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栏目面包屑:信息中心 > 调研报告 > 2015调研报告 >
栏目名称与栏目拼音与栏目链接:2015调研报告 与 2015diaoyanbaogao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82
父栏目名称与链接:调研报告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66
标题:功能区建设:文化产业集聚模式的新探索
时间:2016-10-16 11:46:49
描述:【摘 要】文化产业功能区是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升级版。根据南京的实际情况,可以规划四大类文化产业功能区,即历史文化资源体验类功能...
来源:
缩略图地址:
组图列表:
内容:【摘  要】文化产业功能区是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升级版。根据南京的实际情况,可以规划四大类文化产业功能区,即历史文化资源体验类功能区、文化创意创业类功能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类功能区、文化生态旅游类功能区。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不同于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建设,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功能区
 
早在50多年之前,美国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指出当年美国城市发展的弊端。他说:“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生产和城市扩张的自动进程日益加快,它代替了人类应有的目标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标。”并且提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行,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和音标,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1]以此来观照当下中国城市和文化发展的现实,我们每一个城市(包括南京在内),都应当努力超越传统的园区和集聚区模式,以一种新的功能区模式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其目的是在实现更大经济价值的同时,发挥更多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让城市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
一、关于文化产业功能区概念的讨论
“文化产业功能区”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可以见到另一个相近的概念,即“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这两个概念都是基于实践需要而提出的,理论界尚未见到相关讨论,实践中对它们的认识也不充分。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功能区”。
首先,文化产业功能区是产业功能区的一种,但又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产业功能区
“功能区”,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在规划的意义上,常常会见到“主体功能区”、“城市功能区”、“产业功能区”等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
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2]2011年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曾根据全国整体发展规划及各地具体情况,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此之后,也有一些省、城市出台了类似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全国、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建设都必须服从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因此,两者很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所谓城市功能区,是能实现相关社会资源空间聚集、有效发挥某种特定城市功能的地域空间。根据与经济的相关程度,城市功能区可分为非经济功能区和经济功能区。非经济功能区是指行政区、居住区等与产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聚集区域;[3]经济功能区就是与产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由于经济功能区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因而又常常被称之为产业功能区。很显然,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区,特别是产业功能区密切相关,因而有不少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视为产业功能区的一种。[4]我们认为,这样理解虽然并没有什么错,但文化(创意)产业毕竟不同于一般产业,因而仅从产业的角度定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肯定是不全面的。
其次,文化产业功能区与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街区等联系密切,但又有所区别
 就文化内部或本身而言,已有一些空间概念,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街区等。既然如此,再提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概念是否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虽然十分密切,但区别亦相当明显,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具有其他概念所无法承载的东西。如文化产业园区,在空间上十分强调文化产业的边界,在内容上主要关注文化企业的集聚,在功能上主要追求经济功能。文化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对边界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在内容上十分关注同类文化产业的规模或者文化产业链条的完整;功能上与文化产业园区类似。文化街区在空间上十分强调与居民生活空间的同构,内容上主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功能上主要追求其历史传承、文化熏陶和城市生活等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则全面超越了上述文化空间概念(详见表1)。
表1  文化产业功能区与其他文化空间概念比较

  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集聚区 文化街区 文化产业功能区
空间
形态
边界十分明确,相对封闭 边界比较明确,封闭或半封闭 没有明确边界,完全开放,且与生活空间同构 没有明确边界,空间一般更大且更为开放
要素
资源
文化资源、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商业资源、社区资源 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其他多种资源
产业
形态
各种文化企业的集聚 同类文化企业集聚或文化产业链条的集聚 特色文化企业的集聚 企业与非企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组成一个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主要
功能
首先是经济功能,其次是文化功能 首先是经济功能,其次是文化功能 主要是文化功能,亦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功能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功能区做一个初步的界定:文化产业功能区是这样一个区域,它是以文化为引领,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推动,将一定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和其他城市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综合性功能。
二、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从理论上看,文化产业功能区这一概念是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而从实践上看,文化产业功能区则是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
(一)文化发展融合化的必然要求。融合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和重要趋势,如果从其规模和水平来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产品融合,即通过某种具体的产品将文化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在一起,如陶瓷产品等。第二层次是企业融合,即一个企业将文化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跨界企业,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或者形成一种融合业态,如万达集团的文化地产等。第三个层次是园区融合或产业融合,其中园区融合侧重的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同一空间的融合,如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而产业融合侧重于同一产业链条上不同环节之间的融合,如深圳华强集团从文化科技开发到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的开发。但是,园区融合与产业融合各有利弊,而从功能出发既可以淡化空间的制约,亦可以弱化产业的壁垒,因此,文化的融合发展必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功能融合,即要以功能区为载体来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一是文化产业主体日益多元化。文化产业的主体是企业,但是,各种非企业性质的文化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也都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主体。甚至像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机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但是,它们很少会选择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去发展,园区、集聚区一般也很少会考虑引进这些文化机构,特别是公益文化机构。二是文化生产方式日益多元化。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后者的生产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很多共同要素,如原料、厂房、机器、物流等。可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空间、加工设备、传输方式等的要求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文化产品的生产都集中于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三是文化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文化消费方式多种多样,如审美消费、体验消费、休闲消费等。这些消费有的可以在家中完成,更多的则需要到影剧院、文化街区、名胜古迹、主题公园等场所才能完成。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消费的丰富性,决定了很多文化消费只能分散而不能集中。因此,我们决不能片面追求文化产业资源的简单集中,而应当以功能区思维来替代园区或集聚区思维,着力推进一定区域中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互联互通,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生态,更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城市发展文化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摊大饼”、“做规模”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城市一环、二环……的出现;第二阶段是“攀高度”、“竞形象”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很多城市都修了不少高楼大厦、形象工程。但是人们发现,城市如此发展并没有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幸福,相反,各种“城市病”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是很多不幸。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国的城市建设目前正在逐步转向第三阶段,即“充内涵”、“做文化”阶段,具体措施包括城市精神的挖掘、提炼和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等等。其中,文化产业由于可以带来可观的GDP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以园区或集聚区思维做文化产业,在促进GDP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各个园区、集聚区为了争夺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低水平同质化的竞争,导致了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各个园区、集聚区迫于GDP考核或资金平衡的压力,大量引进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文化企业,甚至招进了大量的非文化企业,结果并没有能够充分实现其文化价值;三是各种园区、集聚区基本上都是封闭式运营,这既不利于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文化、社会等效益的外溢,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并无多大帮助。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和城市功能,迫切需要以“文化城市”而不是“功能城市”的思维,[5]以开放的文化产业功能区而不是封闭的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为载体,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品质的提升。
三、南京文化产业功能区类型的规划
在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规划与建设问题上,北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根据北京的市情共规划了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并且明确了保障体系和落地措施。受北京规划的启发,南京从2014年8月开始着手制定文化产业功能区规划(2016-2020)。南京的市情当然不同于北京,应当规划多少个、规划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功能区,是规划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立足于南京的历史文化、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其他优势资源,我们认为,南京可以规划设计四大类文化产业功能区,每一类下面又可以规划若干个具体的文化产业功能区。至于如何规划,限于篇幅,本文拟从四大类中各选1个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功能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历史文化资源活化类功能区——以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功能区为例
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功能区的面积并不大,它是包括长江路南北两边的一个区域。这里集中了总统府、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南京六朝博物馆、国立美术馆旧址、国民大会堂旧址、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南京1912文化休闲街区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目前,这个区域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关系,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地上业态与地下业态、省级资源与市级资源等关系。目前,它所承担的功能主要是南京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休闲娱乐(1912街区)、政治发展(人民大会堂)等功能。
根据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定位为南京历史文化体验功能区比较合适。为了进一步发挥其文化功能,同时尽可能地挖掘其产业功能,关键是要进行“两划”。一是地上的活动“策划”。在长江路一带的地面上,基本上没有可供开发的物理空间,只能另辟溪径。由于现有的各种文化空间如总统府等,几乎都是一种“被看”的静态展示,不足以满足游客的浏览需求,因而需要调动各类文艺演出团体,特别是市属文艺演出单位,甚至群众文艺团体的积极性,排演一些能够反映南京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微剧目、微演出(半小时左右),充实到不同的文化空间(安排在游客比较多的时候进行演出),以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更好展示南京历史文化。二是地下的“空间规划”。虽然长江路一带地面上已经没有产业开发空间,但由于地铁3号线的开通,大行宫地下的产业开发价值得以突显。考虑到这一带地面上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充裕但商业空间十分有限,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引入专业团队,将大行宫地铁站的地下空间“规划”成一个文创产品、南京特色产品的设计、展示和交易空间,其中绝大部分可用于引进固定的设计、销售公司,但也要预留一小部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工艺、特色工艺的展示活动,与地面的历史文化体验相呼应、相补充。
(二)文化创意创业类功能区——以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为例
环南艺是指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中心的一个功能区域,它的范围东至虎踞北路,南至国防园,西至秦淮河,北至模范西路。这里拥有的文化资源主要有: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省国画院、江苏工美艺术精品馆、石头城公园、古林公园、江苏科技馆、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园、石榴财智中心、留学生文化创业孵化园、英发比高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南艺后街、水木秦淮、世界之窗、秦淮河等。目前,这个区域涉及到的关系主要有产学研、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省级资源与市级资源、国有资源与民营资源等关系,该区域目前发挥的功能主要有工艺美术品的交易功能、文化创意的孵化功能、文化艺术人才的培育功能、文化街区功能等。
根据这一区域的文化资源,将其定位为南京文化创意创业功能区比较合适。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一是应当根据南京艺术学院的优势专业和该区域的产业基础,明确重点的产业化方向,如艺术设计、影视创作与制作、艺术品交易等。二是根据重点产业方向,选择一些易于产业化的专业,与南京艺术学院的二级学院如设计学院、影视学院、传媒学院等进行合作共建。三是打通居于古林公园与南京艺术学院之间、从虎踞路与南艺后街的道路,沿道路两旁建设一批门面房和办公用房,为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提供更多空间。四是对水木秦淮进行升级改造,适当调整现有业态,吸引更多创意设计类文化企业入驻。五是在石榴财智中心等园区增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支持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创新。六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比赛、文化创意设计集市等活动,扩大影响,推动创新。
(三)文化科技融合类功能区——以河西新城科技园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区为例
河西新城科技园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区的面积也不大,位于河西新城科技园的核心地块。建邺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来就不多,新城科技园作为建邺区在河西新开发的一个地带,文化资源就更少。目前的资源主要是一些与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等相关的资源,如国家级广告园、中国游戏谷(包括一些动漫游戏企业和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的游戏平台)、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等。目前该区域发挥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功能。
根据这一区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定位应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功能区。为了进一步拓展其产业功能和文化功能,一是保证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到位,用于广告、游戏动漫、动画影视制作产业的奖励和补贴,培育一些龙头企业,做优一批中小文化科技企业。二是应当吸引广告协会的入驻,发挥新成立的“中国手机游戏联盟”的作用,充分整合全市的广告资源、动漫游戏资源,增强现有文化科技融合资源的辐射能力。三是鼓励制作南京文化元素的广告片、动漫游戏作品,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手段来传播南京文化形象。四是策划举办广告宣传片、动漫游戏的线上线下活动,特别是要站在整个新城科技园的角度策划一些有特色的线下活动,如Cosplay等活动,以活跃新城科技的文化氛围,提升新城科技园的文化品位。
(四)文化生态旅游类功能区——以高淳慢城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为例
高淳慢城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的范围比较广,几乎包括高淳全境,具体包括桠溪国际慢城(中国首个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高淳老街、固城湖旅游度假区四大片区(每个片区的资源详见表2)。这一功能区涉及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即自然与人文、文化与旅游、农业与非农业等关系,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将生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放大生态特色,赋予生态之旅文化内涵,同时促进生态保护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表2  高淳慢城文化生态旅游功能区文化产业资源一览表

四大片区 主  要  资  源
桠溪
国际慢城
文化旅游 望玉山,大官塘,遮军山,张巡纪念馆,永庆古寺,南城遗址,薛城遗址
民俗文化 跳五猖、打水浒、小马灯,“印象高淳”
生态休闲 大山民俗村、吕家美食村,石墙围影视村,高村艺术家村、荆山长寿村
慢 生 活
体    验
慢城博物馆、慢城农场、慢旅居客栈、华东最大四季花田
高淳老街 文化旅游 关王庙、高淳民俗馆、杨厅、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馆、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乾隆古井、耶稣教堂遗址等
游子山
国家森林公园
文化旅游 游子山文化体验区,漆桥古镇
生态休闲 花山山湖观光区、三条垄生态休闲区、武家嘴农业科技园
工业旅游 高淳国际陶艺苑
固城湖
旅游度假区
体育休闲 固城湖湖区、花山片区
生态休闲 永胜圩片区
文化旅游 固城遗址
根据现有资源及未来发展趋势,该区域适宜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功能区。具体措施:一是整合资源。实施链接桠溪慢城和游子山、花山等主要景观节点的东部低山丘陵串联工程,链接水网圩区主要水系的西部水乡圩区缝合工程,把最主要的景点、最突出的亮点进行串联,以整合“四大片区”资源。二是“三区联建”。联手打造山湖自然风景区、老街文化风情区、乡村田园风光区三个区域,使区域内功能形成互补优势;三是“四节联办”。春季油菜花节、夏季荷花节、秋季螃蟹节、冬季年货文化旅游节四节联办,使区域内营销宣传产生正协同效应。四是“五线联动”。推动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乡村体验游、低碳养生游等旅游精品线路,使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也能感受历史文明的绚烂以及现代农业科技的辉煌。
四、南京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文化产业功能区与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既有相通之处,亦有很大不同,因而功能区建设必须在充分借鉴园区、集聚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资源,常常会碰到各种障碍,因而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建立市级部门之间、市区两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引导、服务职能,加快培育、发展相关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产业联盟,并充分发挥它们在推进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打破区与区、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的各种壁垒,推动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四是灵活运用市场、行政或混合手段,促进功能区内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示范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建设。
(二)加快示范功能区的建设
文化产业功能区是一种新探索,目前尚无现成的经验,因此应根据各区、各行业的发展特点,从规划的几大类文化产业功能区中,挑选几个发展基础好、示范意义大的功能区,通过政策倾斜与扶持,同时鼓励其在项目审批、财税支持、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方面率先改革创新,进行资源整合和功能升级,集中优势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点、功能配套完善、产业链条齐备、辐射能力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功能示范区。在示范区取得一定成效后,应当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试点功能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功能区的一体建设和协同发展。
(三)激发功能区发展的多重动力
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动力是多元的,但重点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文化创意的动力,要通过高级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降低文化创意创业成本,以及加大知识产权奖励与保护力度等措施,来提高文化产业人才从事文化创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文化创意水平。其次是融合发展的动力,要大力促进“互联网+”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培育网络广告、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出版等新兴的“互联网+”文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于提升其他产业的作用,形成文化地产、文化旅游、文化商贸、文化金融等以文化引领的融合产业体系。第三是金融助推的动力,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发适于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探索政府投入、信贷投资、证券市场等与文化产业各环节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更多资金,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量能。
(四)策划建设一些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
项目带动是功能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功能区应当根据自身需要,策划建设三类不同的项目。第一类是“串连性”项目。在一些文化产业功能区,资源虽多但十分分散,导致现有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这就需要策划建设一种“串连性”项目,将功能区内所有资源串起来,形成互融互促的良性生态。第二类是“改造性”项目。在有些功能区内,各类资源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因为不同资源的作用有强有弱。根据“木桶原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为了让功能区的文化产业能量能够充分释放,就必须对最薄弱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以消除功能区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第三类是“提振性”项目。在有些功能区内,所有资源的作用都已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功能区内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遇上了“天花板”。这就需要策划建设一些具有突破作用的项目,为功能区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带动区内所有文化产业力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出台一揽子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推动符合重点产业方向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按照各功能区产业定位布局落地。二是强化功能区建设用地保障,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保障功能区内文化产业用地。三是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在现有文化金融创新基础上努力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实验区”,为文化功能区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四是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扩充”和“做实”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并根据不同功能区的重点产业方向和实际需要,建设一批新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五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功能区文化产业人才的认定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我市优秀文化人才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
 
 
 
(执笔人:郭榛树、郭  霖)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9页。
[2] 见百度百科词条“主体功能区”。
[3]颜芳芳:《城市功能区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 年第 12 期。
[4]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规划(2014年至2020年)》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际上就是文化产业功能区的一种。另杨明等人在《论北京市产业功能区建设中的若干辩证关系》一文中将北京的产业功能区划为6大类,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创意园区”(《城市规划》2014年第7期)。
[5] 这里所说的“功能城市”实际上是一种“经营城市”的理念,所追求的主要是城市的经济功能,与本文的“功能区”之“功能”概念不同。


点击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