市的精神气质。
在开业至今的六年多时间里,奇点书集除了举办艺术展览、图书分享会、作者讲座外,还与南京市京剧团共同打造了面对低年级学生的传统戏剧表演教学。该项目现已成为奇点书集每年的固定项目。
“南京是2021年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主办城市,奇点书集是首批梅花戏剧角之一。”杨润康说,“我们和南京市京剧团合作,面向儿童招生,进行戏曲表演方面的培训。书店提供场地,京剧团派出师资,来给低年级小朋友上京剧体验课,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书是文化的支点,也撬动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可能。
“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文化资源丰厚,可以说本身自带文化气息,这对于书店发展来说是件好事。”王屿表示,锦创书城希望能够讲好南京故事,并将南京的作家推广到更多城市,“我们在书店内特别设置了南京主题专柜,汇集了诸如《南京成语故事》《莫愁湖志》《诗话玄武湖》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书籍。此外,该专柜还囊括了叶兆言、薛冰等多位作家的书籍,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