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文章

南京好展 | 从国宝文物中遇见金陵——“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

2022-11-28 15:21:53

11月19日上午,“千年文都 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
本次展览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变化、深化、发展为逻辑线,以考古发掘成果的获得为故事线,向观众讲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展现南京的古都格局、古都风貌和古都地位。
其中,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和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梅瓶这两件“国宝级”文物,乃是第一次在展览中同时出现。
 
实至名归
历史文化名城与南京
南京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处于南北、东西文明交汇融合之地,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与江淮平原街接节点,而长江天堑更使南京成为江南重镇、战略要地。作为古都,前后定都时间共计约 450年,也是南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南京城市空间示意图
 
 
规划引领
四版保护规划引领下的名城保护
1982年以来,南京市先后编制四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了全面覆盖、特色突出的名城保护内容框架和保护制度。在四版名城保护规划的引领下,南京市成立文物古迹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普查队伍。并于80年代普查发现5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单位,1000余件零散文物,代表性的遗址有南京市浦口区营盘山古文化遗址等。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1984版
△营盘山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此后,南京市广泛开展地上、地下等各类文物保护工作,建立博物馆和标志物体系,多方位地展示历史文化遗存。
 
守正创新
十八大以来的名城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更加重视并加强古都格局保护与历史文化风貌传承工作,按照 “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积极保护”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快营建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提升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影响力,为创建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重要文物200余件,包括被誉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的三国吴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此外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面像,是迄今为止南京发现的最早的人面塑像等。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人面纹瓦当
 
观展信息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王府大街朝天宫4号
开放时间:9:00-18:00
(16:30停止入场)
公共交通:地铁2号线上海路站下,步行约10分钟
门票:25/人