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梧桐 > 最新资讯

南京云锦研究所:经纬之间的新生



 

  南京云锦,这项承载着1600多年历史的皇家织锦技艺,曾在时代浪潮中历经沉浮。如今,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的推动下,它正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姿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焕发新生。从濒临失传的困境到年营收破亿的突破,从宫廷贡品到大众消费市场的新宠,南京云锦研究所用创新实践诠释着非遗活态传承的可能性。
 





 

破局:从生存危机到市场新生
 


 

  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此为契机,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始转型之路。2020年简名伟的加入,为这个古老的非遗项目注入了现代管理思维。这位兼具艺术奢侈品管理硕士与国际职业经理人资质的台湾青年,敏锐地察觉到云锦的核心困境——脱离当代生活场景

  
 

  简名伟团队引入华为BLM业务领导力模型,将产品矩阵划分为三大层级:2万元以上的高端艺术收藏品、3000元至2万元的生活艺术品,以及3000元以下的文创衍生品。这一战略调整精准覆盖了不同消费群体,使云锦从单一的工艺品向多元生活场景渗透。2020年仍面临生存危机的南京云锦研究所,在2021年便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2024年更是突破亿元大关,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8%。
 

  市场化运作的核心是“资源整合”。南京云锦研究所与 GUCCI、迈巴赫等国际高端品牌跨界合作,将皇家织造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推出“织画成锦”系列联名产品。同时,发力线上渠道,从2022年的4个线上平台扩展至2024年的7个,抖音、微信视频号双渠道平均每天2场直播,场均点赞超18万,2024年60%的营收来自网络销售。这种“传统工艺 + 现代渠道”的模式,让曾经藏于深闺的云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守正:科技赋能与技艺传承
 

  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南京云锦研究所始终坚守“守正”的底线——对传统技艺的绝对尊重。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活化石”,其“挑花结本”工艺需将图案“编码”成丝线,再经织机“解码”,两人配合一日仅能织5-6厘米,堪称“寸锦寸金”。为保护这门复杂技艺,南京云锦研究所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传承体系
 

  科技赋能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研究所自主研发织锦CAD纹织系统、电子提花系统,引入AI辅助设计工具,将纹样设计效率提升3倍以上。在材料创新上,开发出幻彩线、真丝绒花线等新型材料,既保留传统云锦的华贵质感,又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这些创新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以现代技术解决传统工艺在量产、设计上的痛点,例如用数字化手段复刻《长寿绣丝绵袍》《南宋缠枝提花褐黄色罗衫》等文物,既提高了修复效率,又完整保留了文物的历史信息。
 

.

  
        人才培养是传承的根基。南京云锦研究所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莫愁中专合作,建立“工学一体化”教学基地,开设云锦织造、纹样设计等特色课程,编写《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等教材,培养“00 后”传承人。马笑然、孙佳佳、曾妮等“传承班” 毕业生已成长为初级织造师,与从业40年的老师傅马顺宝、陈正林组成师徒搭档,延续着“口传心授”的传承传统。目前,南京云锦研究所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市传承人5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2024年更招收5000余名研学学员,让更多人了解云锦背后的文化密码。
 

  文物修复与研究是坚守传统的另一体现。南京云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不断为故宫博物院、湖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十三陵等单位复制多件丝织文物,其中为上海博物馆复制的《南宋缠枝提花褐黄色罗衫》,完美再现了宋代纺织工艺的精妙,成为上海博物馆东馆“江南造物馆” 的重点藏品。这些工作不仅填补了国内古代丝织技艺研究的空白,更通过《藏在云锦里的智慧》等著作,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语言,让云锦文化可感可知



 

创新:文化输出与品牌升级
 


 

  从“地方特产”到“国家文化名片”,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品牌升级之路,是中国非遗“走出去”的生动缩影。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云锦正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国际舞台上的云锦魅力十足。2024年,云锦艺术品两度亮相法国巴黎,其中《金蟒招财》摆件被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收藏,并置于办公室展示,被媒体誉为“立体的中国文化名片”。
 


 

        在马来西亚国际服贸展上,申遗15周年限定款《织金妆花龙凤呈祥马面裙》引发轰动,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典范。这些国际交流不仅展示了云锦的工艺之美,更传递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东方美学理念。
 

         品牌年轻化战略成效显著。研究所精准捕捉Z世代对国潮的热情,推出几十元的云锦毛绒玩偶、冰箱贴文创品,与游戏、护肤品跨界合作推出联名款。任贤齐在演唱会上穿着云锦马面裙的曝光,使相关产品搜索量激增300%。同时,通过B站、小红书等平台与KOL合作,用“非遗 + 潮流”的方式重构品牌形象,2024 年文创产品营收占比虽仅5%,却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敲门砖”
 


 

        文化IP的深度开发让云锦价值最大化。南京云锦研究所将馆藏纹样融入现代设计,升级产品包装,打造“元先”系列主题,强化“高端定制”属性。2024年,高端装饰艺术品贡献65%的营收,私人定制礼服等产品再现了云锦作为皇家御用品的尊贵地位。同时,通过《南京云锦口述记忆》等纪录片、“大师进课堂”等活动,构建起“工艺+故事+情感”的品牌护城河。
 

        展望未来,南京云锦博物馆新馆将于2026年亮相,这座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的新馆将成为集展示、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南京云锦博物馆新馆
 

        从1600年的历史积淀到今天的“新生”,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实践证明:非遗的生命力不在于 “守旧”,而在于 “创新”——以科技赋能传统,以市场激活传承,以文化连接世界。这经纬之间的千年智慧,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织就出更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