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梧桐 > 最新资讯

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影视之媒 展城市之魅


 

立足资源优势
以“影视+”模式积极探索文旅融合
谱写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入围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这部“南京出品”的电影,取得了6亿元的票房佳绩,成为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走红,仅仅是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迅猛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2011年,园区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国家影视产业基地;2012年,园区被授予“全国指定影视拍摄景地”称号。
 

  多年来,这里集聚了《战长沙》《伪装者》《我的特一营》《信仰》《蓬莱间》等上百部影视作品扎堆摄制。园区内,现拥有四座专业的大型摄影棚,打造了民国外景区、教堂外景区、花海外景区等多种特色景观,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拍摄场景和创作空间,谱写出新时代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01. 立足资源优势,解锁多元配套
 

  建设项目占地2113亩,现有企业总数39家,文化企业38家‌,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9亿元……一连串“跃动”的数据,勾勒出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作为国家影视产业基地,园区隶属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又名江苏广电石湫影视基地,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近年来,园区逐步形成了影视剧拍摄、栏节目录制、美拍商拍、拓展培训“四位一体”的影视产业矩阵,先后拍摄了《金陵十三钗》《爱国者》等影视作品;录制了《非诚勿扰》《一站到底》等栏节目;重磅打造婚纱摄影、商拍美拍、微电影视频、儿童摄影等于一体的影视美拍基地;倾力举办“泥泞跑全国巡回赛”“JSAA全省射箭联赛”“南京国际儿童时装周”“小达人春晚”等各类活动近百场。
 


 

  “作为江苏广电荔枝文旅品牌下的影视板块,我们充分利用了江苏广电总台丰富的栏节目制作经验等资源优势,在电视节目方面主要以江苏卫视的节目为主,包括网络综艺节目,如《了不起的孩子》《世界青年说》《我们恋爱吧》等。同时,在网络视听领域,我们积极响应广电局的号召,大力推进微短剧创作以助力园区发展。”江苏广电石湫影视基地副总经理黄强说。
 


 


 

  园区现有幸福山庄一号楼和二号楼两栋酒店配套。一号楼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遵循经典的民国建筑风格,拥有客房112间,并配有餐厅、会议室、娱乐室等服务空间,能同时接待300人住宿和200人同时用餐。二号楼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仿民国学校、医院建筑,拥有客房64间,床位数120个,并设有配套厨房、餐厅、剧组办公室、会议室等。
 


 

  凭借丰富的场景和日益完善的配套设施,园区吸引了众多影视公司和影视创作者“落户”。
 

  “我们已建成四个摄影棚,同时配套了演员公寓,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影视拍摄环境,涵盖吃住行、道具及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黄强说。
 


02. 深挖“镜头”资源 ,讲述城市故事
 

  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随着《伪装者》《少年班》等一部部热播影视作品在园区取景拍摄,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当“影视之旅”成为“城市之旅”,园区该如何持续发力,拥抱“文商旅”融合新时代?
 

  眼下,园区正以“影视+”为引擎,将影视文化产业与文旅相融合,形成具有南京文旅特色的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们在2018年考虑‘影视+文旅’,并进行了规划。”黄强表示,园区利用现有资源和拍摄场景吸引游客,致力于打造以影视为轴,文化为魂,旅游为翼的综合性园区‌。
 


 


 

  中山路、中央路、太平路、乌衣巷……民国外景区重现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历史韵味与民国风情。
 


 

  民国外景区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该景区还原了南京清末民初时期的部分著名建筑,包括江南水师学堂、中央银行、首都饭店、新都大戏院(胜利戏院)、中央商场、宝庆银楼等共52幢建筑。为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景区采用一个建筑外观两个景的设计,让使用率翻倍。

       “园区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专业方向。立足南京,我们以民国场景为特色,所有建筑均沿袭民国风貌。”黄强表示,未来,园区将紧扣南京地域文化特色,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开发,实现科技与影视的深度融合。
 


 


03. 科技赋能影视,构建产业新格局
 

  摄影棚均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造,设施先进,配套齐全,能同时满足不同影视剧组和电视栏节目组的拍摄需求……园区影视作品和栏节目高产的背后,先进的产业载体是又一道硬支撑。
 


 

  近年来,随着科幻、神话、仙侠等幻想题材的流行,影视作品中虚构幻想场景和大型战争场面的拍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些场景实景拍摄难度大,传统布景方式又效率低下。因此,棚内造景与电脑技术合成相结合的拍摄手法逐渐成为主流,现代摄影棚的优势也愈发凸显‌。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传统外景的拍摄规模可能会大幅缩减,而高科技摄影棚将成为影视制作及后期制作的核心,这也是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黄强说。
 


 

  建设高标准影视数字制作中心,是园区发展影视产业的重要抓手。目前,园区拥有四座大型专业摄影棚,其中1号、2号摄影棚外观以南京明代城门为造型,内部设两个面积2600平米的专业摄影棚。3号、4号摄影棚为民国风格特色建筑,内设1000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两个摄影棚,其中1000平方米摄影棚兼顾演播室功能。

       “我们计划打造六大业务板块,全面覆盖从影视拍摄外景到影视摄影棚的各个环节‌。”谈及下一步发展,黄强表示,园区将深度融合专业影视制作、影视文旅体验与商业元素,以推动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