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梧桐 > 最新资讯

小朋友文创:用文创IP链接产业活力



 

  圆润的脸庞,粉粉的腮红,眼睛笑成一条缝,俏皮地吐着舌头,喜欢摆各种可爱的造型……这只名叫“馒头”的小柴犬,凭借其独特的温暖治愈风格,俘获不少年轻人的心,成为南京本土动漫IP的佼佼者。
 


 

  目前,首个宠物友好型展览:“‘犬’力以赴!馒头打工日记——陈旻作品展”在江苏大剧院美术馆开展,不少市民携带爱宠前来一同体验互动。在文创IP层出不穷的当下,“馒头”如何脱颖而出,圈粉无数?


 

产业运营
用IP形象传递温暖

 

   “柴犬馒头”的原型是它的形象作者陈旻现实生活中的爱犬。从小与艺术结缘的陈旻,在尝试过多种职业后,最终回归艺术,以自由插画师的身份开始创作。她的创作素材与源泉就是她的爱犬“馒头”,并在社交平台用动漫的形式记录日常点滴,与更多人分享与爱犬的快乐时光。
 

   
 

  “馒头”为网友带来了快乐,也收获了众多的关注和点赞。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陈旻意识到,要让这份温暖长久地传递下去,需要更专业地运营和开发。于是,南京小朋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朋友文创”)应运而生,陈旻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柴犬馒头”IP的打造中。
 


 

  “柴犬馒头”不断衍生出表情包、多格漫画、动画短片、图书绘本等多元化内容,累计创作版权内容画作超2000幅,覆盖16国粉丝。
 

        “我希望‘馒头’不仅仅是一个卡通形象,而是能成为一座连接观众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陈旻说。她将“真实感”和“共情力”作为“馒头”IP的核心创作,推出了一系列反映普通人生活状态的作品,如《馒头打工日记》,“馒头”用纯净的眼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治愈了许多在现实世界并不快乐的心灵,成为不少人的温暖陪伴。


 

内容赋能
让IP更有生活“灵魂”

 

  如何赋予角色灵魂?那就要让角色融入生活。生活中,陈旻会带着“馒头”散步、观察它的神态,看书拓展视角、看电影学习叙事、散步观察街头行人……这些积累让“馒头宇宙”充满烟火气。比如“馒头美术馆”系列,用油画风格让馒头化身世界名画角色,既展现了艺术功底,又以轻松方式拉近了大众与经典的距离;而融入南京巷弄烟火气的插画,则让本土观众总能在画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陈旻还记录“馒头”与其他小狗的互动——这些细节让“馒头”不仅是一个卡通形象,更像是一个有性格、有故事的“朋友”。正如陈旻所说:“它是连接观众与现实世界的桥梁,透过它的眼睛,人们能看到更鲜活的生活。”
 

        从线上角色到线下展览,对于“柴犬馒头”IP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陈旻通过插画、漫画、场景还原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馒头宇宙。展览中特别设计了馒头的小房间、小狗地铁、馒头小剧场等互动场景,甚至成为首个对宠物开放的展览。展览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粉丝,还通过融入玄武湖、紫峰大厦等元素,让更多人了解到南京的城市文化魅力。


 

多元发展
构建泛娱乐化生态闭环

 

  多年的培育与深耕,陈旻积极探索IP的多元发展,陆续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多品类授权合作,拓展IP衍生品达300余款,先后荣获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年度中国IP评选”原创设计金奖、江苏省优秀版权转化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金熊猫天府创意设计奖等国内外荣誉近20项。
 

   谈及未来,陈旻表示将继续深耕内容创作,围绕“馒头”形象拓展更多故事和衍生品,形成“内容驱动衍生、衍生反哺内容”的良性生态闭环。通过专业化的策划与精细化的运营,打造具有独特辨识度和市场穿透力的IP矩阵。
 


 

   “我们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以原创IP为核心,致力于传达美好的泛娱乐化文创公司’。”陈旻说道,“当人们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希望‘柴犬馒头’能成为他们片刻休憩的港湾——这就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
 

   从一份对宠物的喜爱,到一个治愈千万人的IP;从几幅插画,到覆盖全产业链的文创品牌,小朋友文创用实践证明:好的IP,从来不只是一个形象,更是能穿越屏幕、走进生活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