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栏目面包屑:信息中心 > 行业报告 > 2013行业报告 >
栏目名称与栏目拼音与栏目链接:2013行业报告 与 2013xingyebaogao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92
父栏目名称与链接:行业报告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69
标题:南京新闻出版、发行和印刷复制业发展报告
时间:2016-10-14 14:38:26
描述:一、新闻出版业1.2012年新闻出版业发展状况(1)图书出版。2012年,南京出版社抓住改革和发展转换的新机遇,坚定信念,团结拼搏,不断进取...
来源:
缩略图地址:
组图列表:
内容:一、新闻出版业
1.2012年新闻出版业发展状况
(1)图书出版。2012年,南京出版社抓住改革和发展转换的新机遇,坚定信念,团结拼搏,不断进取,实现了转企改制平稳过渡后的又一重大转换目标,成功跨入亿元出版社行列。2012年南京出版社进一步加强出版导向的把握和精品图书的生产,有3种图书入选国家级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专项重点,12种图书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种图书获得各类图书奖。其中《明朝文化研究》、《南京大屠杀辞典》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纪念馆故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选题”;《中国纪念馆故事》和《明朝都城》分获2012和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2012年南京出版社坚持特色出版、面向市场打造精品,继续深挖南京地方历史文化图书选题,出版了一批反映南京地方特色的图书,并加大与民营书业公司合作的力度,开发了一大批面向全国市场的特色少儿类图书。在教辅图书出版方面,南京出版社坚持走品牌创新路线,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寻求选题创新,不断策划新品种,目前已初步形成从幼教到大学助学读物“一条龙”的系列版块,为教辅图书更好地融入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南京出版社共出版图书488.44万册,实现造货码洋1.03亿元;共出版图书570种,其中新书278种,重印书292种;实现发货码洋6243.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50.92万元。
(2)报纸出版。2012年,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聚精会神抓导向,一心一意谋发展,集团各报刊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元化产业不断拓展,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成功跻身全国大型综合性报业集团行列。2012年集团各媒体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把握正确导向,创新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和传播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各媒体获得中国新闻奖1篇,江苏新闻奖1篇,省好新闻48篇,市好新闻76篇。集团积极探索“以报立业、多元强业”的新路子,以创意活动策划带动广告经营。《南京日报》承办的“南京地产风云榜”、《金陵晚报》承办的“滚石经典演唱会”、《东方卫报》承办的“全国地铁报联盟峰会”等活动都有效带动了新一轮品牌广告投放。《南京日报》跻身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全国城市日报二强。《金陵晚报》在全国报纸影响力抽样调查中名列前茅,并获得“2012中国十大晚报”称号。集团还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突破传统办报格局,积极整合资源。《大众证券报》抓住转制机遇创新谋发展,《周末》报全面改版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之路,《现代家庭报》“第1收藏”、《家教周报》“红苹果”等专刊接连创刊,《江苏商报》、《都市文化报》与溧水、六合合作办报。各报刊形成众多新增长点,走出一条摆脱困境的新路。
(3)期刊出版。2012年,南京市期刊业稳步发展,结构合理,门类齐全,质量全面提高,各期刊紧抓自身优势,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影响、有品位的期刊群。《金陵瞭望》总收入首破千万元关口,跃居国内城市党刊和城市宣传期刊第一。《青春·潮流志》是目前江苏省唯一面向全国发行的平面刊物,月发行量50万册,发行量全国排名前十,2012年完成销售额2900万元,比2011年增长7%。《青春·潮流志》已进入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潮流刊物行列,YOHO.CN社区吸引百万注册用户,“Yoho!有货”成为国内最大的潮流品牌购物商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始终秉承真实、客观、理性的办刊理念和南京大屠杀专门史研究的专业特色,脚踏实地,持续耕耘,广受好评,先后被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和包括金陵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多家著名综合性图书馆永久收藏,2012年该刊被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为南京大屠杀史的国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新兴媒体。2012年,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着力发展新兴媒体。龙虎网日均独立IP达70万,全球中文网站排名1500位左右,成为江苏省影响力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上线仅一年多的南报网,目前已成为南京有较大影响力的主流新闻网站;东方卫报“触摸式读报屏”全面投放使用;南京云报客户端正式上线,成为集“十报一刊多网站”为一体的江苏最大的全媒体阅读平台。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还大力加快园区建设,以江苏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园区)为载体,筹备成立南京数字出版行业协会,引导全市乃至全省数字出版企业向基地园区集聚,已发展意向企业会员单位50多家,凤凰优阅公司入驻园区并正式运营。
2.新闻出版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图书出版业发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落伍、观念滞后、方法老套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守旧,缺乏勇于创新的胆略和信心。二是人才缺乏,有影响的专业人才、综合人才、领军人才还不多。三是对出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准备还不充分。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推广,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正在成为出版业发展中新的战略制高点。随着出版产业结构转型大趋势的到来,新的阅读习惯和营销方式对纸质出版物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冲击。应对新变化,应对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移动出版、手机阅读等新媒体的冲击,思考不足,方法不多,知识储备不够。
(2)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发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与广报、杭报等先进报业集团相比,眼界思路还不够宽,办报理念和经营理念亟待与时俱进。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广告收入占比过大,集团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体制机制还不够活,分而治之有余,统筹整合不足,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人才工作比较薄弱,敢想会干的人才比较缺乏,影响集团长远发展。五是集团作风建设尚需大力加强,干部员工精神面貌及工作执行能力需大力提振。
3.发展对策和建议
(1)要转变思想,开阔眼界,创新思路,勇于探索。要不断强化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要注重学习,学以致用;要有彻底的执行能力;要加快引才育才,构筑新型人才高地,做好人才规划,创新引才机制,再造育才体系,改革励才方式,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等。
(2)图书出版要努力创品牌、拓市场、促效益。坚持教辅图书和一般图书双轮驱动,不断创新,多出书,出好书。教辅图书坚持走“新联地”之路,创新品牌、多方联合、依托地方,努力形成和完善从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到职教、大学教辅全覆盖。一般图书坚持走“专精特”之路,专题专做、专向专做、多出精品、形成特色,逐步形成以地方文化为出版主体,同时开发面向全国市场的少儿类、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出版格局。
(3)南京出版传媒集团要抓牢机遇,科学谋划多元发展战略,为企业搭建快速发展平台。要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延伸、多元拓展等手段,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多媒体、全产业链发展,要加强文化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4)报刊出版要抓好巩固思想基础、有效引导舆论、推动改革创新“三个关键”。力推改革,力行实干,加快推进传统报刊业向现代传媒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鼓劲,为促进和谐稳定助力。要自觉坚持转作风改文风,切实把握民生和务实“两大导向”。要通过综合改革推动统筹融合发展,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和落实,加速向以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传媒转型。要推动报网融合向全媒体跨界融合转型。要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加快推进从“经营报业”向“经营多元产业”的跨越。
(4)新兴媒体要主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依托数字和网络技术。加大科技创新与新媒体开发力度,包括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移动出版、数字印刷、手机阅读、多媒体读物、网络教育资源等,使经营业态更加多元和完善,真正成为内容提供商、经营商。要加快推进报网品牌一体化,切实做强龙虎网和南报网,拓展城市门户网站功能,增强网上舆论引导功能。要加强与广播电视、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全面介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业务,促进新闻客户端、纸媒配套网站可持续发展,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要研究创新媒体商业模式,不断开发运用网络数字传媒,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产品和技术打造具有本地化的媒体品牌。
二、出版物发行业
1.2012年出版物发行业发展现状
(1)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门类齐全,但城乡有差距。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有1987家2607个出版物发行网点(苏果连锁有563个经营网点)。其中,有出版物批发市场1家、总发单位4家、全国连锁4家、省内连锁1家、书报刊批发单位206家(含3家外资单位),网上书店58家。所有出版物发行网点中,书报刊2334家,音像561家(其中批发连锁29家,苏果超市187家),电子出版物65家。经营面积154846m2,其中1000-3000m2的18家,3000m2以上的14家。销售总额39.99亿元,去年增加6%。从业人员11590人。与2011年相比,南京出版物发行业保持了可持续发展。总发行单位、中外合资发行企业、场内批发企业、连锁经营单位、网上书店及规模在1000平方米以上零售书店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已经形成图书、报纸、期刊等发行门类齐全,以新华书店发行为主渠道,长三角出版物批发市场为集散地,其他民营发行业为网点的遍布市、区(县)两级市场的出版物发行业网络。但郊区、县的乡、镇、街道发行网点因多种原因,呈现萎缩趋势。
(2)出版物发行业营销稳中有升,但发展不平衡。出版物载体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发行日渐式微。从发行类别看,量最大的是中小学教材教辅和大中专教材。中小学教材教辅发行一直是以新华书店系统为主渠道,相当部分区县连锁店甚至把教材教辅特别是教材当成唯一的生命线,不重视一般图书发行。教辅也是民营发行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渠道。一般图书虽然整体经营水平不高,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文化、教育、哲学类图书发行量较大,童话、科普类少儿读物很受欢迎,自然科学类图书发行量也有增长。
(3)实体书店经营困难,网上书店异军突起。网上书店的不良竞争、低价倾销使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但互联网发行已成为出版物流通的一支新生力量。互联网发行以交易成本低、流通效率高、销售范围广、服务方便快捷等优势受到了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在一般图书(除教材外)市场,互联网销售所占份额已超过国内图书零售市场的10%,部分图书领域已经达到了30%以上。
(4)农村发行网点萎缩严重。以我市农村人口比例来看,农村网点非常少,尤其是浦口区、六合区、高淳县和溧水县农村书店发展缓慢,而且主要是从事教辅书的销售,农村不少书店是以销售文化用品为主,兼营图书销售,处于逐步萎缩的局面。
5)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民营企业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国外及港、澳、台发行商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增加了出版物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市发行业的改革创新。
2.出版物发行业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辅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没有形成。目前,教辅市场秩序较混乱,没有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二是民营发行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没有形成。多年来,南京市民营发行企业特别是长三角出版物批发市场数量变化不大,呈现小、散、弱局面,归根到底就是缺乏准入退出机制。三是缺乏扶持民营发行企业的优惠政策。近几年虽出台文化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发放文化产业扶持引导资金,但是对民营发行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力,在税收等政策上还不能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2)出版物市场环境急需改善。在产品结构上,全市发行业普遍以经营教辅类读物为主要板块,民营书业更为突出,大家都争抢中小学教辅。折扣战、低价竞标、订货无契约、退货没商量、结算无期限等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扰乱了出版物市场秩序,造成行业交易成本和风险增加,行业整体实力受到削弱。
(3)投融资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在投融资渠道上,普遍依靠业主自筹资金,低水平扩张,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投融资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企业增长缓慢。低水平扩张的结果,导致产业的平面化,阻碍集约化发展,无法实现整个产业质的提升。
(4)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发行员的培训取证力度和实效不大,对高精尖专业人才团队打造乏力。特别是民营书刊经营单位,一部分经营者及其员工缺乏对图书这一特殊商品内容、品质属性和需求对象的理解,导致卖书人不知道如何采购图书,不懂得如何向读者推荐需要和想要购买的图书,不懂得培养自己的图书消费群体。
3.预测和展望
(1)推进发行体制改革,打造优势企业。要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推动有资格、有意向、有需求的发行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资产重组。着力打造四五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双百亿”企业集团,使他们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方面发挥标杆性的示范作用,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发行企业。同时大力培育一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专”、“精”、“特”、“新”民营发行企业,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
(2)加强协调指导,发挥协会作用。加强对出版发行相关行业协会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协会在诚信体系建设、规划制订、政策建议、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协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促进行业自律,凝聚行业力量,塑造良好行业形象。推动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壮大力量,使协会更好地发挥其在政府、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加快发行网点建设,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出版物发行的积极性,鼓励新华书店依托农家书屋、各类便民店以及个体工商户,建立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或代销点、租赁点。研究推广浙江省新华书店农村出版物小连锁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壮大农村出版物发行主渠道,拓展培育农村出版物消费市场。逐步实现出版物发行网点覆盖到全国乡镇。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发行企业为骨干、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将公共服务与市场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市市有书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
(4)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发行业领军人物为重点,统筹抓好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建立发行人才梯队。以职业准入和岗位准入为抓手,不断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作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开发出版物发行业人才资源,研究制订有利于造就领军人物的分配政策和激励措施,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5)大力发展数字发行,创新传播手段。引导传统发行企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鼓励数字发行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结合。今后传统纸媒与数字新媒将会并存,发行企业要在继续做好传统纸媒分销的同时,构造电子阅读器、“电子书包”等新兴出版产业链,做好新兴产品的发行。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优先发展依托卫星通信、互联网、手机等传播渠道的数字发行和互联网发行,开拓发行领域和市场空间,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印刷复制业
1.2012年南京印刷复制业发展特点
(1)技术设备先进。近年来,南京印刷业已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先进技术设备运用的竞争,随着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引入,从而跨越到了“光与电”的时代。南京印刷产业的主要设备都是从德国、日本、美国等技术先进国家引进的,一部分企业拥有了曼罗兰6+1色胶印机、先进的联动装订线、多色印报机和CTP等先进设备,南京的印刷业的产量和规模得到迅速的提高,尤其是彩色印刷能力、印刷质量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制版、印刷及印后等工序方面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联动化。
(2质量观念提升。南京的印刷行业印刷品一方面产品结构比较齐全,书刊印刷、报纸印刷以及金属印刷、塑料印刷等能够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印刷行业具有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集中体现为质量的竞争,企业主要靠质量赢得市场竞争的先机。许多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设备甚至CTP技术,还都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这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占领市场份额提供了保证,尤其在近几年,南京的印刷产品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印刷产品质量评比中都取得过不俗的好成绩。
(3服务意识增强。现代的印刷业已被定义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完成了从传统的被动加工型产业向高新的主动服务型产业的转变,企业是否重视服务往往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南京很多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在技术设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要想赢得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附加利润,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服务意识,用真诚来打动顾客。
2.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出版物印刷生产季节性明显,具有周期性。南京出版物印刷产品里教材、教辅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大;出版物印刷企业里规模小、实力差的印刷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大、实力强的印刷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由于教材、教辅的印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较短,因此造成了在印刷高峰期,总体生产能力明显小于实际需求,生产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而在印刷低谷期,总体生产能力明显大于实际需求,导致无生产任务。出版物印刷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一般印刷生产能力过剩。如书刊平版胶印生产能力显得过剩,而一些高档产品的彩色印刷能力相对薄弱。由于南京后道装订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有限,再加上出版物印刷企业从印前、印刷到印后,设备配套齐全的企业不多,每年南京有相当数量的出版物印刷业务外流,其中大型精美画册、高档包装印刷流向外地,阻碍了本地区精制产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和印刷水平的提高。
(2)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南京的包装装潢印刷由于一方面没有在提升品质、开发新品上狠下功夫,而是过多的互相攀比,竞相引进设备,盲目发展生产力,导致打价格战,同质化恶性竞争,挫伤了企业发展积极性。另一方面包装印刷业务由市场需求来调控,而南京地区较苏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外资引进较少,广告公司的业务需求量有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包装印刷企业的快速发展。
3)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整体效益不高。南京其他印刷品印刷业发展仍然缓慢,绝大多数的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由于企业准入门槛低、投资少、规模小、印刷设备落后、企业管理混乱、从业人员素质较差,致使企业效益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南京的其他印刷品企业印刷品种单一,档次不高,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导致一般印刷能力过剩且无特色,多数企业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4)印刷设计人才匮乏,同时印刷经营者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印刷经营活动,特别是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印刷是以包装印刷为主逐渐发展为印刷与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的印刷活动,因为谁拥有产品包装设计著作权,谁就决定了印刷产品的印刷权。印刷企业应该设立产品包装设计部门,以确保印刷业务的社会占有量,而南京在这方面的设计人才,历来就很缺乏。同时,印刷经营者存在小富即安,小农意识比较严重,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行业经营管理缺乏创造力。
(5)后道专项装订企业与印刷生产能力不相匹配。南京印刷企业中,部分出版物印刷企业没有完备的装订设备,无法完成印刷装订的全过程。目前南京市领取《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专项装订企业只有四家,当处于出版物高峰季节时,后道装订企业装订能力严重不足,设备根本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与印刷活动根本不相配套,导致大多数印刷企业无力完成装订而外发装订业务,有时一本书由几家装订企业联合完成,导致部分地区应运而生了一些无证装订企业。在进行非法装订活动甚至装订非法出版物,出版物装订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已成为制约印刷业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预测与展望
    由于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印刷业的功能与市场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刷技术数字化与自动化程度日益成熟,印刷品市场趋于多样化,对于产品质量要求也高,未来的市场必然朝向产品多样化、质量高级化、制作系统整合化发展。南京印刷业必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印刷业的广泛应用,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并伴随着南京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1)印刷产业地位展望。南京市作为全省政治中心,在整个长三角地区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区域经济强劲增长的拉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飞速发展,成为全球印刷界瞩目的焦点。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其地理优势为印刷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里,都市群经济集体崛起,资本充足,人才集中,并有科工贸综合势力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南京市印刷行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必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中处于前列。
(2)产业发展展望。处于长三角产业带中的南京印刷业,担负着成为江苏省出版物印刷中心的重任,必将会强调自己出版物印刷的优势,更多地着眼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努力打造国内印刷精品,并鼓励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大胆走出去。优化布局、区域协调。根据发展需要合理调控总量、结构、布局,形成层次分明、档次拉开、特色相间、优势互补的印刷格局。产品结构适应多品种、高质量、短周期的要求,生产及组织结构向专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延伸服务,形成完整的印刷产业链。鼓励发展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高水平生产能力的印刷企业,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工艺落后,积极发展绿色环保印刷。加快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发挥南京地区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外资和国内资本到郊区投资兴建印刷企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南京一些大型的食品包装印刷企业,包括南京岸宝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南京顶正印务有限公司已经在我市落户。按照印刷企业功能不同,政府必将鼓励发展投资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领先型的骨干印刷企业,推动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使之成为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效益优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印刷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3)印刷技术展望。未来的南京印刷业一定是技术不断更新、自主创新的时代。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信息化促进印刷业现代化。其中印前领域的信息资源网络化应用,包括数字扫描、直接制版、数字打样以及数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应用要在一批企业实现应用;印刷领域基本实现多色高速胶印,鼓励采用柔印等技术,积极发展数字印刷,充分适应市场快速、按需、高效、个性化的需求;印后领域实现多样化、自动化、联动化。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自主创新的力度,全面提高印制工艺的水平,力争南京市的高档印刷、高附加值、精美印刷的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占领高端印刷市场。
(4)借助“文化强市”东风,构筑南京印刷产业沟通和交流平台。南京印刷产业必将充分利用“文化强市”的契机,借助这一平台,整合资源,强强联手。通过各种展会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实现打造南京印刷行业品牌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利用“文化南京”的宣传优势,承办相关的印刷业论坛。开展印刷精品展、精品图书展等,建立相关的印刷网站,搭建信息、技术的公共交流平台,举办有档次、有深度的咨询会、信息发布会和研讨会。建立和协调相关印刷行业组织,提供规范的服务和完善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活动。提升南京印刷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印刷南京”的品牌,从而推动南京印刷业的持续发展。


点击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