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栏目面包屑:信息中心 > 行业报告 > 2015行业报告 >
栏目名称与栏目拼音与栏目链接:2015行业报告 与 2015xingyebaogao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94
父栏目名称与链接:行业报告 与 https://www.njculture.nethttps://www.njculture.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69
标题:南京文化金融发展报告
时间:2016-10-16 11:13:03
描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京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
来源:
缩略图地址:
组图列表:
内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京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预计达到5.8%。南京连续四年在全省文化发展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在全省“八项工程”之“文化建设工程”考核中排名第一。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南京现有15800余家文化企业,其中90%以上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营业收入低、实物抵押少,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2013年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文件提出,要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经过认真调研我们发现,文化小微企业面广量大,其融资需求具有零散化、个性化、小额化特点,虽然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专属特色产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服务不专业、路径不通畅等原因,企业出现融资需求时,往往是“碰到哪个谈哪个”,或者“一家一家试过来”,缺乏有效对接、专业指导和精准服务,导致很多金融服务政策难以落地和发挥作用。针对这些难题,南京自2013年以来,在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下,由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依托全市国有文化产业专业投融资平台——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具备综合功能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该中心一头连着全市文化企业,一头对接各种金融机构,在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下,让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服务中心这个平台直接对接,在解决各类文化企业、特别是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四化一优先”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理念,注重顶层设计系统化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文化金融工作,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推进。从2013年初开始,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委、市人行营管部等六部门联合组成调研组,在深入学习国家政策、认真研究南京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多方共赢”的基本原则,遵循“互通融资信息、完善服务链条、搭建综合平台、打通实际路径”的建设思路,先后制定出台了《南京市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关于鼓励和促进文化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有效指导文化金融工作探索,确保方向不偏,步伐不乱。2014年以来,又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创建“全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工作方案》、《南京市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南京市文化银行贷款风险代偿操作细则》等一批文件,初步构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金融制度性文件体系。同时还依托全市文化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先后邀请厉无畏、范周、陈少峰、花建、顾江、魏鹏举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对我市文化金融和中心建设工作给予高位指导。
(二)创新功能,探索综合服务平台化
南京在文化金融工作探索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要依托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完善综合功能,为广大文化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贴心服务。
1、针对融资信息搜集难,组建全市文化企业资源库。各部门整合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全市文化产业各重点门类,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优质文化企业资料,形成全市文创企业资源库,目前已入库企业1300余家。在此基础上中心与全市11个区、8个市级文化园区、11个行业协会、84个街道和110个信息专员建立密切联系,搭建专属QQ群及微信平台,形成一张有效覆盖全市的文化金融服务网。中心运行一年多以来,已向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公司推送文化企业融资需求465批次,既为金融机构及时有效提供融资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文化企业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2、针对操作路径不通畅,致力打通金融服务全流程。服务中心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编制服务手册,理清融资的具体操作流程。文化企业出现融资需求后,可以填写融资申请表,经区宣传和文化部门初步审核后报至服务中心,中心专业团队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向文化银行、文化小贷公司、基金公司等进行推荐,并对结果实行全过程跟踪,及时跟进提供后续服务,初步实现了文化企业“金融服务一站通”。如摩尔猫猫是南京一家小型文化传媒公司,向某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服务中心成立后该公司第一批填写融资申请表,在服务中心和银行共同努力下,于年底成功获得基准利率信用贷款。
3、针对信用体系不健全,创新探索各种组合增信手段。文化小微企业基本都是轻资产,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抵押,是制约这类企业获得信用贷款的瓶颈。中心依托全市文化企业资源库、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等,充分发挥汇聚银行、小贷公司、风投基金、保险和担保公司等的复合金融优势,依托文化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开展版权登记和评估,探索建立价值评估体系。运用大数据原理联合北京金电联行公司,在全国率先开发服务于小微文化企业的客观信用服务体系。
4、针对企业家金融素养弱,强化对文化企业家的全面培训。许多文化企业家对金融知识比较陌生,这直接制约了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质量。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充分整合市文化产业协会等行业资源,深入全市各区先后举办各类对接会、讲座和培训活动30余场,参加文化企业家1500余人次。2013年11月承办了南京第一届“金梧桐”评选活动,评出全市“民营文化企业十强”等优秀企业50余家,优先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推荐,受到广大文化企业家欢迎;2014年5月,由中心协同南京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南京文化产业协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承办2014年南京—北京资源对接会;7月,由市文资办牵头,中心在北京大学承办南京市文化金融高级研修班,40余名企业家积极参与;9月,中心牵头主办的“南京最具投资价值文化企业”评选活动,选出“最具投资价值奖”10名,“最具成长性奖”20名,并在第七届中国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上进行路演暨颁奖仪式;10月,与北京大学艺术金融组共同举办艺术金融沙龙活动。
(三)创新手段,推动金融工具专业化
文化金融与其他金融领域相比,既具有一些共性,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注重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度身定制专业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努力依托中心的复合金融优势,多渠道、全手段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题。
1、招标遴选授牌“文化银行”。 积极推动银行机构制定具体措施,促进《关于鼓励和促进文化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的落地实施。2013年从全市银行中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四家银行作为全市第一批“文化银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在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4年12月底,四家文化银行累计向235家企业发放贷款9.18亿元,其中文化企业首贷户占比超过50%。在创新担保方式方面,信用贷款余额近1亿元,占比接近10%。文化银行在正式运营的首个年度信贷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信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成立全国第一家文化小额贷款公司。针对文化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要求高的特点,由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牵头发起成立全国第一家文化小额贷款公司-南京金陵文化科技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公司自13年5月份成立以来,秉承小额分散的原则,与文化银行之间拾遗补缺,截至2014年12月末已向本市72家文化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43亿元,户均贷款规模仅为337.5万元。文化小贷公司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同时,为解决本市文化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
3、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整合省市有关资源,成立专业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的各类投资基金,其中先期成立的1个亿南京文化创业投资基金运行良好,已有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1亿元南京文创天使投资基金已经完成组建,为处于初创期的文化企业和领军人才提供资金扶持。发挥紫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与国内外知名基金管理机构成立专门投资于文化产业的子基金。总规模30个亿的江苏聚合新兴产业基金组建完毕,首批到位资金8个亿,重点围绕文化创意重点产业门类,以资本为纽带开展产业链的整合和并购。
4、充分发挥省市文化产权交易所功能。南京市积极扶持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江苏省和南京两个文化产权交易所于2013年上半年先后通过国家部委联席会议验收。其中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主要为文化企业提供版权登记、交易、抵押等专业服务,截至年底实现版权集约化平台及艺术品质押融资交易超过10亿元。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积极探索文化、科技和金融融合,在全国率先推出钱币邮票电子交易平台,在市场影响力、日交易量、网络点击率等都位居国文交所第一,2014年,交易总量547亿元,单日最高成交量14.88亿元,上缴税收2000余万元。
5、鼓励开展文化类融资担保业务。市有关部门与人民银行南京营管部联合选出南京紫金担保和南京科创担保公司作为文化担保试点企业,主要面向全市文化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信用增级服务,解决文化企业融资担保问题。政府对担保机构与文化银行合作为文化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按不超过实际担保额的2.5%给予补贴。截止2014年末,南京市担保公司共为4.42亿元的文化企业贷款提供风险保障支持,在全部文化银行贷款中占比达到50.2%,担保公司一方面帮助文化银行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文化企业提高融资可得性。
6、积极探索推进文化保险业务。遴选确定太平洋保险公司南京分公司和人保南京分公司作为首批合作保险公司。其中太保南京分公司推出四大类9个保险产品,涵盖演艺活动、艺术展览、动漫和游戏制作等领域。特别是针对轻资产、融资能力弱的小微文化企业推出信用保证保险,采取“打包承保”方式一揽子承保,为有关文化企业提供信用保证和风险保障。
(四)创新机制,实现保障体系综合化
运行好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是一项政府引导推动,各方形成合力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1、形成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南京加强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全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中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定期召开政银企洽谈会,通报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2014年10月,召开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文化金融工作推进会,人行南京营管部等六部门签订共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实验区”协议。通过协调各相关部门、各园区,相应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2、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扶持引导机制。在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健全了利息补贴、风险补偿和融资担保机制。对文化银行发放的文化企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给予其不超过基准利率20%的利息补贴。建立文化金融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市科技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1个亿覆盖文化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所发生的损失,由风险补偿资金和文化银行共同分担。同时,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金融等的扶持力度,全市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延伸覆盖文化金融,同等惠及文化企业。制定出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实施办法,将银、政、保三方风险共担模式改革升级为按保费收入总额一定比例由银保分担、超赔部分由政府承担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效率和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为文化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融资提供增信和保障。制定出台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实施办法,设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吸引企业自愿认缴互助为辅,阳光化、规范化运作的公益性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缓解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为文化企业转贷提供周转资金支持,维护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的稳定。这些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全市金融机构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由市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文化金融考核办法,不断完善信贷信息反馈、信用贷款备案、年度综合考核、绩效管理评估、动态准入退出等工作机制。对于在文化金融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绩效的单位、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优先服务小微文化企业
1、推动建立小微文化企业信用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先做好小微文化企业的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了南京小微文化企业客观信用金融服务“梧桐计划”, 即选取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成立满2年、且有持续交易数据并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名录库内的文化企业,重点是动漫游戏业、网络文化业、广告业、数字文化服务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的注册地为南京的文化企业(含省属企业),采集建立包括诸如企业工资发放、水电费缴纳、银行账户流水记录在内的经营数据分析模型,着手文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构建,力求突破传统以抵质押和担保为主的贷款方式,基于大数据信用评价技术,致力于创新信用评价模式。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经营数据,初步建立了小微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并与银行系统进行比对,评级结果基本吻合。
2、率先发行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券。同时,中心还充分发挥文化、财政、金融、经信等部门合力,在全国率先发放第一期南京市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券,探索文化金融形式手段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实现了产业引导、财政支持、金融放大的效果。该服务券包含融资贴息在内的多项综合服务功能。小微文化企业凭服务券在江苏省文交所、南京市文交所获得的文化产权登记、托管、交易等服务,可享受VIP优惠。小微文化企业在申请办理融资性担保、相关保险理赔等业务时,可开通绿色通道,获得快捷、便利的专享服务等。企业最高可获得不超过6万元的贷前贴息。在该模式设计中,还兼顾重视操作风险的防范,对使用过程中的违约行为进行制约、控制。
3、支持银行业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利用自身集合和汇聚各类市场主体的优势,在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搭建桥梁,对接各类市场需求和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南京银行推出“鑫动文化”品牌产品,包括演艺贷、出版贷等八大系列产品,单独设立文化贷款专营机构,实行“全行营销,归口审批”,将文化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从2.2%提高到5%,制定差别化信用评价体系,对中心推荐企业适用基准利率,截止2014年12月末,文化贷款累计发放5.76亿元,其中文化企业首贷户占比超过70%。交通银行推出“保险贷”产品,通过引入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收取保费覆盖风险,政府予以保费补贴减轻企业压力,缩小原本由银行和政府承担的风险,推动所有文化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结合南京文创产业发展实际,推出了“商标贷”、“金陵创意贷”、“1+2”的无形资产和以“中华老字号”商标质押等创新产品,把企业的无形资产变成了“真金白银”。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与永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利用“投贷赢”产品为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向其提供委托贷款的全套服务。中国银行南京分行针对因影视剧制作而产生资金需求的影视剧制作企业,专门给予其流动资金贷款的短期授信产品“影视通宝”。南京金陵文化科技小贷公司创新推出“书画艺术品质押贷”,通过与市文物公司合作,借助文物公司艺术品鉴定、估价和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借款人将艺术品交文物公司代理受托保管,文物公司出具融资性保函,在《担保法》规范调整范围内,文物公司既可适度收取担保费,同时在发生代偿行为后,对书画艺术品的拍卖处置存在一定获益空间,调动了文物公司的积极性,也使文化小贷公司规避了鉴伪、估价等环节风险。
 二、工作成效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自2013年11月正式运行以来,截止2014年12月末,向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公司推送383家企业融资需求,共计465批次,累计发放贷款14.89亿元,其中基准利率贷款占比18%,信用贷款占比6.5%,小微企业占比超过70%。截止2014年末,南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42.24亿元,同比增长78.68%,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65.36个百分点。积极支持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2014年3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成功发行3.5亿元中期票据;2014年5月南京本土企业途牛旅游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芒冠科技等6家企业在国内新三板上市,可一集团、通灵珠宝等已经进入IPO预披露名单。在文化金融的有力支撑下,新与力传媒、原力动画、华博创意、惠通展览等一批本土企业正在成长为国内细分行业的龙头。
    南京文化金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新华社内参专门予以报道并得到有关领导批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门下发简报,介绍南京依托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经验做法。承担"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研究”及“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功能与服务标准及文化金融创新试点方案设计”等两项 文化部课题研究。2014年3月,在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上,中心作为唯一的服务平台,荣获全国“优秀文化金融合作创新成果奖”,入选“2013年度优秀文化金融创新十大案例”。2014年11月,中心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00万元支持。
一年多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对南京文化金融工作先后刊发报道20余次,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团组80余个,近600人次。
三、推进改革常态化,打造特色金融“南京模式”
下一步,南京将以创建“全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工作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落实《全市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一是修订完善政策,支持文化银行创新发展。制定出台《科技银行创新发展实施办法》,文化银行参照执行,其中重点对文化银行贷款风险代偿机制进行了创新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补贴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银行加大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发放力度。同时,授牌第二批文化银行,丰富文化银行的组成类型,加大对文化银行建设的规范与引导,督促其真正发挥文化金融特色银行的引领作用,打造良性竞争的发展环境。
二是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覆盖面,化解文化企业抵押担保难题。重点推动落实《关于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保险公司与文化银行合作,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是加快文化小贷公司发展。鼓励文化小贷公司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股东借款、银行融资等拓展资金来源。支持文化小贷公司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贷款规模,进一步支持初创期、成长期文化企业。
四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的支持服务功能。将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纳入全市重点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协调文化企业挂牌、上市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力推文化企业尽早、尽快进入资本市场。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产业链整合升级,促进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五是发挥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和南京联交所的要素市场平台作用,针对大部分文化企业偏小、偏早期的特点,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在区域要素市场进行股权挂牌交易、定向融资增发、产品信息发布等业务。
六是加强金融创新力度,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拓展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客观信用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缓解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
七是加大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的推广力度。推动南京市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落实到操作层面,不断增强政策宣传,扩大影响力,促进业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为更多的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转贷周转资金,维持信贷规模。
八是完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链,营造良好的文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引导创投、银行、保险、担保、小贷等各类文化金融载体密切合作,不断拓展、延伸文化金融服务链。完善财政扶持、税收激励、人才服务政策,大力培育信用市场体系,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债权和文创企业合法权益,构筑健康、规范、有序的文化金融生态环境。
 


点击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